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麗萍
(江蘇旅游職業(yè)學院 江蘇揚州 225000)
廣場舞的價值及品質提升的路徑探究①
侍麗萍
(江蘇旅游職業(yè)學院 江蘇揚州 225000)
本文從廣場舞相關概述入手,著重分析了廣場舞的價值和品質,并探析了廣場舞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廣場舞價值和品質提升的路徑,以促進廣場舞的健康發(fā)展。
廣場舞 價值 品質 提升 策略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和運動意識的提高,廣場舞在我國很快地發(fā)展了起立。廣場舞的參與者多為成年女性,她們希望隨著音樂的舞動鍛煉身體,陶冶情操。而廣場舞不僅僅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種文化現象,對社會和人的發(fā)展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然而,廣場舞多在夜晚和早晨開展,會產生一定的噪音,影響人們的生活。但是,我們不能僅僅因為廣場舞的問題而取締這種文化現象。在面對廣場舞價值和問題的時候,政府部門和社會群眾應重視廣場舞的價值和品質,積極解決廣場舞的問題。研究廣場舞的價值及品質提升路徑不僅能夠保證廣場舞的藝術性和文化性,而且對廣場舞的健康發(fā)展有著深刻意義。
廣場是人們開展各種活動的公共場所,經常被用作政治、社會集會和競技貿易的地點。廣場可以分為集散廣場、商業(yè)廣場、公共活動廣場等。而廣場舞就是發(fā)生在公共活動廣場上的舞蹈。廣場舞屬于民間舞蹈的一種,是人們在勞動中將勞動情感、追求、天氣變化等融為一體的舞蹈。并且,廣場舞是一種集體舞蹈,對空間有一定的需求。而公共廣場充當了廣場舞的最佳空間。
首先,廣場舞的發(fā)展是一種必然,廣場舞的發(fā)展與一定的生產水平相一致,并且與人們的認知水平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當今市場經濟快速發(fā)展的條件下,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相對的滿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大大提高。而廣場舞作為一種藝術活動,能夠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需求。因此,廣場舞的發(fā)展是一種必然;其次,廣場舞的發(fā)展是一種偶然。這是因為廣場舞的發(fā)展需要一定的音樂播放設備,而電腦、手機、藍牙音響等設備的發(fā)展為廣場舞提供了可能。并且,廣場舞的發(fā)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政府相關制度的規(guī)范,政府為社會群眾提供的場地、設備等支持促進了廣場舞的發(fā)展。并且,政府制度的規(guī)范對廣場舞的時間和地點進行了規(guī)定,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廣場舞對人們正常生活的干擾。
首先,廣場舞在興起的時候是一種自發(fā)的行為,廣場舞的特性和功能都是集體所有的,它是人民群眾自發(fā)組成的小群體的產物。具有自發(fā)性和涌現性的特征。并且,廣場舞成員之間的情緒是相互感染的,廣場舞能夠增進成員之間的人際關系,拉近成員之間的距離。另外,廣場舞的內部組織之間需要有領導者和規(guī)范者對廣場舞成員進行約束和規(guī)范,以保證組織內部的協(xié)調性;其次,廣場舞的興起也需要其他組織的支持。具體來說,環(huán)境能夠為廣場舞的發(fā)展提供相應的資源,也會對廣場舞形成一定的約束。例如,部分地區(qū)對公園晨練和晚練時間進行了規(guī)定,要求人們合理使用公園,避免對人們正常生活的干擾。在這種情況下,廣場舞只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進行,以避免噪聲污染。
首先,廣場舞能夠增加骨的密度防止中老年人骨質疏松。具體來說,經常跳廣場舞能夠鍛煉身體的各個部位,使肌肉在不斷收縮的過程中形成機械盈利,提高骨無機鹽的密度。并且,廣場舞還能夠抑制破骨細胞的分泌,增強維生素D的基因表達,進而防止骨質疏松;其次,廣場舞能夠提高人的記憶力。這是因為多種多樣的廣場舞運動方式能夠加強人腦對舞蹈動作的記憶,進而使大腦處于一個長期的刺激環(huán)境下,提高心腦功能。另外,廣場舞運動能夠促進神經元的新生,提高記憶力。并且,廣場舞的很多動作都屬于有氧運動,能夠延緩神經肌肉衰老,進而延緩人體衰老;再次,廣場舞能夠降低人體內的脂肪含量,達到減肥的功效。這是因為,在參與廣場舞運動的時候,人們的脂肪組織和胰島素表達水平會逐漸升高,進而產生大量的消耗脂肪的物質,達到預防肥胖的效果;最后,廣場舞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中老年人的身體抵抗能力逐漸下降,而脂類入侵會導致人體血管彈性變差,血流速度變慢,甚至出現血液流通不暢的現象。而廣場舞中的有氧運動能夠加速脂蛋白的分解,減少血管內脂肪的沉積,進而改善血管功能,實現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首先,廣場舞能夠增進人際關系。在現代化的都市生活中,人們的生活空間往往局限在家庭和社區(qū),缺乏對外界的了解。而廣場舞為人們提供了交往平臺。不同性別和年齡的人通過廣場舞聚集在一起,加強了人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溝通,增進了人們之間的人際關系。并且,廣場舞能夠讓人們在舞蹈和交流中宣泄情感,表達需求,彌補了人們由于快速的現代生活而產生的情感缺失的不足;其次,廣場舞能夠有效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之后,對精神生活的需求加大。而廣場舞能夠通過優(yōu)美的舞姿和動聽的音樂來營造愉悅的氛圍,讓參與者獲得積極的情感體悟,改善心境,提高生活滿意度;最后,廣場舞營造的和諧的氛圍能夠改善鄰里關系、家庭關系、朋友關系等,使人們的人際關系更加協(xié)調,生活的更好。
首先,廣場舞能夠為人們提供豐富的文化生活,改變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具體來說,廣場舞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能夠傳遞藝術文化,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進而維護社會的活力。并且,廣場舞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融入新的時代元素,提高了人們的審美品質,為人們營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環(huán)境。另外,廣場舞能夠充實人們的業(yè)余生活,幫助人們學會合理利用閑暇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維護社會治安;其次,廣場舞能夠滿足人們的運動和健身需求。這是因為,廣場舞的動作比較簡單,音樂比較歡快,能夠吸引廣大中老年人。而中老年人在退休之后沒有子女陪伴在身邊,會產生孤獨感。廣場舞能夠帶給中老年人歸屬感和認同感,在滿足中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同時,為中老年人提供鍛煉身體的機會,滿足中老年人的健身需求;最后,廣場舞能夠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廣場舞的音樂以歡快、積極、向上為主,對人們的精神和思想有著較大的正面影響,能夠潛移默化地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yǎng),陶冶人們的情操,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首先,藝術品質。廣場舞作為一種藝術,具有較高的藝術品質。優(yōu)美的舞蹈和動聽的音樂是廣場舞藝術品質的具體體現。廣場舞能夠通過優(yōu)美的舞蹈和動聽的音樂感染人的情緒,加強人們對音樂和舞蹈藝術的了解與學習;其次,美學品質。廣場舞具有較高的審美品質,舞蹈和音樂的外在美能夠鍛煉人們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人們高尚的審美情趣。并且,音樂和舞蹈所蘊含的內在美能夠鼓勵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再次,文化品質。廣場舞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具有較高的文化品質。廣場舞的舞蹈和音樂都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藝術文化以及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思想,有利于促進文化傳統(tǒng),提高人們的文化素養(yǎng);最后,運動品質。廣場舞作為一種體育運動,能夠鍛煉身體,增強人們的體制,滿足人們的健身需求。
首先,廣場舞的參與者具有一定的差異。廣場舞的參與者一般都是廣場附近的居民,在性別、年齡、興趣、愛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異。但是,總體上來說,中老年人居多。這是因為中老人的閑暇時間較多,而青年人忙于工作和生活,很少有時間參加廣場舞。并且,廣場舞的參與者多為女性。而參與者的性別結構差異和年齡結構差異導致社會對廣場舞存在著一定的認知偏差,很多人都認為廣場舞是無所事事的人才會參與的,忽視了廣場舞的價值;其次,場地環(huán)境問題。部分地區(qū)缺乏充足的廣場,場地難以滿足人們的廣場舞要求。很多人甚至在大街上、樓前空地等不安全的地方跳廣場舞,健身環(huán)境較差;再次,缺乏科學指導。大多數廣場舞組織都是人們自發(fā)組織起來的,參與者之間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并且,大多數參與者都是通過視頻來學習廣場舞的,缺乏專業(yè)的指導,導致很多參與者的舞蹈動作不夠規(guī)范,鍛煉方法不夠科學。
政府相關部門應積極宣傳廣場舞的價值和品質,加強人們對廣場舞的正確認識,使人們充分認識到廣場舞的健身價值、人際交往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等價值品質,增強人們對廣場舞的認同感。并且,政府相關部門在宣傳廣場舞的同時,應積極鼓勵人們參加廣場舞,尤其要鼓勵青年人參加廣場舞鍛煉,優(yōu)化廣場舞參與者的年齡結構和性別結構,使廣場舞變成一種大眾健身方式。
政府應加強對廣場舞的管理,尤其要注重廣場舞的噪音管理,避免廣場舞對人們正常生活的干擾。為此,政府應制定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規(guī)定公共廣場的使用時間,讓廣場舞參與者在不干擾人們休息和正常生活的情況下開展廣場舞健身運動。另外,政府相關部門應在不同地區(qū)制定專門的廣場舞管理崗位,委派專門的廣場舞管理人員,規(guī)范廣場舞開展的時間和場地。
相關管理部門應促進廣場舞的專業(yè)發(fā)展,加強對廣場舞的專業(yè)指導。為此,相關管理部門應積極引入廣場舞指導老師,對人們的廣場舞鍛煉進行專業(yè)指導,教給人們正確的廣場舞鍛煉方法,增強廣場舞運動的科學性。并且,廣場舞組織管理人員可以組織參與各種廣場舞比賽,通過比賽,不斷增強廣場舞的專業(yè)性,促進廣場舞的專業(yè)化發(fā)展。
[1]張宏力.白城市區(qū)廣場健身舞的開展狀況及趨勢[J].科教文匯,2012(12):63-65.
[2]馮明麗,馮艷麗.全民健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助推器[J].湘南學院學報,2012(5):121-122.
[3]王芳.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29):150-151.
[4]李亨利.談廣場舞蹈的審美特點及其發(fā)展[J].大眾文藝,2014(10):140-141.
G806
A
2095-2813(2017)10(a)-023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8.236
2017年度揚州市社科重點課題:揚州市廣場舞開展現狀及品質提升的研究。
侍麗萍(1980,9—),女,漢族,江蘇連云港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職業(yè)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