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性華
(河南省開封市婦產醫(yī)院婦產科 開封475000)
陰道鏡下活檢對宮頸上皮層內瘤樣病變的診斷價值
朱性華
(河南省開封市婦產醫(yī)院婦產科 開封475000)
目的:探討陰道鏡下活檢診斷宮頸上皮層內瘤樣病變(CIN)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我院經(jīng)陰道鏡下活檢診斷為CIN患者86例,再行宮頸錐切術進行病理檢測,比較陰道鏡下活檢與宮頸錐切術后病理檢測結果。結果:86例患者中,經(jīng)陰道鏡下活檢診斷CINⅠ16例、CINⅡ37例、CINⅢ33例,術后病理檢測慢性宮頸炎6例、CINⅠ14例、CINⅡ32例、CINⅢ30例,其中包括早期浸潤癌3例、浸潤癌3例,陰道鏡下活檢與宮頸錐切術后病理檢測結果Ⅰ級、Ⅱ級、Ⅲ級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陰道鏡下活檢診斷CIN準確率高,具有較高臨床價值。
宮頸上皮層內瘤樣病變;陰道鏡;活檢
子宮頸病變是婦科臨床常見病變,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為演變發(fā)展成癌變過程高危階段,為癌前期病變[1]。CIN包括宮頸不典型增生及宮頸原位癌,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陰道分泌物增加,有時會出現(xiàn)接觸性陰道出血或分泌物出血,部分患者易出現(xiàn)腹墜或腰骶部酸痛,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CIN演變宮頸浸潤癌持續(xù)時間較長,所以排查CIN對宮頸癌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預防、早治療至關重要[2]。本研究探討陰道鏡下活檢診斷CIN的臨床價值?,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我院經(jīng)陰道鏡下活檢診斷為CIN患者86例為研究對象?;颊吣挲g20~69歲,平均年齡(38.6±5.7)歲;產次0~6次,平均產次(3.6±1.4)次。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協(xié)會審批同意。
1.2 檢查方法
1.2.1 陰道鏡檢查指征 宮頸細胞學篩查結果異常:不典型鱗狀上皮細胞、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鱗狀細胞癌;腺癌、巴氏分級標準中巴氏≥ⅡB級以上;裸眼醋酸染色檢查及復方碘染色檢查結果陽性。
1.2.2 陰道鏡下活檢方法 于非月經(jīng)期,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充分暴露宮頸,將宮頸表面分泌物擦拭干凈,并做初步觀察;用3%醋酸涂擦宮頸陰道表面后,仔細觀察鱗狀上皮、柱狀上皮及轉化區(qū)顏色、形態(tài)、血管變化,尋找異常陰道鏡圖像;于陰道鏡涂抹復方碘液,觀察有無碘不染色區(qū)域;將異常部位用活檢鉗咬取直徑0.2 cm組織數(shù)塊深達間質;對圖像不滿意,無法排除宮頸管病變者,用刮匙刮取宮頸管內膜組織,活檢及內膜組織送病理檢查。
1.2.3 宮頸錐切術 對診斷為CINⅠ級、Ⅱ級患者行冷刀錐切術,組織做快速冰凍切片,根據(jù)檢測結果決定下一步手術方式;CINⅢ級患者行電圈環(huán)切術,切除組織行病理檢查。
1.3 診斷標準 陰道鏡判斷標準:結合臨床表現(xiàn)、邊緣清晰度、顏色、圖像數(shù)目、表面構型等綜合分析。宮頸上皮內瘤變病理診斷標準:CINⅠ級:輕度不典型增生;CINⅡ級: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Ⅲ級: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86例患者中,經(jīng)陰道鏡下活檢診斷CINⅠ16例、CINⅡ37例、CINⅢ33例,術后病理檢測慢性宮頸炎6例、CINⅠ14例、CINⅡ32例、CINⅢ30例,其中包括早期浸潤癌3例、浸潤癌3例,陰道鏡下活檢與宮頸錐切術后病理檢測結果Ⅰ級、Ⅱ級、Ⅲ級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陰道鏡下活檢與宮頸錐切術后病理檢測結果比較
子宮頸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見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高[3]。CIN為宮頸癌前病變,病因主要為人乳頭瘤病毒持續(xù)感染,包括宮頸不典型增生及宮頸原位癌,由癌前病變發(fā)展至侵潤期需約10年,甚至更長[4]。以往臨床主要采用宮頸刮片篩選宮頸癌,但診斷敏感度較低,且部分CIN患者宮頸光滑,僅可在細胞學或組織學檢查時發(fā)現(xiàn)異常,診斷難度較大。
陰道鏡為目前臨床常用檢測方式,陰道鏡放大技術與醋酸試驗相結合,可通過觀察宮頸形態(tài)、血管形狀及上皮變化,及早發(fā)現(xiàn)CIN和宮頸癌,陰道鏡作為宮頸病變的重要輔助診斷方法體現(xiàn)了其價值。龔洪春[5]等研究指出,陰道鏡活檢能發(fā)現(xiàn)肉眼無法識別,甚至臨床尚未任何癥狀體征的宮頸病變。陰道鏡活檢較常規(guī)四點活檢具有更高診斷準確率,可有效評估異常細胞,能有效應用于早期CIN檢測。且由于陰道鏡可將病灶放大10~40倍,更易發(fā)現(xiàn)異常細胞,提高診斷準確率。但陰道鏡下活檢診斷準確性仍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1)技術因素:活檢部位及活檢組織大小,技術水平,檢測經(jīng)驗及活檢技術等;(2)顯露區(qū)域:病變本身如疾病范圍、程度,鱗柱交界、轉化區(qū)能否完全顯露。
本研究結果顯示,86例患者中,經(jīng)陰道鏡下活檢診斷CINⅠ16例、CINⅡ37例、CINⅢ33例,術后病理檢測慢性宮頸炎6例、CINⅠ14例、CINⅡ32例、CINⅢ30例,其中包括早期浸潤癌3例、浸潤癌3例,陰道鏡下活檢與宮頸錐切術后病理檢測結果Ⅰ級、Ⅱ級、Ⅲ級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陰道鏡下活檢提高了病變檢測準確率。綜上所述,陰道鏡下活檢診斷CIN具有操作簡便、無交叉、無創(chuàng)感染、診斷迅捷等特點,具有較高的臨床診斷價值。
[1]馬靜,袁世發(fā),關麗云,等.高危型HPV檢測在宮頸病變漏診中的應用[J].重慶醫(yī)學,2015,44(9):1203-1205
[2]劉燕,陳銳,畢蕙.陰道鏡指引下多點活檢在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診斷中的作用[J].中國性科學,2015,24(9):37-40
[3]張莉,張凡.子宮頸癌不同放療方式的療效及耐受機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5):3742-3744
[4]烏云.不同方法對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Ⅲ級和宮頸癌的診斷價值對比[J].實用癌癥雜志,2016,31(12):2060-2062
[5]龔洪春,畢紅.陰道鏡下活檢在宮頸癌前病變篩查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16):3394-3396
R737.3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10.070
2017-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