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娟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化科技的高速發(fā)展,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領域也愈加廣泛,如果能夠引進到小學語文教學中,那么對于教育工作來講將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不僅豐富了學生視野,更為課程帶來無限的樂趣。由于多媒體技術具有直觀、生動且高效的特點,在課堂上把所學知識以圖案、文字以及聲音等形式展現(xiàn)出來,充分利用了動畫成分的優(yōu)勢,將知識展現(xiàn)的更有生命力。本文通過對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的應用進行簡要分析和探討,并闡述現(xiàn)階段教學中存在的教學問題以及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從而為提高教學效率提供些許建議。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應用實踐;策略
多媒體信息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走進教學課堂,愈加受到廣大教育界的重點關注。其將小學語文課程中學生較難理解、枯燥乏味的知識點以圖像、文字、聲音、動畫等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具有更加直觀、生動、高效的特點,滿足了低年級學生對未知事物好奇的心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拓展了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想象空間。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
語文是結合我國文字語言的重要學科,但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多數(shù)以講為主,完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是較為單一化,“填鴨式”教學方式對于新時期教學目標來講往往會適得其反。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學的最終目標已經不僅僅是圍繞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橹?,更主要的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以提升學生全面綜合能力為出發(fā)點,將教育工作落實到現(xiàn)實生活中,從而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發(fā)展的全能型人才。
二、多媒體信息技術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影響
多媒體信息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含有豐富多彩的信息資源,生動活潑的知識畫面為學生帶來視覺上的美感以及真實感,極大程度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不僅可以滿足小學生的求知欲,更加滿足了學生的心理特點,為小學語文課堂增添了無限的活力。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都有好動活潑的性格特點,因此,在課堂上多數(shù)學生無法集中注意力,然而這一現(xiàn)象是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的最大因素。多媒體信息技術不僅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同時為日后的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教學基礎,包括為教師提供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還為課堂增添了無窮的樂趣,更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因此,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引進對于小學語文課堂來講尤為重要,為日后的教學工作產生深遠影響。
三、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有效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實踐分析
(一)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布魯納曾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也就是說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只有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時,才會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知識的奧秘,如果學生對于所學內容不感興趣,就會把學習當成一種繁重的任務,甚至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逐漸形成內在壓力,由此可見,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而多媒體教學最大的優(yōu)勢則是編制多種教學方案來滿足學生性格特點的需求,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案對小學語文知識重點進行調換,讓學生在動畫情境中感受語文知識的奧秘,以此來加深對語文的理解。布魯納還說過:“學習不是把學生當成圖書館,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使他們可以養(yǎng)成善于實踐操作以及自主動手動腦的能力。
(二)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豐富拼音教學內容
漢語拼音部分是完成漢字教學的核心內容,傳統(tǒng)的拼音教學模式過于死記硬背,強行灌輸學生學習知識只會造成更多的負面影響。所以,學生要想真正學到知識,并做到學以致用,就需要教師充分的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開發(fā)學生的感知能力,由于小學語文教材內容極其豐富,且涉及到的教育層面極廣,通過課文、詩篇以及閱讀等,能夠陶冶學生情操。而拼音部分又是小學一年級學生必須要完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只有將拼音活學活用,掌握拼音的正確使用方法才能學會更多的漢字知識。而在拼音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工具,可以更加形象直觀的將拼音以動畫形式展現(xiàn)出來,再搭配音效會使整堂課更富有情趣,例如,拼音“zhen”,在多媒體技術的引領下結合音效,先設置一些生動的畫面,然后將“zhi”分成“zh”和“en”兩部分,首先要告訴學生正確的讀法,如聲母“zh”要卷舌,韻母“en”要加重讀音,俗話說“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不留空”的拼音讀法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要領,最后在多媒體畫面中逐一展現(xiàn)。通過這一動畫形式的演示,能夠使學生更容易記住拼音的規(guī)則,同時有效的激發(fā)學生正確的感知能力,以此來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重點,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更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三)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創(chuàng)建多樣化教學模式
首先,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要深刻了解教學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技巧能夠更有效的帶動學生的興趣愛好。在傳統(tǒng)的教學概念中,教師僅是以一張嘴、一支粉筆進行抽象教學,整個課堂都顯得枯燥無味。而現(xiàn)代化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引進,可以增添不同的聲音、圖片、視頻等,使課堂氛圍變得格外活躍鮮明。例如,《丑小鴨》中所突出的重點是“丑小鴨”成長期間心理變化過程。首先,教師要結合教學重點將童年“丑小鴨”通過多媒體進行情境展示,使“丑小鴨”被嫌棄的畫面更加生動鮮明,利用動畫故事的形式呈現(xiàn)在課堂上,然后把想要闡述的道理在故事結尾后,運用音效的作用表達出來,標注為“這篇文章啟發(fā)學生經歷挫折,感受成功”,同時也要鼓勵學生不要被困難、挫折所嚇倒,任何事情都要勇敢面對,可見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小學語文課堂帶來不同凡響的效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多媒體信息技術為語文課堂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天地,為進一步推動教學效率開辟新篇章。在素質教育的新時期,傳統(tǒng)的小學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改的標準,多媒體信息技術作為優(yōu)化語文學科的重要工具,在教學中不容小覷,這就需要教師應把握好對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合理使用,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平臺,在“教育”的基礎上,既要傳授學生知識,又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根據語文教材的特點,發(fā)揮多媒體信息技術的作用,為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而不斷完善教學方法,以實現(xiàn)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黃海霞.依托現(xiàn)代信息技術,關注學生全面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運用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導學,2011.
[2]馬嘉.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運用多媒體手段整合識字、閱讀教學[J].飛:素質教育版,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