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摘 要】中學階段學生的課業(yè)壓力增大,如何給學生解壓成為各科教師日常教學需要面臨的問題之一。本文拋開學科本身的解壓方式,單從學科之間相配合的角度來談談如何利用音樂這門學科幫助學生放松學習壓力。
【關鍵詞】中學階段 音樂教學 解壓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010
中學階段學生學習科目增多,課業(yè)壓力變大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也是中學教育中不可避免的趨勢。因為隨著學生身心發(fā)育的逐漸成熟,學習能力也隨之增強,中學階段正是學生學習的黃金時期,因此各學科大部分的知識內容都集中在這一時期。而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由于考試制度的限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面對每天眾多知識學習連軸轉的壓力,還要為未來的升學考試未雨綢繆,所以中學階段也可以說是學生精神最為緊張地時期,尤其是在學生身心出現(xiàn)質變的前提下,更加容易導致學生精神狀態(tài)方面的大起大落,甚至是出現(xiàn)打架斗毆等極端的情緒發(fā)泄方式,為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不可逆轉的損害,甚至造成性格和三觀的扭曲。
所以,隨著近年來素質教育教學體制的出現(xiàn),學校教育倡導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著重致力于學生的解壓工作,但作為教師我們也能明顯感受到,僅僅依靠各科的單打獨斗很難實現(xiàn)實質性的解壓進展,所以在我看來,給學生緩解學習壓力并不僅僅是需要各學科內部的努力,還需要音體美等這一類非考試型學科的配合,從而達到雙管齊下的效果。
以音樂這門學科為例,音樂是一門藝術性學科,其本身的教學目標就定位在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從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全方位的發(fā)展。由于其知識內容鮮少涉及考試,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論是內容選擇還是上課形式方面自由度較高,而且學生面對這些學科時,基本不存在學習壓力,甚至會本能性的感受到愉悅性和放松性,因此音樂在學生日常解壓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利用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給學生減壓
眾所周知,中學階段學生面臨具有淘汰性質的升學考試的壓力,所以在語數(shù)外等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基本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松懈,而且由于考試型科目所涉及知識的專業(yè)性,課堂教學總歸逃脫不掉知識的嚴謹度和嚴肅性,即使教師采取靈活性教學模式,學生心理上的緊張感也依舊揮之不去。但音樂這門學科不同,其不在考試范圍內,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用因為任務而強迫自己進行知識的硬性學習和記憶,所以精神上也就很難有壓抑感,而作為教師我們也就正好借助音樂的這個特性,充分的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課堂來幫助學生減壓。
首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打破桎梏,做到不拘泥于形式,將課堂打造成一個娛樂的平臺。例如在每節(jié)課的末尾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討論下一節(jié)課想要學習的內容,例如民族風、流行歌曲、古風樂曲等等,給學生一個自由選擇的權利,根據(jù)大多數(shù)學生的興趣選擇出下節(jié)課的主題,而沒有必要非得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按部就班的完成所有的知識教學內容。這樣學生在興趣的指導下,不僅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會相對較高,而且這樣自主選擇的形式也更能讓學生感受到知識學科學習過程中所感受不到的自由,讓學生的精神得到片刻的放松。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平等交流的師生關系的建立來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對于音樂課來說,經(jīng)常會聽歌、學習歌曲的演唱,教師可以以歌曲為平臺和學生交流、討論聽歌感受,甚至是和學生一起唱歌、分享自己喜歡音樂等等,通過這些共同話題,讓學生在音樂課上不僅僅能夠學習音樂,還能夠通過朋友式的交流感受到一個平等、輕松的課堂氛圍,進而獲得精神上的愉悅感。
二、音樂欣賞幫助學生緩解精神壓力
對于音樂課堂教學來說,音樂鑒賞是其中最為基礎的組成部分,而音樂也正是通過音符、旋律、節(jié)奏等打破語言的限制,實現(xiàn)心靈之間、精神之間的交流和共鳴。所以在音樂課上,我們也可以通過音樂鑒賞來幫助學生緩解精神壓力。
首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欣賞過程中實現(xiàn)自我放松。對于中學生來說,基本上具備一定的自我心理調節(jié)能力,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歌曲的選擇。我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壓力所帶來的往往是緊張、焦慮、煩躁等情緒,所以在音樂選擇過程中我會注重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積極向上性,音樂節(jié)奏明快、活潑,讓人感受到勃勃生機;另一方面,則是旋律舒緩、遼闊,讓人感受到心境的開闊。這樣學生在聽音樂過程中能夠最大限度的實現(xiàn)情緒上的自我調節(jié)。
其次,在音樂課堂上教師還可以結合心理學幫助學生實現(xiàn)負能量的發(fā)泄,破除其心理障礙。教師都具備一定的心理知識,所以在音樂課上可以通過音樂的選擇帶領學生進入自己的內心,并配合語言等方面的引導,幫助學生發(fā)泄出心理壓抑已久的負面情緒。例如我在教學過程中,曾經(jīng)給學生播放《從頭再來》這首歌,配合語言方面的鼓勵與安撫,讓學生發(fā)泄出心底對于學習中因為屢次受挫所帶來的退縮情緒,重新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的信心以及克服難關的勇氣。
三、利用音樂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音樂不僅僅局限于課堂,還可以存在于學生課余生活的多個方面,通過邊邊角角的時間給予學生精神上的撫慰和放松。
首先,作為音樂教師我們可以從專業(yè)方面給出建議,通過每個教室都帶有的固定設備播放音樂。播放的時間可以是晚自習之前的課余時間,學生的用餐時間等等,選擇的歌曲最好是十幾歲學生喜歡的流行音樂,也可以統(tǒng)計學生喜歡的歌曲輪番播放,這樣通過碎片時間的音樂欣賞,可以幫助學生在課余時間充分實現(xiàn)思維的休息和精神的放松。
其次,教師還可以定時組織音樂活動,通過音樂活動豐富學生的學校課余生活。例如在各種節(jié)日、考試之后等簡單的組織學生進行歌唱表演等,讓有才藝的學生一展所長,也通過活動的形式,給學生日常緊張的學習生活一定的調劑。
總之,通過音樂給學生精神減壓在我看來是一項非常值得實踐的教學模式,希望各階段的音樂教師在結合自身實踐的基礎上能夠創(chuàng)新出更加科學的教學模式,從而實現(xiàn)音樂和其他知識型學科的完美結合,切實幫助學生實現(xiàn)思想減壓的目標,進而以最佳狀態(tài)投入到日常學習中去。
參考文獻
[1]薛蓮,傳承民間音樂.弘揚民族文化——蒼南職業(yè)高中民族音樂教學調查研究[J].北方音樂,2012.
[2]雷冠鋒.中等職業(yè)學校音樂教育的價值與功能[J].成才之路2010.
[3]林莉.當代大學音樂教育的價值解析[J].大舞臺,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