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華
(江蘇省鎮(zhèn)江市揚中市南京師范大學揚中附屬小學,江蘇 鎮(zhèn)江 212200)
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郭新華
(江蘇省鎮(zhèn)江市揚中市南京師范大學揚中附屬小學,江蘇 鎮(zhèn)江 212200)
賞識教育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非常大的激勵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小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和自信心,讓他們能夠在一種非常輕松愉悅的氛圍下,自覺主動地接受體育教學,加強體育鍛煉。新課標下,賞識教育不僅非常適合小學生的教育,也是國家政府積極提倡的,并且受到大部分教師的青睞,很多教師非常樂意用賞識教育的模式對學生進行教育,不僅可以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非常和諧的關系,而且學生也樂于接受,從而提高教育效率,加強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zhì)量,進而加強小學生的體能素質(zhì)。
賞識教育,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取鼓勵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通過及時的肯定、認可、贊揚,鼓勵學生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們學習的信心,從而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體育課程與其他主要取決于后天努力的課程不同,自身先天性條件起到了很大作用。其他課程可以通過學生后天的刻苦學習取得良好的成績,而體育課程對于學生自身身體素質(zhì)要求較大。所以,一部分同學通過后天刻苦的努力,仍然無法去的理想的成績,容易灰心喪氣,產(chǎn)生自卑心理。所以,小學體育教學中需要靈活應用賞識教育,來幫助學生們培養(yǎng)信心,勇敢的繼續(xù)學習之路。
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使學生感受到了重視,在教師點出自身不足時也就更容易接受并改正,對自己有了更全面客觀的認識。另外,學生們感受到了來自教師的尊重,也就更容易融入到課堂中,更積極地參與課堂互動,使得師生間的交流更順暢,有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
教育的本質(zhì)不僅在于傳授本領,更重要的是鼓勵、喚醒和激勵學生們在某一領域的意識。這一點對于小學體育教學同樣適用。小學體育教學是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形成的基礎。這一時期的學生正處于體育意識與體育鍛煉習慣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教學方式過于落后古板,不利于小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yǎng)。由于賞識教育可以及時肯定學生,認可學生,贊揚學生,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興趣,自然而然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體育特困生是指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難以跟上教學進度,身體素質(zhì)較差,在體育品德或運動水平等方面低于國家相關標準的平均水平,與大部分學生存在一定差距。這部分學生往往缺乏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和信心,由于總是達不到課堂上的任務要求,進而內(nèi)心自卑,對體育活動產(chǎn)生畏懼心里,不愿進行體育鍛煉,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賞識教育由于教師對學生及時進行肯定與認可,可以極大地提升體育特困生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是轉化體育特困生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逐一進行談話,讓他們認識到體育學習的重要性,首先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然后鼓勵他們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中去,并仔細觀察,一旦他們有所進步就及時進行贊揚和肯定,幫助他們逐漸樹立對于體育活動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對于體育活動的興趣,進而轉化體育特困生,減少甚是避免體育特困生的存在。
提到體育,人們往往聯(lián)想到的是競技,奧運會,競爭。體育這門課除了讓學生們鍛煉身體,發(fā)展愛好興趣外,還是一門存在競爭、以競技為主的課程。小學體育課的目的是讓學生們通過體育課堂上的比賽懂得競爭意識。比賽肯定有輸有贏,贏的一方一定是歡呼雀躍,興高采烈,得到了極大的肯定,對自己更有信心,相信自己會做得更好。輸?shù)囊环诫y免會喪失斗志,灰心喪氣,產(chǎn)生自卑感,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質(zhì)疑。此時教師就需要發(fā)揮賞識教育的作用,幫助他們找回信心。例如,從生活中的困難入手,與他們探討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還是斗志昂揚的從頭再來?馬拉松過程中,比起終點的喜悅,沿途的風景是否更加美麗?然后逐步引導,回到此次比賽的結果中,對學生在比賽中的表現(xiàn)給予肯定,并鼓勵其再接再厲,吸取經(jīng)驗教訓,重拾信心,積極樂觀地應對每一次比賽。
體育比賽過程中不僅更能體現(xiàn)競技精神,還存在著團結互助的團隊意識。學生們每個人都渴望自己能夠得到肯定與賞識,為了實現(xiàn)這一期望,他們會在無意識間進行競爭,努力把別人比下去,爭取做到最棒。而教師需要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提高團隊意識,幫助他們意識到團結力量大,孤軍奮戰(zhàn)遠遠比不上眾志成城,尤其在比賽中,這一點尤為明顯。所以,教師應該在授課過程中有意識地加入團隊比賽,如拔河比賽,考驗每隊學生的團結合作以及默契能力。而且,團隊型的比賽,即使失敗了也不會有隊員氣餒,因為即使有人氣餒,也會有隊員為他打氣,大家互相鼓勵,互相打氣,無形中增加了自信心。
人的劣根性就是天生存在惰性,小學生年齡還小,需要家長與教師監(jiān)管督促,惰性的危害更大。此時教師就應該發(fā)揮賞識教育的作用,每節(jié)課為他們定制計劃與目標,并通過言語激勵他們,激發(fā)學生們的斗志,再對完成計劃的學生給予由衷的贊揚,讓學生們品嘗通過自己努力后嘗到的甜頭,在體育課堂上得到樂趣,提高自信心,擺脫惰性,克服自身缺點。
注意樹立賞識教育的意識是教師將賞識教育應用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良好開端,也是將賞識教育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中成功與否的關鍵。教師需要正確的理解賞識教育的基本內(nèi)涵,真正意識到賞識教育的價值,并逐漸形成賞識教育的意識。從而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利用賞識教育去認識學生,處理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所以,為了更好的將賞識教育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提前全面地理解賞識教育的基本內(nèi)涵,把握賞識教育的準則與要求。教師只有自己從思想上重視賞識教育,才能在日常的教學中應用。
教師應該堅信每個學生身上都蘊藏著無窮大的潛力,每個學生都是天才。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過于僵化落后,墨守成規(guī),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與自信心。教師應該用一種充滿人情味的,有活力的教學方法,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當學生犯錯時,家長和教師不要一味地指責批評學生,而是應該從自身入手,想想自己是否出了什么問題。只有相信學生的能力,把學生當作天才來培養(yǎng),才能培養(yǎng)出國家的棟梁之才。尊重學生是賞識教育的基本,只有做到欣賞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感動學生,才能打開學生的心門,以自己的真心換取學生們的真心,讓學生們在教師的呵護下健康成長。每個人都是完全不同的個體,每個學生的能力也有所不同,但是每個學生都是可用之才。教師需要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關注每一位學生,注重個體差異,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自身特點進行不同形式與進度的教育與引導。逐漸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培養(yǎng)自賞能力,樹立自尊。
有關研究表明,教師在課堂上營造的課堂氣氛的好與差,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有了良好的課堂氣氛,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效果也更好,可以實現(xiàn)學習的最高水平。所以,教師應該滿足學生們對于成功的渴求,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們都有一種小烏龜?shù)男膽B(tài),如果每次把頭伸出殼外都會遇到危險,久而久之,烏龜就再也不敢伸出頭來了。相反,如果每次伸出頭都相安無事,久而久之,烏龜伸出的頭就不會輕易縮回去了。人生的道路也是如此,充滿著各種困難險阻。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有所心理準備,幫助學生預約失敗,并接受和享受失敗。這樣學生就不會被失敗絆倒,而是在每一步的前進中感受到克服困難的勇氣。有了這種體會,有了這種人生態(tài)度,今后再遇到任何艱難險阻都可以克服。這樣學生就能夠笑著迎接困難和挑戰(zhàn),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點與弱處,登上人生一個又一個巔峰。
教師的信任能夠給予學生很大的肯定和力量。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要相信兒童,解放兒童,把相信兒童放在首位。所以,在平時的教育中,教師應該多對學生加以贊揚,保護學生脆弱的內(nèi)心,讓他們在坦然中接受自己不對的地方并加以改正。實驗表明,兩個能力相近的人,他們所受的鼓勵的程度,往往決定了他們成績的好壞。即使有時教師的贊揚超出了學生的實際水平,他們也會努力往你所贊揚的水平努力,久而久之,他們就會成為你所贊揚的樣子。不管學生目前多么的差,作為教師,都應該多多鼓勵并贊揚學生,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勇往直前。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的鼓勵與贊揚,既能讓學生體會到被贊揚的愉悅,提高學習的動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多關注別人的優(yōu)點,克服自己不足之處。教師們要善于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特長,樹立其自信心。
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我們應該認識到賞識教育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并且認真分析小學體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找到所致問題因素所在,從而對癥下藥,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強化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教育中的具體應用,提升學生們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逐漸加強小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全方位提升他們的體能素質(zhì)。
[ 1 ]孫景平.賞識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研究 [ J ].才智,2015(32).
[ 2 ]程凱麗.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
[ 3 ]郭科民,韓文.賞識教育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素質(zhì)培養(yǎng)的應用[ J ].現(xiàn)代交際,2010(8).
G807.2
A
1674-151X(2017)10-101-02
投稿日期:2017-08-13
郭新華(1978~),小教一級,本科。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