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摘 要:小學生是人生步入學習生涯的開端,學習生活的主要途徑應是學生參與的各種活動。而活動則是小學生認知發(fā)展關系的紐帶,是健康發(fā)展的最佳方式。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注重小學生各種活動的有效開展,鍛煉孩子們的大腦,使他們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小學語文的自主探究活動,努力抓好小學生的語文自主探究性學習活動。
關鍵詞:小學語文;活動;自主探究;有效開展
小學生的語文活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只要我們小學語文教師認真去研究與挖掘,活動應有盡有。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努力挖掘小學語文活動,鍛煉孩子們的大腦,讓孩子們積極地參與到小學語文活動中來,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充裕的活動空間,放開手來,讓學生大膽地去思考、去欣賞、去繪畫、去操作、去表達,有效地開展小學語文探究活動,使孩子們在語文的探究活動之中汲取語文知識,充分培養(yǎng)孩子們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敢于讓小學生大膽去思維
在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語文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充分鍛煉的機會,讓他們勇敢地參與語文教學活動,大膽地去想象,去思考,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激勵他們放開束縛,在學習中敢于去思考,敢于去想象,大起膽來,不要受拘束。
例如,我們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就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制作多媒體課件,給孩子們展現(xiàn)當時八國聯(lián)軍掠奪圓明園時強盜一樣的丑惡嘴臉,最后放火將圓明園燒毀的情境,讓孩子們在觀看之后,談談自己的親身體會。小學生的思維此時就會放開,想象就會長上翅膀,諸多的問題就會產(chǎn)生。孩子們想象最多的就是圍繞戰(zhàn)爭這個話題,因為有了戰(zhàn)爭,人們才會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因為有了戰(zhàn)爭,人們才會流離失所,遠走他鄉(xiāng)。拒絕戰(zhàn)爭,渴望和平,成為本節(jié)語文課的主題。孩子們在學習之中,思維得到了鍛煉,思想受到了教育。
二、敢于讓小學生盡情去欣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敢于讓小學生盡情去欣賞,就是要鍛煉小學生的觀察力,正確培養(yǎng)小學生的觀察習慣,掌握合理的觀察方法。在語文學習中,我們語文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充裕的觀察時間,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掌握合理的觀察程序,讓他們盡情地走進語文學習的觀察之中去,通過孩子們的欣賞,捕捉語文知識,獲取語文營養(yǎng),從而充實自己。
例如,還是在我們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制作多媒體課件,給孩子們展現(xiàn)當時圓明園壯觀的景象,給孩子們呈現(xiàn)一個個精美的圖片,讓他們盡情地去欣賞。在孩子們欣賞的同時,再依據(jù)孩子們自身的觀察及發(fā)現(xiàn),要求孩子們?yōu)槊恳环鶊D片配上相符合的美名。而后引導學生將圖片的原有名字與自己所配的名字相對比,找尋異同,比較優(yōu)劣,并找尋到其中緣由。例如,孩子們依據(jù)“萬花陣”的建筑特色,它的情形如同一朵朵亭亭玉立的少女,為此配的美名為“亭亭玉立”。這樣使我們的學生在充分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探究,使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學到了語文知識。
三、敢于讓小學生勇敢去繪畫
在我們的小學語文學習中,會引導學生自主去觀察、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通過不同的欣賞角度及思維層次將自己獲取的語文信息繪畫出來,展示出來,而后學生再用自己的語言展示給大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之中更好地鍛煉自己的大腦和雙手,盡量避免語文課上學生只是用耳朵去聽、用筆去記,得不到鍛煉的局面。
例如,我們在學習《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充分給學生動手繪畫的機會,設定一個繪畫目的,教師與學生都利用繪畫的方式來表達小蝌蚪找媽媽的不同階段、不同結(jié)果。教師利用簡筆畫的板書方式在黑板上呈現(xiàn),學生在紙上進行。這樣就培養(yǎng)了小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自己的思維也得到相應的鍛煉與啟發(fā),學生的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激發(fā)。
四、敢于讓小學生放開去表達
在我們的小學語文學習中,鍛煉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訓練的中心,是重點。小學生的思維要由學生自身的語言展現(xiàn)出來,讓我們通過學生的語言表達了解學生掌握語文知識的狀況,去了解學生內(nèi)心的思維,知道他們是怎么想的,了解他們表達自己思維的合理性。我們小學語文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由表達的空間,創(chuàng)造語文課堂那種和諧的氛圍,給學生民主的權力,給學生自由表達的機會,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片自由翱翔的廣闊天地。鍛煉小學生語言表達的方式很多,例如學生自由上臺表達、學生興致抒發(fā)、學生小組探究交流、學生即興表演說等方式,語文教師依據(jù)課堂狀況選擇適合學生表達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語文課堂表達。鍛煉小學生的課堂口頭表達能力,課堂思維能力及語文語言組織能力。
引導小學生進行小學語文自主探究學習的途徑還有很多,例如敢于讓小學生盡情去操作,盡情去創(chuàng)作,敢于去質(zhì)疑,只要方式、引導對路,就能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曹春榮.淺談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J].文理導航(下旬),2015(12):52.
[2]傅學蘭.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快樂閱讀旬刊,2012(3):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