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校姓黨是中國共產黨總結黨校辦學經驗作出的高度概括,是對黨校的性質、地位和作用作出的鮮明、準確、科學的界定,它反映了黨校辦學的基本規(guī)律,體現了我們黨辦黨校、建黨校的初衷,其實質是:其一黨校是信仰圣地。共產黨人的“真經”就是馬克思主義,共產黨人的“初心”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其二黨校是黨的窗口。黨校是樹幟亮旗的高地,必須高揚黨的旗幟。只有堅持黨校姓黨,黨校才能在事關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上,增強主動性幫助干部群眾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其三黨校是紅色學府。黨校是黨的理論宣傳陣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研究和宣傳是黨校的根本任務。只有堅持黨校姓黨,才能推進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把黨校建設成為黨的理論宣傳建設的重要陣地。其四黨校是干部搖籃。黨校承擔著為領導干部補鈣壯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務。只有堅持黨校姓黨,才能堅持從嚴治校、從嚴管理,培養(yǎng)出一批批黨性純潔、作風優(yōu)良、素質過硬的領導干部。
把“黨校姓黨”作為黨校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基本規(guī)范和根本要求,在辦學宗旨上,黨校必須堅持一切教學、科研、辦學活動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黨中央要求干什么,黨校就堅定干什么;在人才培養(yǎng)上,黨校必須肩負起為領導干部補鈣壯骨、立根固本的重任,著力培養(yǎng)“四鐵”干部隊伍;在職責定位上,黨校必須突出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這個主業(yè)和工作重心,引導學員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在治校方略上,黨校必須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做到嚴以治校、嚴以治教、嚴以治學;在發(fā)展保障上,必須加強和改善黨委對黨校工作的領導,著力解決基礎設施落后、基礎工作薄弱、基層黨校脆弱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一是思想認識與黨校地位不適應。相當一部分領導干部還沒有從事關黨和國家興旺發(fā)達、長治久安的高度認識黨校事業(yè)、看待黨校工作,不重視黨校工作的現象比較普遍,不少人認為黨??捎锌蔁o。二是課程設置與黨校定位不適應。黨校的主業(yè),集中體現在教“黨”學“黨”、宣“黨”研“黨”上,而黨校教學中存在著重一般知識技能培訓、輕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的現象,有的黨校搞黨員教育,課程里不講黨的性質、宗旨、傳統(tǒng)和作風,社會上流行什么學什么,把黨員培訓辦成興趣班,主業(yè)主課不突出。三是培訓內容與學員需求不適應。一些黨校的教育培訓沒有堅持“干什么、教什么、需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教學不精不深、學習不細不透,沒有充分考慮不同年齡、學歷、閱歷、職務的學員的需求差異,沒有把握好普遍與特殊的關系,沒有達到培訓內容實在、實效、實用的效果。四是管校治校與從嚴治黨不適應。一些黨校在學員管理上仍存在“自由散漫”的傾向。有的領導干部把黨校學習當作提拔晉升的“跳板”,無拘無束、隨意妄為;有的領導干部把黨校培訓庸俗化,把學習當作結交人脈的機會,既荒了學業(yè),也壞了學風。五是基層薄弱與工作要求不適應。一些基層黨校開展黨員教育普遍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專兼職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部分基層黨校單位被拆遷、培訓無校舍,基礎設施較差、管理不規(guī)范,基層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沒有很好地落實。
(1)教育為先,高舉黨旗。黨校教師必須不斷提升精神“鈣質”。一要以黨立身。做到對黨忠誠,熱愛黨校教育事業(yè),學黨的理論、懂黨的理論、信黨的理論、用黨的理論,傳播黨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站穩(wěn)黨的紅色講臺;二要以黨立德。以先輩先進為鏡,嚴格要求自己,自覺把做人與做學問、修德與修才結合起來,既要“能”勝其任,更要“德”負其重;三要以黨立言。自覺當好“布道者”和“熔爐工”,做到講壇論壇有紀律,公開言論守規(guī)矩,正確辨別改革的方向,正確辨析發(fā)展中的問題,解疑釋惑,傳播正能量。
(2)理論為本,秉承黨性。要加強黨情、政情、社情信息反映和研究,成為中央和地方黨委重大理論和方針政策的最早學習者、宣傳者,成為地方黨委政府重要部署和決策的最早研究者、實踐者,成為基層和群眾重要典型和經驗的最早總結者、推介者,及時發(fā)出黨委聲音、鮮明展現黨委思想。通過黨校課堂這一平臺和載體,把黨的意圖、主張、重大決策和重要工作部署變?yōu)閺V大黨員干部的自覺行動。
(3)紀律為重,嚴守黨規(guī)。要把黨紀黨規(guī)挺在前面,嚴守輿論宣傳陣地,在講壇上要把好“三關”:一要嚴把課堂紀律關。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科學的理論導向,做到學術研究無禁區(qū)、課堂講授有紀律,與黨中央保持同一聲音。對搜集到的素材要認真斟酌、鑒別,去偽存真,確保宣傳的是正能量、唱響的是主旋律。二要嚴把課外紀律關。在接受采訪、與學員座談、社會調查、課題調研等課外活動中,做到不發(fā)布違背黨中央精神的意見,不發(fā)表違背中央決定的言論,不制造不傳播政治謠言。三要嚴把宣傳紀律關。既要在標語橫幅、文化墻、宣傳欄、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宣傳陣地中守紀律,又要在校園網站、電子屏、QQ群、微信群、博客、電子郵箱等現代傳媒陣地中守規(guī)矩,努力維護好黨的形象。
(1)當好思想引領的“導航儀”。在事關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上,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幫助干部群眾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面對多元、多樣、多變的社會思潮,不當旁觀者,敢于發(fā)聲亮劍,善于解疑釋惑,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統(tǒng)一思想、凝聚力量、武裝頭腦、引領思潮,傳播社會正能量,守住黨的思想理論陣地,為堅持和鞏固黨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領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作出積極貢獻。
(2)當好理論武裝的“熔爐工”。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研究和宣傳作為根本任務,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通過黨校講壇來培養(yǎng)人、提升人、塑造人和影響人,做到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進課堂、進教材、進學員頭腦,引導幫助黨員干部在認識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的重大意義上下功夫、在全面領會精神實質上下功夫、在認真貫徹落實上下功夫。
(3)當好作風建設的“凈化器”。把為領導干部補鈣壯骨、立根固本作為第一任務,把從嚴治教、從嚴管理的要求貫徹到培訓的全過程中,落實到具體管理制度上,通過對學員嚴格管理、嚴格要求,使學員自覺接受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洗禮,修好作風建設這門大課,不斷提升黨員干部政治修養(yǎng)、道德修養(yǎng)、法紀修養(yǎng)和作風修養(yǎng)。
(4)當好看齊意識的“凝聚劑”。把理論武裝與向中央基準看齊緊密結合,通過集中學習培訓,幫助黨員干部增強看齊意識,對照“看齊”來量思想、量行為、量作風、量精神,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通過黨性鍛煉,促進黨員干部看齊意識由“依從”到“認同”再到“內化”的轉變,時刻警醒,及時糾偏,真正做到從內化于心到外化于行。
黨校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必須為經濟建設服務,為改革開放提供智力支持。
(1)理論研究再加重。要聚焦黨和國家中心工作、黨委和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社會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特別要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中提出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圍繞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任務,展開深入研究,能夠真正觸動一些實質,研究一些問題,產生一些精品,努力使思想走在前頭、研究進入前沿、成果處于前列。
(2)課題研究再拓展。緊緊圍繞黨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路、新戰(zhàn)略、新機制、新舉措、新要求確定課題,在前瞻性上下功夫。要圍繞“重點”做課題,提出一些事關地方長遠發(fā)展戰(zhàn)略的建議,為黨委出謀劃策;要圍繞“難點”做課題,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對策建議,為黨委政府排憂解難;要圍繞“熱點”做課題,劃清理論是非界線,為干部群眾釋疑解惑;要圍繞“亮點”做課題,提供一些代表本質和主流的先進典型,為干部群眾提神鼓勁。
(3)決策咨詢再發(fā)力。突出咨詢的應用性,以政策研究咨詢?yōu)橹鞴シ较?,緊扣省情、市情、縣情,積極開展前瞻性、對策性、應用性研究,做到建言獻策“管用、解渴”,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智力支持;加強咨政合作,建立與發(fā)改委、政策研究室、組織部、統(tǒng)計局等相關部門聯(lián)合調研制度,整合咨詢資源,增強咨詢合力,提高咨詢質量;辦好黨校《內參》等內部刊物,通過刊物反映黨校教研人員和學員的理論思考、調研成果、咨詢意見和政策建議。
(1)堅持從嚴治校。把從嚴治黨要求和從嚴治校方針結合起來,深化黨校改革,推動制度創(chuàng)新。一要嚴管領導班子。黨校領導班子,要發(fā)揮以上率下作用,成為“三嚴三實”的標桿和干部職工的示范;要嚴格執(zhí)行民主集中制原則,始終做到民主決策、科學決策;要帶頭學習,提高境界,不斷提升理論水平和管理創(chuàng)新能力;要帶頭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不斷強化核心引領作用,打造一支學習型、創(chuàng)新型、服務型、清廉型黨校領導班子。二要嚴管干部職工。完善教學制度、科研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后勤服務制度,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依法依規(guī)管理干部職工,發(fā)揮干部職工主體作用,倡導人人都是管理主體,激發(fā)全員創(chuàng)新活力。三要嚴管教師隊伍。要求教師始終站在黨的立場上,為黨說話,為黨立言,為黨育人。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發(fā)表錯誤言論的教師要依紀處理,決不姑息;對師德師風不良或不適宜從事黨校教學的教師要嚴肅處理,調整工作崗位或調離黨校。
(2)堅持從嚴施教。一是嚴格審核教學內容。把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黨性教育、作風教育放在教育培訓的突出位置,以“兩講、四面、八觀”(講中國夢、講戰(zhàn)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歷史觀、群眾觀、干部觀、民主觀、文化觀、生態(tài)觀、外交觀、安全觀)為框架體系,確定教學重點內容。二是嚴格要求教學方式。樹立“研究式教學”理念,把教學與科研統(tǒng)一起來,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進授課方式,實施案例式、探討式、體驗式、情景模擬式、現場式教學,實現教學方式多元化。三是嚴格管理師資力量。要嚴格遴選兼職教師,建立專兼結合的黨校師資庫隊伍;要加大校內現有人員培訓力度,通過掛職鍛煉、脫產培訓、學術研討、教學觀摩、集體備課、“傳幫帶”互學等形式,促進中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3)堅持從嚴管理。要把從嚴管理貫穿于黨校教育培訓全過程,體現在黨校生活各環(huán)節(jié)。一要正學風。在管理上要多方發(fā)力,除了黨校積極作為以外,紀委、組織等部門要主動參與,定期進行“會診”,必要時開好“家長會”,從而解決學與不學一個樣、學好學壞一個樣的問題。二要硬校規(guī)。要建立和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實行學風承諾制、考勤公開制、考試公示制、進餐刷卡制、晚間查寢制、學分通報制等制度,規(guī)范學員日常管理工作。三要嚴校紀。組織員或班主任要敢于管理、嚴于管理、善于管理,堅持做到跟班聽課、跟班討論、跟班學習考察,加強對學員學習紀律、課堂紀律、考試紀律、請假紀律等各項紀律情況的監(jiān)督;對學員中各種不正之風和不良學風要嚴厲懲戒,嚴禁一小部分學員將工作實踐中沾染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請客送禮、經營人脈、相互吹捧、弄虛作假等不正風氣帶到校園。
(4)堅持從嚴考核。要制定《學員在校學習量化考核辦法》,嚴格考核學員理論學習和黨性鍛煉情況。理論學習重點考核學員讀書筆記、聽課筆記、討論交流情況、調研報告、考試成績和結業(yè)論文等;黨性鍛煉重點考核拓展訓練、參加集體活動、廉潔自律、黨性分析報告、課堂紀律和出缺勤等黨性意識情況,考核結果作為評選優(yōu)秀學員的主要依據,并記入學員學習檔案,同時通報學員所在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