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成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引入電子白板技術輔助日常教學,可利用其強大的集約化功能擴展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來有效展現生物學作為自然科學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豐富性、多樣性、復雜性、微觀性、抽象性等,也就得以有效幫助學生的學習在情境與協(xié)作、直觀與操作間實現完美平衡,進而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一、利用電子白板的多功能和豐富資源優(yōu)化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1. 激發(fā)學生近景的學習動機
作為必修課程,初中生物僅需會考造成了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副課地位,也就直接影響和導致很多學生學習這一學科的動機和積極性出現很大程度的下降。在這種情形下,教師有必要利用電子白板輔助教學技術中的多種功能,如拖放、照相、隱藏、拉幕、涂色、即時反饋、回放記錄、局部放大、編輯和批注等功能所可以制造出的多變的圖像、鮮艷的色彩、動聽的聲音等,來刺激學生感官,引發(fā)學生對生物課程學習的興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近景學習動機。如教學第九章的《血液循環(huán)》一節(jié)(北師大版,下同)時,為有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血液循環(huán)的途徑,教師若將血液循環(huán)示意圖與心臟結構示意圖一起展示,這就會因兩個目標內容的同時出現而影響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到課堂教學的目標內容上。這時,根據需要,利用電子白板的遮蔽功能,對兩幅圖進行分別遮罩,就會避免兩個目標圖同時出現,也就不會對學生的注意力造成不利影響了。
2. 激發(fā)學生遠景的學習動機
由于近景的學習動機的穩(wěn)定性較差,而學生學習需要一個較為穩(wěn)定和持久的遠景的學習動機來實現生物學科學習的長期進行。故此,教師也可以利用電子白板輔助教學技術的多種功能并通過一些典型案例來幫助學生,使其認識到生物學科不僅僅是一門必修課,更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而必須掌握的門類知識。掌握豐富的生物學知識和技能對于完善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重要而積極的作用。如生活中我們吃的饅頭是怎樣做的?為什么新蒸熟的饅頭細細咀嚼時會有甜味,而擱置一段時間后再吃,這種甜味就會很淡或消失?這就會涉及第八章《人體的營養(yǎng)》、第二十五章《生物技術》等相關內容。雖然,相關內容的展示會有超越教材內容的部分,但這恰恰是為學生所需要的。它會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的社會意義以及與自我生活間的緊密聯系,這都會激發(fā)學生生物學習的遠景學習動機。
利用電子白板輔助教學實現上述兩種學習動機的激發(fā),離不開對相關資源的提供和利用。在一點上,電子白板自帶的資源庫是非常重要的。其一,應對傳統(tǒng)教學受限于資源的匱乏而不能在各種資料中做充分的整理、歸納、使用等弊端,電子白板資源庫的開放特性可將更多資源,包括網絡資源、即時生成資源等,在分類后有序加入,這對于方便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隨時應需而取是極為重要的。其二,借鑒電子白板本身所可提供的“從種到界”資源,尤其是起歸類檢索的科學方法,以對教材內容和學情實際的充分把握為基礎,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一技術幫助學生構建屬于自己的核心知識網絡體系。這樣,就會有效實現教材資源的整合,并利用這種整合來優(yōu)化教學進程、節(jié)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果。
二、利用電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優(yōu)化教學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
1. 利用電子白板的交互功能促進學生的知識感悟和成長
電子白板的多功能集約化特征,使得教師在教室內的站位回到學生中間,創(chuàng)設出多種更符合教學需求的情境,可為學生的學習展開提供更廣闊的認知背景,同時也可通過調動興趣來激發(fā)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心向。以教學《人類的起源和進化》為例,即可在問題“達爾文說,人是猴子變的,你相信嗎”的指引下,引導學生通過小視頻《人類進化》的播放來讓學生接受人猿同祖的觀念并感知人類進化的進程,借此引導學生認知、感受、反思有關人類進化各階段的特征、差異等。并且,由于電子白板易操作,多數學生會在觀察中掌握相關操作技術。教師在某些情形下,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來直接參與操作。這會有效提升學生活動參加積極性,加深對相關知識的深度認知,提高動手能力。
2. 利用電子白板進行資源整理強化學生練習
初中生物的學習,無論是最后的會考還是平時的考試,都離不開平常的練習。這就要求教師在平常教學中善于利用電子白板對各種教學資源,如資料庫、課標要求、教師感悟、教材探究、教學設計、學生作業(yè)出錯記錄等進行有效整合后,圍繞教學核心和重點,針對基礎知識鞏固和能力拓展訓練并借鑒他人較好的訓練題目,分類進行相關題目的選取、剖析、加工、變式和創(chuàng)新設計來做針對某部分學習內容的檢測模塊等。這樣,學生就會通過在反復多次的針對某部分學習內容的檢測中,自行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并再次回歸到對相關知識的學習,鞏固與反思中去,從而加深對所學的認知、鞏固檢測的效果。
總之,將電子白板技術引入初中生物教學,無論是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fā)還是對教學課堂動態(tài)生成的優(yōu)化,都是非常有益的。它在作為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有力工具的同時,對于實現如初中生物課標所要求的“改革教學過程,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的達成,也失為一個極為重要的推動。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第五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