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婉,周 雷,汪 柯
(湖北經(jīng)濟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機構性/非機構性環(huán)境對大學生英語口語輸出的影響
——以話語標記語so用法為例
楊秋婉,周 雷,汪 柯
(湖北經(jīng)濟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交際環(huán)境是機構性還是非機構性,會影響大學生英語口語的輸出,表現(xiàn)在詞匯輸出、流利度和連貫性等方面上。本研究以湖北經(jīng)濟學院英語角為例,著重研究在英語角的語言環(huán)境下,大學生英語口語輸出中話語標記語的使用情況 (以SO的用法為例),并將其與南京大學和外研社合作開發(fā)的中國英語學習者口語語料庫——SECCL2.0(Spoken English Corpus of Chinese Learners)中SO的用法的進行分類、對比和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so作為話語標記語時的用法在兩種語言環(huán)境下差異較大。
機構性/非機構性話語;英語口語輸出;話語標記語
目前,有學者從話語的結構性研究大學校園英語角的話語特點(李麗,2009),也有從話語標記語的語用分析來研究英語口語(王立非,祝衛(wèi)華,2005),還有的從語料庫視角研究國外青少年口語的標記語(陳春菲,2016)。本研究從語言環(huán)境的機構性的角度,以話語標記語“so”為例,探討語言環(huán)境的機構性對大學生英語口語輸出的影響。
依據(jù)克拉申(S.Krashen)二語習得理論中的“監(jiān)察假說”(The Monitor Hypothesis)中強調語言環(huán)境對外語學習的重要性,認為語言習得與語言學習的作用各不相同:語言習得系統(tǒng),即潛意識語言知識才是真正的語言能力,而語言學得系統(tǒng),即有意識的語言知識,只是在第二語言運用時起監(jiān)控或編輯作用??死暾J為語言習得對語言的習慣和語言的口語影響作用最大。中國大學生是在英語為外語的環(huán)境下學習英語,受到母語的干擾較大,僅僅高校課堂上的英語學習不足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目前眾多高校開設了如英語角之類的英語第二課堂,因為相對于口語課堂、口語考試等機構性話語環(huán)境來說,英語第二課堂擁有更加輕松自由的交談氛圍,是一種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在英語角和考試這兩種不同的機構性環(huán)境中,學生在語法、句式、詞匯等方面的口語輸出存在較大差別。
話語標記語是口語輸出中常見的一種語言現(xiàn)象,用來指示話語之間的各種邏輯關系,它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使說話人表達更加清楚,使聽話人更易理解,是口語談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照弗雷澤(Fraser)對so的話語標記語用法總結,可知so作話語標記語使用時,其語用功能包括確認信息、延續(xù)對話及提出建議。本研究基于這個分類標準,對以上兩種語言環(huán)境下口語輸出中so的用法進行定量分析,發(fā)現(xiàn)so作話語標記語與非話語標記語使用時,其頻次及比例不存在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差異,且so作為話語標記語時的用法在兩種語言環(huán)境下差異明顯。
作為言語交際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話語標記語能夠引導和促進話語理解,幫助說話者實現(xiàn)成功的交際。因此,話語標記語應當作為英語學習者的關注重點之一。此研究有助于發(fā)現(xiàn)在沒有準備的輕松的語言機構環(huán)境下,學生英語口語輸出中話語標記語使用so的情況,增強學生在口語輸出中正確使用話語標記語的意識,提高學生口語輸出能力。對話語標記語的使用進行歸納總結,并模仿學習,有助于英語學習者順利掌握其用法,從而促進話語連貫及話語理解。
本研究利用南京大學和外研教學合作開發(fā)的中國英語學習者口語語料庫——SECCL2.0(Spoken English Corpus of Chinese Learners),在湖北經(jīng)濟學院大學生在第二課堂英語角上,對學生英語口語輸出的錄音中的話語標記語進行用法分析。此任務中含有:
受試對象——湖北經(jīng)濟學院英語角的學生 (大多數(shù)為大一大二)
錄音工具——手機錄音(采取外教和學生的對話)
錄音日期——星期四晚上7:00-8:30
錄音時長——有效文本整合后分別為15分鐘,50分鐘,45分鐘
轉錄文本——3050個型符(token)
檢索工具——antconc軟件
對比對象——中國英語學習者口語語料庫SECCL2(2003—2006年)
1.在湖北經(jīng)濟學院第二課堂英語角上,錄音學生與外教的對話。
2.篩選有效音頻并轉寫所有的有效錄音片段(在轉寫期間,轉寫人員格外注意學生話語輸出中的DM的使用以及相應的語氣的變換)。
3.利用檢索工具antconc,通過運用單詞列表(wordlist)功能統(tǒng)計中國學習者英語口語語料庫話語標記語的使用頻率,通過頻次整理使用頻率最高的十個話語標記語詞,制成表1。
4.利用檢索工具antconc,通過運用單詞列表(wordlist)功能統(tǒng)計轉寫文本中話語標記語的使用頻率,通過頻次整理使用頻率最高的十個話語標記語詞,制成表2。
5.取表1和表2中詞的交集,選擇一個兩者共同的DM高頻詞作為分析樣本。
6.羅列總結該詞的用法功能,可分為話語標記語、非話語標記語以及兩者皆可這三大類,并且該詞當作話語標記語時,又可將其功能細分。
7.運用詞匯檢索(concordance)功能對該詞在轉寫語篇中出現(xiàn)的位置及其使用進行分類,計算頻數(shù),制作表格3。
8.運用詞匯檢索(concordance)功能對該詞在語料庫中出現(xiàn)的位置及其使用進行分類,計算頻數(shù),制作表格4。
9.對比表3以及表4,分析頻次以及比例,進而得出結論。
根據(jù)表1顯示,在英語角中學生所使用頻率最高的DM與SECLL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十個DM有四個是相同的——and,er,so,but,盡管其中使用頻率和排名前后有所差異。由于需要分析詞的具體用法及在這兩個不同環(huán)境下用法的差異,又介于該詞須在這四個詞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故小組在查閱了中國知網(wǎng)的相關信息后,選擇了語料庫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話語標記語so。
表1:SECCL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10個單詞話語標記語及其在英語角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十個詞
以so作為檢索詞,使用項目索引(concordance)功能提取到SECCL2.0共含有so的語例共1199條,經(jīng)過分類,共有567例非話語標記語用法,占總數(shù)的47.32%;共有540例話語標記語用法,占總數(shù)的45%;余下92例為錯誤檢索和不完整語例,占總數(shù)的7.69%。而英語角學生口語輸出中共含有so的語例共26條,經(jīng)過分類,共有20例非話語標記語用法,占總數(shù)的76.92%;共有5例話語標記語用法,占總數(shù)的19.23%;余下1例為錯誤檢索和不完整語例,占總數(shù)的3.85%。具體數(shù)據(jù)如下表
表2:SECCL2.0中so的使用頻次及比例
從表2中可以看出,so在SECCL2.0中作話語標記語與非話語標記語時,使用頻次及比例在數(shù)值上差異不大。經(jīng)方差分析發(fā)現(xiàn),兩者不存在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差異(p=0.14)。
表3:英語角中so的使用頻次及比例
從表3中可以看出,so在英語角學生口語輸出中作話語標記語功能時的所占比例較大。
參照Fraser對so的話語標記語用法總結,本研究中so的語用功能可歸納為:確認信息、延續(xù)對話及提出建議,具體數(shù)據(jù)如下表。
表4:SECCL2.0話語標記語so的語用功能
表5:英語角話語標記語so的語用功能
從表4、表5中可以看出,在考試機構中,學生使用so作為確認信息功能的比例最多,其次是提出建議,最后才是延續(xù)對話。而在英語角中,學生更傾向于把so作為延續(xù)對話的功能來使用,確認信息次之,卻沒有一個是提出建議的。
1.確認信息
當沒有聽清楚會話對方的某些話語,或對其話語感到疑惑時so起到確認信息的作用。如下面兩例所示:
例 1:Student1:And in my picturethere is two.
Student2:Er…there is three,and yours is four.
Student1:Yeah.And me,and my picture,and in my picture there is two drops of paint on the floor.
Student2:So er…there are three differences.
例 2:Teacher1:My first job,I sorted it..er,but I am more interested in last work,where i…
Student1:So you don’t enjoy what you doing,er… now?
具體用法包括使用so進行提問,或將so作為開頭,重復一遍對方所說的內容,從而達到確認信息的目的,也構成了后續(xù)會話內容的語境。
2.延續(xù)對話
除了確認信息之外,延續(xù)對話是so的第二種語用功能,也是其作為話語標記語最主要的功能。在這種情況下,so更多的是執(zhí)行情感功能,如:
例 1:Teacher1:...
Student1:sowhataboutyou up to yourreturn to America?
Teacher1:I still don’t know,I haven’t thought about this
例 2:Teacher1:Sharks?When I was in Dabin,they tried to scare me,they told me that sharks were down there,but I don't see them,no sharks.
Student1:so can you swim?
當會話對方顯示出對當前話題興趣減弱,或表現(xiàn)出不耐煩時,說話者會使用so來延續(xù)對話。這顯示出說話者希望將對話持續(xù)下去的意圖,或通過就先前的會話內容進行提問,或通過提出一個新話題來避免會話結束,即冷場的尷尬。
3.提出建議
話語標記語so的最后一項語用功能是提出建議,即勸說會話對方做某事或不要做某事,如:
例 1:So my decision is that allow firecrackers and fireworks in a definite time
例 2:So we should um,we should take action to lift the ban and,and as well as um,enhance people's knowledge about how to um,protect their personal safety.
當說話者試圖給會話對方提出建議時,將so置于建議內容之前,會讓語氣更委婉,從而減少命令的成分。在日常會話交流中,這種功能非常重要。
4.非話語標記語語法功能
除了作為話語標記語的,so還可以作為非話語標記語使用,即在句子中承擔語法功能。參照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詞典和牛津高階英語詞典中的相關詞條,其用法可分為副詞、連詞及形容詞三類,如:
例 1:Student1:But...my,in my picture,the tree is over...The tree is so big.
Student2:So big.How big?
例 2:Student1:Em.I don’t have it.You should describe it.I...
Student2:Yes.I think so.And,and the second boy,his clothes has three black lines.
根據(jù)以上分析,通過比較在考試機構以及在英語角這兩者環(huán)境下so的用法,可以得出不同的語言機構的確對學生的英語口語輸出有所影響。以學生英語口語輸出中的話語標記語so為例:
1.在考試這種機構話語中,由于學生準備較為充足,口語輸出較為書面化,所以so用作非話語標記語,即用作副詞、連詞及形容詞時較多。學生將so作為話語標記語時,多是用作確認信息和提出建議,以及少部分的延續(xù)話題。這是因為學生在考試機構中心理緊張,為了能夠清楚傳達語意,導致語句重復率較高;由于考試機構場合更加正式,且傾聽對象只有考官,所以學生敢于分析現(xiàn)象并委婉的提出建議。
2.在湖北經(jīng)濟學院英語角中,學生更多使用so作為非話語標記語,較少把它用作副詞、連詞及形容詞。而so作為話語標記語時更多的為延續(xù)對話和確認信息功能,幾乎沒有被用作提出建議功能。因為在英語角中,學生交談更為自由,所以在口語交際時善于尋找話題,思維活躍。但是由于單詞量匱乏和口語能力不足等因素,學生使用so時后面常常會跟著er,說話語序混亂、不連貫,所以大多用作過渡。話語標記語so的提出建議功能在日常交流中十分重要,它能委婉表達說話人的意見。而英語角學生卻幾乎沒有使用這個用法,表明學生在變換方式地表明自己觀點上有所欠缺。
本項研究主要分析大學生英語口語輸出中話語標記語在不同機構下的不同用法,在于話語標記語作為言語交際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引導和促進話語理解,幫助說話者實現(xiàn)成功的交際。但是研究也存在著不足之處:
由于是在英語角中較為吵鬧的環(huán)境下采用手機錄音,因此錄音材料中必然存在雜音以及混音,在轉寫文本中存在少許的失誤。
受試對象具有局限性,由于英語角中活躍人群有限,因此并不能代表湖北經(jīng)濟學院的整體英語水平。
[1]Hasselgren,A.Small Words and Vallid Testing [D].Un-published Ph D thesis,Bergen University,Norway,1998.
[2]陳春菲.語料庫視角下的話語標記語語用研究—以倫敦青少年口語語料庫中so的用法為例[J].海外英語,2016.
[3]李麗.大學英語角會話結構研究[D].山東大學.英語語言文學,2009
[4]王麗,王同順.中國英語學習者語用標記語習得研究——一項基于SECCL和BNC的實證研究[J].現(xiàn)代外語,2008.
[5]王盼,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J].重慶與世界.2012,(12).
[6]王立非,祝衛(wèi)華.中國學生芙語口語中的話語標記語的使用研究[J].外語研究,2005,(3).
[7]王立非,祝衛(wèi)華.中國學生英語口語中話語標記語的使用研究[J].外語研究,2005.
湖北省教育廳思政處人文社科項目《機構話語環(huán)境下ESP教學語用身份構建的動態(tài)性研究》(15Q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