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愛情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永恒的主題。愛情詩歌中不乏詩人熾烈的愛,以及無盡的思念與單戀的苦澀。葉芝是愛爾蘭著名的詩人,《當你老了》作為他的名篇受到人們的喜愛,而詩中的孤寂往往不為讀者所了解。本文將對詩歌的主題思想、音韻美及修辭手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當你老了;孤寂;葉芝
作者簡介:韓文瑛(1990.3-),女,山東青島人,碩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32--01
威廉·巴特勒·葉芝(1865~1939)是愛爾蘭著名詩人、劇作家。他被詩人艾略特譽為“當代最偉大的詩人”。
二十三歲的葉芝第一次遇見了二十二歲的美麗女演員毛特·崗。她不僅相貌出眾,而且同情愛爾蘭人民受到英裔欺壓的悲慘狀況,投身到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中,并成為領導人。葉芝因此對她更加欣賞。但毛德.岡對葉芝卻沒有相同的感情,她拒絕葉芝的追求。即使婚姻失敗,她依然拒絕了葉芝。然而,葉芝對她一往情深,其人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處于單戀的痛苦之中。
一、《當你老了》的主題思想
痛苦孤寂之時,葉芝仍對毛特·崗充滿了無盡的愛意,《當你老了》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感情。
在詩歌的開始,詩人幻想了一副美好的圖畫:當愛人已老,白發(fā)蒼蒼,朦朦朧朧的在冬日的壁爐邊打盹。這時,她取下詩人的詩,緩緩誦讀,回想起自己年輕時候的樣子。
詩人要愛人明白自己對其的真情不會隨著年華的消逝,也不會隨著愛人美貌的消失而發(fā)生變化。他不會像其他人一樣,只愛她迷人的紅顏,他的愛不是膚淺的愛,而是對她心靈的欣賞。
在詩中葉芝向毛特·崗表達了其真摯的感情和始終不變的誓言。當愛情被刻上了沉重孤獨的烙印時,只有經(jīng)受了時間的考驗,依然不變,才會顯示出它的珍貴與純潔。這首詩與詩人熾烈不變的愛情感動了無數(shù)的讀者。
二、《當你老了》的音韻美
語音的組合是詩歌表意寄情的一個有效手段。音韻及音韻的組合如何表意以及表什么意,這是詩歌語言中的微妙所在。
全詩總共三節(jié),押尾韻,押韻方式為 abba,cddc,effe。這樣的押韻使得節(jié)奏整齊,朗朗上口,同時也體現(xiàn)了詩歌的莊重嚴肅。全詩格律基本是五音步抑揚格,使詩歌有節(jié)奏感,增強表達力。同時,頭韻/gr/在單詞grey,grace和/gl/在單詞 glad,glowing中的使用,不僅表達了詩人沉重失落的心情,還讓愛人在年輕時和年老時的外貌和形態(tài)形成強烈鮮明的對比,增添了詩的孤寂與凄涼。此外,元音/ou/在單詞old,slowly,shadow,moments,soul,sorrows,glowing,over中的多次出現(xiàn),貫穿全詩,是押韻中的諧元音,這幾個詞的使用加強了全詩的節(jié)奏,讓詩歌更加連貫、一氣呵成,延長了發(fā)音的持續(xù)時間營造出一種舒緩的氣氛,體現(xiàn)了詩歌的浪漫主義情懷。
詩的語言質樸內斂;詩的音韻優(yōu)雅而舒緩,在清新的畫面中透出一抹淡淡的哀傷,卻又不乏溫暖。
三、《當你老了》的修辭手法
詩歌中所用到修辭使得語言更加生動形象,從而生動的表達出熾烈的感情。
1.對比
詩歌首先將愛人年輕時婉轉的眼眸、柔美的光芒與青幽的暈影、歡樂而迷人的青春,與年老時白發(fā)蒼蒼、衰凄的面容和佝僂的后背的樣子進行了對比。其次突出對比了其他人真情假意,愛的是她的美麗的外表,愛的是她歡樂而迷人的青春,而只有詩人愛的是她的內心與內在,愛她日益凋謝的臉上的衰戚。用其他人對其膚淺的愛,對比詩人對其深沉的愛,詩人的愛不會因為時光的變化,更不會因為愛人外貌的變化而減少。從而體現(xiàn)了詩人的愛真實和深刻。
2.意象
詩人以灼熱的壁爐表達了對愛人熾烈的愛意,也使得整篇詩歌氣氛溫馨。高山代指詩人對愛人的愛已經(jīng)升華,雖然得不到愛人的回應,但詩人仍然希望愛人能夠幸福。繁密的群星代指詩人埋藏其對愛人的愛,默默關注著愛人,希望自己的愛不會是她的負擔。
3.擬人
詩中的“pilgrim soul in you”和“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都使用了擬人的手法。詩人用“如朝圣者的心靈”來修飾本身不具有生命的靈魂;用“悲傷哀戚”來修飾不具有感情的面容變化。詩中擬人手法的使用使得表達更加的生動形象,更強烈的抒發(fā)了詩人對愛人的強烈情感,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
任何一首語言生動的詩歌里都少不了修辭手法的點綴,通過修辭的使用詩人使語言表達的更加形象、自然,突出了主題。
詩人在其勾勒的畫面之中,想象了一幅平凡的景象,一位美貌不再的老婦人,倚靠在壁爐邊讀著年輕時情人寫給她的情話,睡意朦朧的打盹。她讀著這首詩歌的時候,想到詩人曾對其的追求和愛慕,并隨著時光流逝而愈久彌深。然而現(xiàn)實不是詩,毛特·崗始終沒有接受葉芝的愛,因此詩中表達出的寂寥孤獨之感是那么的明顯,但這就是葉芝對毛特·崗深深的愛,孤寂的愛。
參考文獻:
[1]孫遜《英美詩歌名篇研讀》,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9月1日。
[2]侯維瑞《英詩的韻律及其表意功能》,《外國語》,1986年第2期。
[3]《文藝創(chuàng)作知識辭典》,長江文藝出版社,1987年12月。
[4]羅良功《英詩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5]胡曙中《英漢修辭比較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