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湘
近日,喜讀肯·威爾伯寫的一些書。
肯是當前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哲學家。之所以被這個睿智、帥氣的學者深深迷住,與其說是他深厚的心理學理論基礎、獨到的見地和親和自然的寫作風格吸引了我,不如說是他真實的人生浮現(xiàn)在他的文字里更是將我納入其中,他就像一個人生心靈導師,引導我,涵容我,他的人生鏡映我們的人生。也因此,深深迷戀。就像電影《后會無期》里的臺詞:聽過許多道理,依然好不過這一生……
我們常常會深究一個問題:幸福是什么?我們會因為沒有幸福感而痛苦,又因為各種煩惱而否認其實已獲得的幸福。肯·威爾伯與我們探討的就是如何獲得感知幸福的方法。常常,我們把自己的經驗用一道道的疆界分割開,從而使我們自己遠離了自身、他人以及整個世界。我們把自己的覺識分解成了許多相互對立的范疇,例如主體與客體、生與死、心靈與身體、內在與外在、理性與本能等等。我們將它們各自孤立起來,使得經驗之間互相否定,生命與生命之間相互沖突??险f,這其實是我們對自身的一種暴力所致。若在我們看來,生活變成了苦難,充滿了沖突與爭斗,幸福究竟在哪里安放呢?
在《恩寵與勇氣》里,肯·威爾伯寫到了他美麗、聰慧的未婚妻崔雅。崔雅36歲時邂逅肯·威爾伯,彼此一見鐘情,于是喜結良緣。然而,就在婚禮前夕,崔雅卻發(fā)現(xiàn)患了乳癌,于是一份浪漫而美好的姻緣,引發(fā)出了兩人共同挑戰(zhàn)病魔的故事。他們煎熬過五年時間,崔雅因腫瘤惡化,終而不治。在這五年的艱難歲月里,夫妻倆各有各的痛苦和恐懼,也各有各的付出;而相互的傷害、痛恨、怨懟,終在相互的體諒中消融,并且升華到慈悲與智慧……在這個過程中,病者的身體雖受盡折磨,而心卻能自在、愉悅,充滿生命力。誰說這不是一種莫大的幸福呢?在這部死亡日記中,崔雅和肯·威爾伯的對話、交流與相互解讀,使他們的內心體驗成為真實的生命經驗,也讓幸福成為我們人生堅定不二的守信。
朋友清的母親因為癌癥住院,那段時間我們疏于聯(lián)絡。再見時,發(fā)現(xiàn)她的臉上多了一份淡定與從容。自小,母親對她要求嚴苛,也因此,她的人生有了很多限制與苦惱。當真正進入當下,她接納了母親所帶給她的一切,痛苦也好、憂患也好,都如煙散去。
肯說,真正的現(xiàn)在,是沒有時間性的,自然沒有煩惱。如果你感到仍有的話,再仔細分析一下,它都和過去的罪惡感及未來的擔心糾纏在一起。我理解為,肯告訴我們,活在當下,就能感知幸福。
實際上你沒有任何理由悲傷和不快,肯說??吹阶晕业臅r候,幸福就不遠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