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摘 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用力量、思考、明智、信念和情操去鼓舞學生的思想和情感。為了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教師必須具有豐富的精神財富。
關鍵詞:師生關系;親近學生;換位思考;家校溝通
好的教育是什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是什么?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學生學習的現(xiàn)實教材。愛、關心、氣質和人格魅力可以替代千言萬語,甚至一個眼神,對學生的影響都超乎想象。尤其是小學階段,教師春風化雨般的教誨,學生所特有的模仿性和向師性,都會對學生的一生產(chǎn)生深遠影響。
對于師生關系,眾說紛紜。身處教學一線的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感觸最多。在與學生的溝通中,微妙的心理活動時時左右你的情緒。春風化雨般的教誨固然為人稱道,然而面對太過調皮的學生,你會發(fā)現(xiàn)收效甚微。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同樣,若教室里有四十名學生,就會有四十種完全不一樣的性格。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中心,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班主任以后的路還很長,更要掌握多樣的教育方法。親其師然后信其道,在日常交流中,班主任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主動親近學生
第一,秉承師生平等的理念。班主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施教者,學生也不再是埋頭聽課的受教者。師生之間真誠相待,給予學生表達自我看法的機會。
第二,善于尋找與學生的共同語言??贪逭降恼勗?,多數(shù)情況下會讓學生緊張,如果在談話中,多用一些生活化的語言,活潑中又不偏離正題,不僅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會讓談話效果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
第三,對學生的事情感興趣。學習之余,教師多帶領他們一起參加課外活動,多溝通交流,你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世界猶如五彩斑斕的童話王國。這既是班主任戰(zhàn)勝職業(yè)倦怠感的有力武器,也是博得學生信任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
二、換位思考
在社會心理學中,人們把交往雙方的角色在心理上加以置換從而產(chǎn)生的心理效應現(xiàn)象,稱為角色置換效應,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說的“換位思考”。
在師生溝通中,班主任不僅要經(jīng)常換位思考,還應把這種思維方式傳遞給學生。教師言傳身教,學生耳濡目染,逐漸理解他人,在發(fā)生口角矛盾時,學會寬容相待。這樣不僅有利于班級內部的和諧,更會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產(chǎn)生深遠影響。
三、經(jīng)常與家長溝通
學生除了在校學習時間,基本上都在家中度過,父母不僅是學生最重要的監(jiān)護人,也是第一任老師。他們陪伴自己孩子成長的全過程,了解孩子的生活習慣和個性特點。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對一萬份人事檔案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智慧、專業(yè)技術、經(jīng)驗等因素只占成功的百分之二十五,其余百分之七十五取決于良好的人際溝通。做好家長工作已成為班主任義不容辭的一項責任,也是日常工作之一。
但在家校溝通中,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溝通不當,甚至會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的交流,不是個人的單向行為,你的思想必須傳達給對方,并讓對方理解才是有效的溝通,所以溝通是雙向的行為。溝通需要講究方法,因此教師要掌握與家長溝通的正確策略,才能達到雙贏的教育目的。
合理定位,讓家長舒心。教師要在尊重家長的前提下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才能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以誠相待,讓家長放心。班主任想要取得家長的認同,就必須以自己的真誠換得家長的信賴,以便和家長攜起手來,心向一處使,話往一處說。
師生關系千變萬化,每位學生對待教師的態(tài)度都不一樣。同樣,每位教師對待不同的學生也要因材施教。無論怎樣錯綜的關系,要想真正處理好師生關系,唯有用心,用一個“愛”字就能化解所有的矛盾,消釋所有的冰結。
教師要不斷關注學生的性格、人格變化及成長,發(fā)現(xiàn)學生的小錯誤,指引他向正確的道路發(fā)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和人格魅力。教師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你面對的是學生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接觸。
師生之間建立友誼,是要付出巨大的勞動、花費許多精力和時間的。有人認為,要建立師生友誼,只要帶學生去參觀旅行,跟他們一起坐在篝火旁分享歡樂就行了。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用我們的力量、思考、明智、信念和情操去鼓舞學生的思想和情感。
教育和愛自始至終都是綁在一起的兩個屬性,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彼此心靈的互動。和諧的師生關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構建的,它是教師艱苦勞動、用心經(jīng)營的結果。最重要的是,教師要有愛心,并以此感染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
古往今來,人們一直探尋最和諧的人際關系。然而,無論如何,想要長久維持一段最佳狀態(tài)的關系,唯有用愛。歌曲《最好的未來》中唱道:每個孩子都應該被寵愛,他們是我們的未來。只有用心愛每一位學生,并且用理性駕馭良好的師生關系,才會迎來教育最美的春天。
參考文獻: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