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殊
(三亞學院 海南三亞 572000)
籃球教學與專項體能訓練結合的教學研究①
趙殊
(三亞學院 海南三亞 572000)
籃球是很激烈的運動項目,籃球隊想要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需將籃球教學和專項體能訓練教學相結合,把握籃球運動項目的特征,根據籃球運動所需要的速度素質、力量素質、柔韌素質、耐力素質,提高學生對體能訓練重要性的認識,科學地進行訓練,運用多種方法提高大學生體能訓練的水平。
籃球教學 專項體能訓練 結合 原則
隨著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籃球運動的競技水平也逐年提升?;@球教練減少了基礎訓練的時間,更多地強化運動員的體能訓練。該文歸納了籃球體能訓練的經驗和方法,以期更好地促進我國籃球運動競技水平的提高。
在訓練中堅持遵循小強度到大強度再到小強度,基礎體能到專項體能的原則,使籃球教學和專項體能訓練教學相結合。
1.1 力量基礎的原則
目前的籃球體能訓練是各項體能的訓練,比如田徑的快跑和慢跑、跳躍練習等,力量在時間上表現為速度與耐力,柔韌表現為力量的控制范圍,靈敏是對力量的控制能力?;@球運動的所有素質都與力量有關,以力量訓練為基礎,發(fā)展靈敏、速度、彈跳力、柔韌、耐力等素質,對身體的負荷進行量化,科學安排訓練。
1.2 因材施教的原則
要考慮學生的個體特征,比如身體形態(tài)、年齡、機能、性別,還有個性、具備的水平、氣質等特征,體能訓練要遵循區(qū)別對待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運動量,在體能訓練中要加強學生意志力的訓練。
1.3 循序漸進的原則
教學過程分5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選擇合適的教法。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狀態(tài)安排訓練計劃。第二階段:基本技術的訓練。了解籃球運動的規(guī)則和特點,掌握運球和傳球技術。第三階段:防守訓練。防守練習首先在消極對抗的情況下進行,然后是在積極對抗的情況下練習。第四階段:增加體能儲備。要求學生在下課后進行長跑練習,進行體能儲備。第五階段:增加實戰(zhàn)經驗。比賽可以提高技戰(zhàn)術水平,也是檢驗球隊平時訓練水平質量的標準。
1.4 恢復調整的原則
積極性休息對于訓練質量有重要的意義。在籃球比賽后,可以慢跑、游戲、聽音樂、散步,進行小負荷的運動。二是適當的心理疏導。根據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給予正確的引導,使他們的心理更加成熟。三是加強膳食指導。根據各階段的訓練特點,科學的營養(yǎng)是為了保持比賽所需要的最佳體重,也是消除疲勞最好的方法。
2.1 避免“超負荷”的訓練
體能訓練的強度大、頻率大,超負荷訓練的壓力也大,恢復的時間也要長,如果連續(xù)高強度的訓練,不能得到及時的恢復,會導致運動員體能的下降。如果訓練沒有疲勞感,那么體能訓練就沒有效果,但是要避免超負荷疲勞的累積。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可以承受更多的負荷,也有利于身體的恢復。
2.2 提高耐受性的訓練
經過訓練,身體對運動負荷有了承受的能力,耐受能力也相對的提高。
2.3 訓練效果保持原則
在進行體能訓練時,效果不會永遠保持。只有施加新的刺激才能將原有的超量恢復保持。
2.4 制定體能訓練技巧課程
體能訓練課程的設計,包括小周期的訓練、負荷強度訓練、減負荷階段課程安排、調整負荷變化等課程的訓練,不斷調整負荷,增加課程的深度。
2.5 明確體能訓練最終效果
在適度負荷下進行體能訓練,使身體適應適度負荷,然后教練員增大負荷,引導運動員進行新的適應,這樣運動能力和訓練效果才能提高,身體素質得到提升。
在籃球運動的教學過程中,在做好一般體能訓練的基礎上,重點加強專項體能訓練。比如,柔韌訓練、無氧訓練、彈跳訓練、力量訓練、速度訓練、有氧訓練等。
3.1 有氧訓練
有氧訓練可以改善運動員的耐力水平、幫助運動員恢復體力。在有氧訓練中,遵循從大運動量低強度到高強度低運動量的過渡,從基礎訓練到專項訓練的轉變。比如,重復訓練、法特萊特跑、節(jié)奏訓練等。
3.2 力量訓練
力量訓練分為5個階段:肌肉增粗訓練、基本力量階段、最大力量階段、力量保持及爆發(fā)力發(fā)展、積極休息階段。最大力量訓練的運動次數少但是運動的強度大。力量訓練的目的是提高肌肉的收縮速率和技能水平,防止傷病。
3.3 無氧訓練
籃球比賽是無氧供能為主的競技運動,無氧功能體系占80%~85%,無氧占10%~15%,人盯人防守、連續(xù)起跳搶籃板球、全場緊逼防守、急起急停變向跑動都是無氧運動,在訓練場上,以400 m中速跑開始,以短距離沖刺跑、折返變向跑結束,是無氧訓練的過程。在無氧訓練中也可以有跳躍訓練。
3.4 速度訓練
在籃球運動中,速度訓練不是向前沖,而是快速變向、滑步及后退的能力。小步跑、沖刺跑、跨步跳、后蹬跑、阻力助力跑都需要良好的速度訓練,速度訓練體現在攻守轉換的關鍵時刻。
3.5 彈跳訓練
在籃球運動中,跳投、搶籃板、封蓋、灌籃體現了優(yōu)秀的跳躍能力。在訓練跳躍能力時,有連跳、單腿跳、跳、全力跳等練習形式。跳躍能力需要強大的下肢肌肉力量的支撐。
3.6 靈敏訓練
靈敏性是指快速移動身體并保持平衡的能力,運動員的靈敏性取決于身體移動的快速性和及時性,體現在對攻防的判斷和反應上。靈敏性涉及反應能力、速度、平衡力和力量4個因素。從閉合式訓練形式,向開放式訓練形式轉變,可以用軟體、標志盤、反應變向球、欄架等器材進行靈敏性訓練。
3.7 伸展訓練
伸展訓練體現了運動的柔韌性,伸展訓練分為收縮—運動—放松、牽拉—收縮—保持—放松兩個訓練技巧,伸展訓練分為被動伸展、靜力性伸展、動力性伸展,伸展訓練可以改善競技狀態(tài),減少運動損傷。
優(yōu)良的體能是籃球技術發(fā)揮的基礎。籃球教學的體能訓練應該是持續(xù)性的,不能間斷。我國專項體能訓練的教學發(fā)展還處于起步的階段,建設科學的專項體能訓練教學體系十分緊迫,在教學訓練中系統(tǒng)地有計劃地安排體能訓練內容和方法,可增加籃球訓練的效果。
[1]王保成,匡魯彬,譚聯斌.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基本理論與內容[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13(3):33-34.
[2]張玉萍,孫開帆.淺析籃球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特征[J].網絡財富,2009(10):18-23.
[3]劉新征.我國籃球運動體能訓練的意義、問題與對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S1):623-624.
[4]劉仁憨,郭茹芳.甘肅省農村中小學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現狀調查與研究[J].運動,2010(3):57-59.
[5]李迎春.籃球專項力量訓練研究[J].考試周刊,2012(31):15.
[6]劉震.對高?;@球運動員技術化體能訓練的探討[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8):32-34.
G845
A
2095-2813(2017)06(a)-006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6.062
趙殊(1988,11—),男,湖北仙桃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籃球教學與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