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艷琦,陸銳明,寧 儉,王小芳,李利生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梧州市人民醫(yī)院,廣西 梧州 543000)
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C-反應蛋白、血清降鈣素原及內毒素檢測的價值研究
虞艷琦,陸銳明,寧 儉,王小芳,李利生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梧州市人民醫(yī)院,廣西 梧州 543000)
目的:探討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C-反應蛋白(CRP)、血清降鈣素原(PCT)及內毒素檢測的臨床價值。方法:對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間梧州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將其中的36例輕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設為MAP組,將其中的34例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設為SAP組。對兩組患者均進行CRP、PCT及內毒素檢測,然后對檢測的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CRP、PCT及內毒素檢測的臨床價值。結果:1)入院時及入院后48h,SAP組患者CRP、PCT及內毒素的水平均明顯高于MAP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入院后48h,MAP組患者CRP、PCT及內毒素的水平與入院時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入院后48h,SAP組患者CRP、PCT及內毒素的水平均明顯高于入院時的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CRP、PCT及內毒素檢測,能有效地評估其病情的嚴重程度,可為臨床醫(yī)生制定治療方案提供客觀的依據(jù)。此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急性胰腺炎;C-反應蛋白;血清降鈣素原;內毒素;檢測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指由多種因素導致胰酶在胰腺內被激活,引起胰腺組織出現(xiàn)自我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一種疾病[1]。相關的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飲食結構的改變,該病的發(fā)病率逐年攀升。該病可分為輕型急性胰腺(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重型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兩種類型。有研究表明,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CRP、PCT及內毒素檢測,能有效地評估其病情的嚴重程度,對改善其預后具有積極的意義。為了進一步探討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CRP、PCT及內毒素檢測的臨床價值,筆者對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研究。
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間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梧州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這70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規(guī)定的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其中,排除臨床資料不全的患者。將其中的36例輕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設為MAP組,將其中的34例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設為SAP組。在MAP組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4例,其最小年齡為28歲,最大年齡為74歲,平均年齡為(50.83±11.2)歲。在SAP組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0例,其最小年齡為32歲,最大年齡為72歲,平均年齡為(47.8±11.8)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CRP、PCT及內毒素檢測,然后對檢測的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CRP、PCT及內毒素檢測的臨床價值。對兩組患者進行CRP、PCT及內毒素檢測的方法是:在患者入院時及入院后48h,抽取其清晨空腹的肘靜脈血5ml,將血液標本置于4℃的環(huán)境中,并用3000r/min的轉速進行離心處理,分離出血清。用電化學發(fā)光法對血清中PCT的含量進行檢測,用免疫比濁法對血清中內毒素的含量進行檢測,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血清中CRP的含量進行檢測。
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對本研究 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 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用χ2檢驗。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入院時及入院后48h,SAP組患者CRP、PCT及內毒素的水平均明顯高于MAP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入院后48h,MAP組患者CRP、PCT及內毒素的水平與入院時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入院后48h,SAP組患者CRP、PCT及內毒素的水平均明顯高于入院時的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入院時及入院后48h兩組患者CRP、PCT及內毒素水平的比較
急性胰腺炎是臨床上常見的急腹癥,該病患者的病理特征主要是胰腺出血或壞死以及胰腺內出現(xiàn)炎癥細胞浸潤[2]。急性胰腺炎可分為兩種類型,即輕型急性胰腺炎和重型急性胰腺炎。有數(shù)據(jù)顯示,其中約有20%的輕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病情可發(fā)展為重型急性胰腺炎[3]。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若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就會引發(fā)多器官功能衰竭,嚴重時可導致死亡。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指人體在受到感染或發(fā)生組織損傷時血漿中出現(xiàn)的一種急劇增多的蛋白質,當人體出現(xiàn)急性炎癥、細菌感染或組織損傷時,CRP就會在數(shù)小時內出現(xiàn)于血漿中,清除人體內的病原微生物及受損、壞死、凋亡的組織和細胞。而當患者康復后,CRP又會很快消失[4]。血清降鈣素原(PCT)是一種由116個氨基酸組成的降鈣素前體,當人體出現(xiàn)嚴重的細菌、真菌、寄生蟲感染以及多臟器功能衰竭時,它在血漿中的含量就會升高。內毒素是革蘭陰性菌細胞壁中的一種成分,它可引起發(fā)熱、微循環(huán)障礙、內毒素休克及播散性血管內凝血等[5,6]。近年來,不少學者指出,CRP、PCT及內毒素均可作為評估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的獨立指標。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入院時及入院后48h,SAP組患者CRP、PCT及內毒素的水平均明顯高于MAP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入院后48h,MAP組患者CRP、PCT及內毒素的水平與入院時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入院后48h,SAP組患者CRP、PCT及內毒素的水平均明顯高于入院時的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CRP、PCT及內毒素檢測,能有效地評估其病情的嚴重程度,可為臨床醫(yī)生制定治療方案提供客觀的依據(jù)。此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1]丁凱宏,班副植,黃承樂,等.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鈣素原、超敏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6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4(17):2241-2242.
[2]范永熙,單海濱,李兆然,等.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IL-6和hs-CRP水平變化的臨床意義[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4,24(10):46-49.
[3]段澤艷.血清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在急性胰腺炎診治及預后判斷中的作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14):126,128.
[4]Modrau IS,Floyd AK,Thorlacius-Ussing O.The clincal value of procalcition in early assess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 s[J].Am J Gastroenterol 2005,(100):1593-1597.
[5]Kylanpaa-Back ML,Takala A,Kemppainen EA,et al.Procalcito ini,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and soluble E-selectin in predicting the severity of acute pancreatitis[J].Crit Care Med,2001,29(6):63-69.
[6]Oberhoffer M,Stonans I,Russwurm S,et al.Procalcitonin ex pression i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uclear ce lls and its modulation by lipopolysaccharides and sepsis related cytokines in vitro[J].Lab Clin Med,1999,(134):49-51.
R576
B
2095-7629-(2017)6-0041-02
虞艷琦,女,1982年12月出生,主治醫(yī)師,碩士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