鄭江峰
摘要:在教育實踐中,老師發(fā)現(xiàn)探究式教學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如今被廣泛應用到各個學科,包括高中政治的教學,對于教學質(zhì)量具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在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學中也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和完善。
關(guān)鍵詞: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學;存在問題;解決措施
一、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學的具體含義
傳統(tǒng)的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濃烈,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情況始終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這個問題不僅困擾著學生,同時也困擾著高中政治教師。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提出,高中政治教師將這一教學模式引入到課堂教學中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什么是探究式教學模式呢?它是指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下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成為課堂的參與者,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多從學生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多激勵學生參與課堂的互動,要培養(yǎng)學生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也要求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要學得透徹,不能只學表面的東西,并且要學會將所學的知識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方法進行靈活的實際應用。
二、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注重形式,忽略內(nèi)容。部分高中政治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強行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雖然營造了較為活躍的課堂氛圍,但是教學內(nèi)容卻被忽略掉了,這樣學生在整個課程中,雖然經(jīng)過了討論和辯論等環(huán)節(jié),但是卻沒有從真正意義上掌握到相應的知識,學生也很難總結(jié)出一套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在課堂上進行分組討論也就失去了意義。
2.2注重表演,忽略互動。我們知道,高中政治課程的學習,在某種程度上有助于學生提高各方而能力和素質(zhì)。然而,在高中政治探究課活動中,部分高中政治教師在公開課過程中,為了將新課程探究式教學體現(xiàn)出來,在探究方案的設計中,花費了較長的時間,傾注了較多的精力,以便通過公開課的表演獲得加分認可,但是在日常教學中,依然采取傳統(tǒng)的套路模式,探究式教學沒有切實開展下去,許多學生無法積極參與其中,于是高中政治課上教師依然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怕浪費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就由自己查閱和收集資料,這種方式違背了探究式教學的理念。
2.3注重大綱,忽略備課。高中政治教師在展開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部分老師本身對知識的理解很淺顯,大多時候,都是按照教學大綱來進行備課,一些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完全結(jié)合教材大綱的相關(guān)要求,采取公式化的教學步驟,相對而言比較呆板,幾乎沒有任何的創(chuàng)新。在備課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內(nèi)心感受,過于死板的內(nèi)容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的樂趣和積極性。例如:講解探究課“如何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教材要求學生要認真地分析,并且通過現(xiàn)實生活中的案例進行對照和感覺,進而使得學生在此基礎(chǔ)上對金錢觀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但是,在備課過程中,很多教師只是讓學生在潛意識里知道金錢觀是要求人們用錢時要有度,學生只是知道很淺顯的金錢觀,卻不知道如何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本應通過生活中一個簡單的案例給學生講解,卻只是簡單的講解了課本上的內(nèi)容,這就阻礙了學生拓展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2.4注重講解,忽略指導。在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一些老師忽略了自己指導學生的重要性。探究式學習的過程要在注重學生探究方法、能力、價值觀等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最終所能獲取的知識,如果老師只是單單讓學生自行參與活動,而自己不參加,會直接導致學生們不明確中心的指導方向,最終導致獲取知識的不全面。
三、針對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學中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3.1革新教師的教學觀念。對于高中政治教師來講,首先需要對自己的教學理念進行革新。在過去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的主體,而在新的教學模式中,則需要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出來,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積極思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將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fā)出來。這就要求每一位老師通過日常教學工作的開展,對探究式學習的規(guī)律進行總結(jié),依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對教學策略進行科學制訂,同時也要求教師在平時的空閑時間內(nèi),要多多看書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和綜合素質(zhì),這樣方可以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
3.2科學選取教學資源。在備課的過程中,需要科學選擇所要探究的問題,不能夠有較為廣泛的涉及面,并且還需要把握問題的深度,如果太淺顯的話,學生可以輕而易舉的從書本上找到答案,就無法達到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的目的;而選擇的問題如果難度較大,又會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被排除在外,無法參與到課堂當中。因此,在對課堂探究資源進行選擇的過程中,就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并且不僅僅局限于教材內(nèi)容,還可以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和社會案例,讓學生積極探究。
3.3采取獨特的教學方法。在政治課堂上,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進行教學,這樣就能夠促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中。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通過圖像、聲音來傳遞知識,學生可以通過比較直觀的視覺感受,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與此同時,也可以要求學生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實踐,鍛煉自己的能力,把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講給老師和同學聽,在課堂上把自己的觀點、想法表達出來,通過與老師和同學交流,幫助自己成長。
3.4創(chuàng)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造和諧的學習氛圍,需要教師不斷加強自身的政治思想修養(yǎng),具備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在日常的教學中,尊重學生自身的發(fā)展能力,關(guān)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教師在課堂上一句幽默的話,一個富有生趣的表情都能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同時,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通過表揚的方法,對課堂上積極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及時給予鼓勵,這樣做有利于學生的全而發(fā)展,同時也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建立。
3.5強調(diào)政治有用論。多數(shù)高中生在學習政治課時,會感覺到學習政治沒有用,離自己的生活較遠。因此,教師要給學生講解學習政治的重要意義,學習政治可以獲得知識,增長生活閱歷,鍛煉人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要把政治與其他學科聯(lián)系在一起,讓他們懂得學習政治知識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強調(diào)政治在各個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加強學生對于政治學習的重視程度。
3.6科學改革教學評價機制。實踐研究表明,不同的教學評價機制會對探究式教學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高考體制、學校評價體制等因素,在較大程度上限制了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需要積極主動地改革評價機制,有機結(jié)合日常評價、期末評價等多種形式,更加公平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
四、結(jié)論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理念下,需要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而探究式教學模式與本理念正好吻合,因此,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這就要求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需要增強課堂的互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從不同的角度來探索,積極創(chuàng)新,提升學習質(zhì)量。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們堅信,只要高中政治教師一直遵循探究式教學規(guī)律,就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想真正地將探究式教學應用到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就需要通過革新教師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進來;結(jié)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對探究問題進行科學設置等方法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同時,還需要對教學評價機制進行改革和完善,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的主動性。
參考文獻:
[1]靳樹紅.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學周刊,2013,2(11):123-125.
[2]劉胡海.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學存在問題及應對措施[J].中學教學參考,2012, 2( 10) : 99-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