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紅
[摘要]本文探討了中華武術名詞翻譯的基本原則,并且給出了常用武術名詞的擬譯英文形式。作者的目的是促進武術名詞翻譯的統(tǒng)一,從而推動武術的對外交流和傳播。
[關鍵詞]武術 名詞 翻譯
武術是我國傳統(tǒng)保健體育項目,是中華民族寶貴文化遺產(chǎn)中的一枝奇葩。它不僅遍及我國的城市和鄉(xiāng)村,而且在世界上引起了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的反響,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的喜歡。然而,由于缺乏科學的翻譯原則作指導,目前對外的武術翻譯,特別是常用武術招術基本名詞的翻譯存在許多問題,譯名還不統(tǒng)一。這使得廣大國外讀者無所適從,給太極拳的對外交流和傳播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因此,我們必須建立科學的翻譯原則以促進譯名的統(tǒng)一。這是我們廣大翻譯工作者神圣的歷史使命。
根據(jù)筆者多年來在這方面的口譯和筆譯實踐,加上前人的經(jīng)驗,擬提出以下四條翻譯原則。
一、翻譯的原則
1、民族性原則
中國是武術的故鄉(xiāng),翻譯時要以我為主,揚我所長為基礎。例如,“武術”在過去一直被譯“martial art”。這種譯文事實上語義不清,概念不明。因而沒有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而被淘汰,其音譯形式“wushu”已經(jīng)取而代之。因此在翻譯武術名詞時應體現(xiàn)民族性這一原則。
2、簡潔性原則
中醫(yī)學用語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言簡意賅,用字少而表意深,常用武術名詞也不例外。在翻譯時,應保持這一特點。同時,我們應該注意,應將武術名詞譯成一個名詞而不能譯成句子。將武術名詞譯成句子也是目前武術名詞英譯中的又一個突出問題。
3、信息性原則
常用武術名詞一般都承載有一定的信息,即對其具有直接或間接的說明作用。這樣的名詞能使人見名明義,很有實用性。在翻譯時,我們應保持中文武術名詞的這一特點,但不能因此而使譯名繁瑣冗長。我們應該在保持信息性原則的前提下,使譯名盡量簡潔,這樣才具有交際性。
4、回譯性原則
所謂回譯性原則,就是指英譯的常用武術譯文在形式和結構上盡量與其中文名相近,這樣中國的讀者或聽眾讀到或聽到某武術名詞的英譯形式時,腦子里能夠立即反映出其中文形成,這樣才能真正達到信息的雙向傳遞的目的,反之亦然。
二、常用武術名詞英譯
1.常用手型手法練習名詞
手型:拳making a fist;掌extending the palm with the finger tips facing upward;
手法:沖拳stretching the fist quickly with force;推掌pushing for-ward with the palm;
2.常用步型步法練習名詞
步型:弓步forward lunge;馬步horse-riding step;虛步crouc-hing with one foot tip touching the ground;
步法:上步stepping forward;退步stepping backward;
3.常用肩臂練習名詞
壓肩pressing the shoulder
臂繞環(huán)moving the alTB circularly:
4.常用腰部練習名詞
俯腰bending the waist;甩腰bending the waist forward and back-ward;
5.常用腿步練習名次
以上是筆者在總結眾人經(jīng)驗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翻譯實踐,對常用武術名詞的英譯原則探討。并且給出了其擬譯名。這僅僅只是一次嘗試,意在促進常用武術名詞英譯標準化,促進武術名詞翻譯的統(tǒng)一,從而推動武術的對外交流和傳播。有不妥之處,請不吝指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