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成駿 徐懷春 周云波
摘 要: 備課是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是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青年教師必須認真研讀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計劃、課程教學大綱;研讀主要參考教材,構建科學合理的學科課程知識體系;研讀學生,知曉其學習能力、方法,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制訂出合理的學年(期)工作計劃,圍繞教育教學目標,有效落實好課時工作計劃,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 人才培養(yǎng)計劃 課程教學大綱 備課
新晉的地方二本院校辦學定位重構,專業(yè)改革、整合、轉型、提質滿足人才培養(yǎng)要求。師資數(shù)量嚴重不足,教育教學水平有待盡快提高,制約了學校的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任務的落實。
文山學院以前是師范院校,辦學歷史不長,又是邊疆少數(shù)民族欠發(fā)達地區(qū),學校教師絕大多數(shù)來源于云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等本省院校,幾乎占85%以上,而且儲備嚴重不足,再加上近年來高等院校擴招,新引進的教師的實際水平差與文憑差距加大等,隨著學校辦學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教師缺口更大,文山學院師資條件令人擔憂。
雖說年輕人創(chuàng)造力強,發(fā)展?jié)摿Υ?,但教育教學、科研工作能力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努力,不斷積累、沉淀才會有進步、提升。
1.強化備課
教育教學對象、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目標不斷變化,教育教學目標也不斷變化,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必須提高對備課的認識,認真?zhèn)湔n、強化備課。備課是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是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徑,備課形成的課時教學計劃是學校管理、檢查教師工作的基本文件。
1.1知曉培養(yǎng)目標。
學校轉型發(fā)展,關鍵在于根據(jù)學校定位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要求,才能滿足社會發(fā)展需要,才能有特色,才能有生存發(fā)展空間。文山學院辦學定位于“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辦黨和人民滿意的大學,根據(jù)本地區(qū)社會、經濟、教育、文化等發(fā)展需要,結合學校實際,以服務學生就業(y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引領,培養(yǎng)能較好服務地方社會、經濟、文化、教育、行業(yè)等所需的人才,同時為地方社會、經濟、文化、教育、行業(yè)等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1]。人才培養(yǎng)、課程設置發(fā)生根本轉變,專業(yè)設置、布局、發(fā)展方向,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的確定,課程設置的準確性關系到學校辦學定位、人才培養(yǎng)任務的落實、完成,關系到學校的生存與發(fā)展。地方、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學校就應該完成相應的人才培養(yǎng)任務。新晉的地方二本院校容易轉型發(fā)展,只要社會需要,學校就及時轉型發(fā)展建設,必須不拘一格地培養(yǎng)人才。如課程應該設置為“專業(yè)基礎課程,專業(yè)能力課程,職業(yè)能力課程”[2]三個模塊以滿足人才培養(yǎng)之需。
廣大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應該知曉學校辦學定位,熟知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要求,掌握相應的課程設置落實人才培養(yǎng)的地位、作用,認真研讀相應的課程教學大綱,為準確構建學科、課程知識體系奠定基礎。
1.2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知識體系。
構建學科的科學體系是教育教學的根本基礎。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必須認真?zhèn)湔n,科學合理地構建學科的知識體系,向學生提供科學思考,傳遞大量信息?!按髮W大在教師的智慧和思維方法”,“大學學的是方法和智慧”,“大學大在人生閱歷”。
課程大綱推薦的主要參考教材、教參等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載體,是教師設計教學的主要參考,教師必須研讀,熟知相應的知識體系,結合學科的發(fā)展、學校、學生實際情況、人才培養(yǎng)需求等精心組織相應的教學內容、學科體系。教材、教參出版周期長、不同編者水平差異、適應專業(yè)多層次等各異,授課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不能只學習一本教材、教參,必須不斷努力學習、知曉學科發(fā)展變化、學科前沿,才能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
1.3研究教育教學對象,因材施教。
認真分析學情,知曉教育教學對象,知己知彼,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學生就業(y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學校的教育教學必須以學生就業(y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引領。
不同類型的學校、不同專業(yè),要求各異,教師要求也必須改變。一些教師往往會自覺不自覺地對教育教學要求過高,而忽視二本學校學生的具體情況,教育教學內容的選擇較高,不適合相應的人才培養(yǎng)需求,且注重理論而忽視應用、忽視技術,照搬照用,教育教學效果不好,把握“理論夠用、應用為主、重視學生能力培養(yǎng)、重視學科思維訓練,以學生就業(y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引領”,構建學科體系,設計合理的教育教學內容,必須因材施教。教師還必須重視學生思想教育和專業(yè)思想的鞏固。知識改變生活、改變命運。農村窮、農民窮,無知識、無志氣的人更窮。教師們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具體的辦法幫助學生樹立知識改變生活、改變命運的信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以自己奮斗的歷程作為例子,鼓勵學生奮發(fā)向上?!皩W生的努力占40%,學校教育的作用占40%,家長的關心、愛護、幫助、鼓勵占20%”,教師必須因材施教。
1.4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教師必須根據(jù)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要求、學科特點、知識體系、學生實際、學校實際等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為教育教學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確定了教學目標以后再根據(jù)具體內容、學生情況、教學要求、教學進度等確定具體的教育教學的重點——教育教學的主要內容,初步掌握教育教學的主要內容;難點——缺少知識鋪墊、內容難懂、學生學習困難等,逐步突破。
2.精心組織教學
教學一定要有一條貫穿始終的主線。根據(jù)教育教學目標、內容、重點、難點等精心設計教育教學過程。認真設計復習提問、導課;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盡可能組織探究式教學;精心設計如何啟發(fā),哪里補充、如何補充,哪里精簡、如何精簡,哪里與學生互動提問、如何提問,哪里導讀、怎樣導讀,哪里分析,哪里小結,哪里復習鞏固,哪里練習,哪里進行課外知識遷移,重點如何強調,難點如何分散……盡可能設計應用各種媒體輔助教學、提供更多的信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靈活應用探究式、啟發(fā)式、講授法、練習法……各種教學法進行有效教學,切記搭花架子,教學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變化的是方法,不變的是對知識的掌握……endprint
認真進行教學反思,這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也是教育教學研究的需要。反思教育教學目標的確定是否準確,教學中是否緊緊圍繞教育教學目標的要求進行,是否達到教育教學目標的要求;反思教育行為是否有錯誤(絕對不能出現(xiàn));教學方法使用是否得體、是否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素質;教學效果怎樣,有沒有吃不飽、吃不了的現(xiàn)象;教師基本功應用得如何(普通話、板書設計、教師儀態(tài)怎樣);不足是什么,怎樣補救。
3.塑造完美人生
優(yōu)秀的意志品質、廣博的知識,成就教師教育教學的成功。教師在社會轉型時期,具備優(yōu)秀的意志品質,才會甘愿三尺講臺,默默奉獻,才會成就大愛的教育,廣博的知識是立足的根本。年青教師學習奮斗的歷史,老教師豐富的人生閱歷是教育教學的豐富源泉。
微笑是教師的名片,是教育教學的催化劑。有課時,老師應該提前10多分鐘到教室,和學生聊聊想法,聊聊學習,甚至聊聊將來的人生。上課充滿激情,“愛學生是教育的前提和智慧的源泉,笑是教育教學的催化劑”,“沒有最差的學生,只有最差的老師”,“學生在犯錯誤時,老師的笑是最好的教育”。
方法多變、恰到好處是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敖虒W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方法的選擇要根據(jù)學科特點,學生年齡特點,知識能力、教學內容等選擇教學方法”,“中學課程是教師的表演示范與學生學習模仿的結合”,“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只能是教學的輔助手段”,“中學教育教學中,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方法因人而異”;大學教學提供思路、方法、信息……
給學生講真話,教學生做人是教育的根本。談到如何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如何在教育教學中實施德育等專題時,舉例:“你在學校每月至少要花1000元生活費,你媽媽若倒賣小菜,每斤賺兩角錢,你算一算,要倒騰多少斤,每挑100斤,要挑多少挑,每挑來回一公里,你在算一算,每月,你媽媽要走多少里路……”“你們的父母臉朝黃土背朝天地在家里勞作供你們讀書,多么不容易。假期回去,我希望能給你們的父母洗洗腳”,“來學校讀書,拿到畢業(yè)證,對父母有交代,將來能找到工作對自己有交代,找到好工作,對自己有好的交代”、“送同學們三句話‘好好讀書讀好書,好好做人做好人,好好掙錢好好用錢”……多么實在的語言,對學生影響多么巨大。少說多做,有為才有位?!叭碎L著兩只耳朵,兩只眼睛、一張嘴,兩條腿,就是多聽、多動、多思考,多做,少說”?!靶奚?、齊家、治國,平天下”,“男子漢大丈夫,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教師必須身正垂范。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大,海不言自闊。教師需為人師表,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給受教育者垂范、啟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4.錘煉教學技巧
一些青年教師上課環(huán)節(jié)把握不好,是課件復讀機。教學技巧的應用,會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語言技巧。語言是知識的載體,知識是語言的內涵。教師語言是教師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根本保證。教師語言規(guī)范,必須使用普通話。教師教學時必須克服民族語言、地方語言、生活用語與學科用語的影響。教師語言必須有示范性、針對性、啟發(fā)性。必須做到吐字清晰,音量適中,語速適中,節(jié)奏和諧,語調抑揚頓挫。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所教知識等表達,詞匯豐富,語言準確,符合學科特點幽默,感染力強,語言簡潔明快。
教師提問的技巧。提問可以啟發(fā)學生思維和智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可以及時反饋和調控教學。提問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要富有思考性;要有針對性,面對全班同學,留有時間讓學生思考,且認真組織學生回答。學生回答錯了,要及時更正,回答不完全,教師要補充完善。回答模棱兩可時,教師要肯定正確的,剖析錯誤的;積極鼓勵學困生回答,并及時表揚;提問要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靈活多變。
板書技巧。認真設計板書,做到簡潔明了,重點突出,邏輯性強,有利于學生學習掌握。
導課技巧。根據(jù)學生年齡、知識水平、心理需要、教學內容等設計。如,把緒論課上成學習該課程的戰(zhàn)斗動員令。
變化技巧。變化的是技巧,不變的是知識、技能和對人才的培養(yǎng)。教學是一門綜合藝術,變化因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而異。變化技巧包括教態(tài)變化、方法模式變化、教學手段變化、師生角色互變等。其中教態(tài)變化又分為聲音變化、情感態(tài)度變化、教師戰(zhàn)位變化、眼光變化、頭部變化、手勢變化、身體角度變化等。教師聲音的變化包括語調變化、節(jié)奏變化、情感變化等。教師眼光的變化包括鼓勵的眼光、探詢眼光等。教師的眼睛是充滿智慧的、慈愛的。教師的頭部變化包括肯定的、贊許的點頭,否定、批評的搖頭、探詢的轉頭等。
強化的技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語言、體態(tài)語、標志、沉默、情感交流等進行強化。教師在課堂上用語言確認、表揚、鼓勵等可以強化積極效應。教師站在喜歡講小話的同學面前即使不出聲,學生的消極因素也會得到抑制。教師面部表情、眼神(心靈的窗戶)可以使學生感知愛,從而強化教育效果。教師的沉默可以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對于調皮的學生很管用。教師通過板書中符號、線條、顏色等強化來鞏固積極效應。
結束的技巧。教學結束,查缺補漏,強調重點,再次分析難點做好知識遷移,承上啟下。方法有歸納法、比較法、問答法、練習法、測驗法、拓展法。結束課程也是藝術,讓學生有持續(xù)學習的熱情。
功夫不是一天兩天練就的。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必須不斷錘煉,才能純青。教師的培養(yǎng)使用是學校辦學的永恒主題。
參考文獻:
[1]徐懷春.邊疆民族地區(qū)欠發(fā)達地區(qū)高等院校辦學的思考[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02):105-107.
[2]徐懷春,劉俊,張志信,解成駿.化學專業(yè)轉型改革研究[J].文山學院學報,2016(03):77-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