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堯煌
一、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現(xiàn)狀
識字教學是小學課程教學的基礎。小學生年齡小,心智發(fā)展尚不成熟,在識字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及時的指導與幫助。因此,在低段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幫助學生認識生字和生詞。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實際課堂中,低段識字教學效果普遍不是很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較為單調,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例如,教學“學”字,教師先教學生筆畫順序,然后讓學生模仿老師剛才的書寫順序進行仿寫。接著以同樣的方式教學生拼讀和組詞,最后讓學生大聲地朗讀以加強記憶。這種教學方法比較枯燥,無法引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學生學完就忘,學習效率不高。
二是教學內容復雜,學生不懂“字”。學習一個漢字,需要掌握筆畫、讀音、含義等多個方面。然而實際情況是,學生并不懂這些字的含義以及為什么要這樣寫,因此學得并不深入。
二、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策略
(一)提高教學的生動性
基于上述分析,學生在識字過程中主要有兩種問題:一是學習興趣低,二是對漢字本身的認識不夠深入。針對這兩種問題,要想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使小學生主動去學,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開展識字教學。以“火”字教學為例,教師在備課時提前整理好相應的背景材料,然后在課堂中用課件的形式為學生呈現(xiàn)“火”字:課件中有田字格,田字格里寫有“火”字。運用flash動畫插入動態(tài)效果的“火”字書寫過程,讓學生直觀地看出“火”字的書寫順序。此外,“火”字上方有拼音標識,點擊音頻播放,可以聽到“火”字的準確發(fā)音;左側有動態(tài)的火堆圖案,兩根木棍交疊,中間一團火焰,造型與“火”字的形狀相似。在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更加集中,對“火”字的認識也更加直觀、具體,課堂教學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指導學生自主識字
根據相關記憶理論,在識字學習中,教師的講解能夠在學生頭腦中留下幾分鐘的印象,但如果是學生自己通過自主探索識字,則可以保持較長時間的記憶。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嘗試讓學生自己進行識字學習,同學之間互相檢查和糾正。例如,在“須”字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查找字典,認識“須”字的讀音和含義。學生查字典識字,必須先要掌握漢字的偏旁和部首,理解正確的筆畫順序,然后才能在字典中找到相應的漢字。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加深了對漢字的理解和記憶,同時提高了信息檢索能力。小學生的好勝心強,教師可以采用競賽的方法鼓勵學生快速查找,激發(fā)學生查找的積極性。當然,教師不能當“甩手掌柜”,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及時給予糾正,以強化識字教學的效果,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語言文字來源于生活,教師要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比如通過觀察路牌和廣告牌識字。此外,教師還可以在班上開展“尋找廣告牌中的錯別字”交流活動,讓學生在辨析中提高識字能力。
(三)舉辦多種識字活動
相對于被動的接受學習模式,主動的參與學習方式更加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記憶效果和學習效果。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采取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來幫助學生強化識字效果,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認識一些常見字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場識字比賽活動。由教師給學生準備十本童話書,書中除了文字外,要有圖片和拼音。將學生分成若干組,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時間可以根據班級實際情況而定,三五分鐘均可)進行識字比賽。記錄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準確認出的漢字個數,認出漢字字數最多的一組將會得到教師精心準備的禮物;相應地,認出漢字字數最少的一組要接受小小的懲罰。當學生表示不滿時,可以允許再玩兩次,采取三局兩勝的比賽制度。這種活動教學形式是對學生識字效果的檢驗,也是提高學生識字興趣的重要方式。學生在一次比賽中失敗后會更加努力識字,期待在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比賽中獲勝,這就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識字學習主動性,增強教學效果。
在詩歌教學中,如果學生已經會讀,教師在此基礎上要引導學生展開精讀:不僅要認識詩歌中的生字,還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讀或背誦詩歌。引導學生針對自己不會讀或不懂的字制作生字卡片,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認一認,看誰認記得又快又準。
綜上所述,在以往的小學語文低段識字教學中,教師不夠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地位,采用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也較為單一,導致學生的識字興趣不足。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通過提高教學的生動性、指導學生自主識字以及舉辦多種識字活動等途徑來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后續(xù)的深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簦ㄗ髡邌挝唬航魇h周田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張淑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