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偉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qū)梅山第二小學,江蘇 南京 210012)
試論小學體育運用“拆屋效應”教學的方法
周曉偉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qū)梅山第二小學,江蘇 南京 210012)
魯迅先生在《無聲的中國》一文中寫道:“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里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愿意開天窗了?!边@種先提出很大并且無法讓人接受的要求,之后再提出較小且讓人容易接受的要求的方法,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拆屋效應”。筆者根據(jù)自己的教學案例,總結出“拆屋效應”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本文就此問題進行討論。
由于小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因此他們的體育學習能力會呈現(xiàn)出高低不同。例如,在一節(jié)立定跳遠的課程學習中,筆者發(fā)現(xiàn)自己所教授的班級中,有的學生能夠跳得很遠,有的學生則跳得比較近,甚至有的學生連怎么跳都不會。針對這種現(xiàn)象,筆者事先對學生的身體水平和體育基礎進行了了解,之后根據(jù)每位學生不同的能力水平,將學生按照層次等級進行恰當?shù)姆纸M,同時制定出相應層次的學習目標,從而可以為之后實施有效教學提供基礎。
針對一名連跳都不會的女生,筆者在對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把立定跳遠的遠期和近期目標進行了有機結合,將較高的目標分解成若干層次不同的小目標。首先,把第一個小目標定為“能夠跳出去”。最開始,這名女生按照自己的方式跳了出去,且不說動作是否標準,單說姿勢就很笨拙。但是筆者依舊肯定了她能夠跳出去的勇氣,這名女生聽到稱贊后,樹立了自己能夠跳好,僅僅現(xiàn)在還沒有掌握方法的信心。通過讓女生看到自己的進步,筆者激發(fā)了她對立定跳遠學習的熱情和信念,并以此為契機,按部就班地為其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教學引導。
由于上文中的女生是家里的獨生子女,因此具有其他獨生子女所特有的自尊心強、無法正確面對失敗和挫折的性格。而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必須用更加耐心和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對他們進行教學和引導。在成功的跳了出去之后,由于增加了學生學習立定跳遠的信心,筆者開始教授她正確的跳躍動作。首先在體驗兩臂擺動和膝關節(jié)彈性屈伸中,筆者讓其模仿青蛙跳躍進行練習。在將近10分鐘的模仿和訓練之后,這名女生終于能夠正確的進行這兩項動作。
另外,由于制定了更加科學、全面的教學評價方案,筆者為不同層級的學生創(chuàng)造出了平等競爭的考核環(huán)境,既能滿足他們對成功的心理需求,也能讓他們與體育水平較高的學生同時享有獲得優(yōu)異成績的能力和條件,使得他們的自尊心能夠被有效的保護。在立定跳遠的考核中,這名女生從不會跳到能夠正確的跳出去,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盡管她跳出的成績在班級里的女生中排名中等,但由于采取分層評價方法,筆者還是給了她85分的高分,她表示非常開心。這從側面看出,“拆屋效應”所蘊涵的是一種理性的教育,能夠在點滴之中讓學生獲得屬于自己的成功,實現(xiàn)綜合能力的提高。
在室外體育課上,由于不像在室內中那樣正襟危坐地聽講,學生會表現(xiàn)出很多的不良習慣。例如,筆者遇到過一名二年級的男生,他上課時間和同學聊動漫、在隊伍中與其他同學打鬧、別的同學的所作所為不符合自己的心意時就亂發(fā)脾氣。看到此現(xiàn)象,筆者若運用強制的方法要求他遵守課堂規(guī)矩,不一定會有積極的作用,甚至還會引起其逆反心理。為此筆者結合低年級小學生的理解與自制力都較低的特點,讓這名男生把自己的注意力和他的“特長”進行有機結合,如在30m加速跑的考核中,讓他和剛與自己發(fā)生矛盾的男同學進行對抗,看誰跑得更快,結果他抱著“復仇”的心態(tài)努力練習,最終在考核中跑贏了對手,獲得男生組第2名的好成績。之后,筆者通過和這名男生與其班主任以“祝賀跑出好成績”為借口,進行了三方溝通,為其量身打造了一個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計劃書。采取措施1周后,這名男生就不和同學在上課時聊動漫,而努力參加體育訓練,在體育考核中贏得了自己不喜歡的同學等。經(jīng)過2個月的時間,這名男生改掉了所有的壞習慣,并且在友愛同學、自我約束和體育成績上都獲得了明顯的提高。
由此看出,教師教育問題學生時絕不能急功近利,應當通過積極的鼓勵和引導,同時利用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自信,引導其向著正確的方向成長。
“拆屋效應”就是教師按照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能力以及具體情況,通過由易到難的問題設計,讓學生逐步掌握技能。所以,廣大體育教師應在素質教育的理念下遵循這種心理效應,讓學生獲得屬于自己成功的同時,使體育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1 ]王琪.淺談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應用“拆屋效應”[ J ].信息教研周刊,2013(1).
[ 2 ]程鵬,楊群華.教學中的“登門坎效應”與“拆屋效應”[ J ].中小學管理,1999(2).
[ 3 ]王惠聰,樓小波.“拆屋效應”的辨識與應用[ J ].中國電力企業(yè)管理,2012(1).
G807.2
A
1674-151X(2017)10-082-02
投稿日期:2017-07-28
周曉偉(1991~),中小教二級,本科。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