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苑靈
摘要:本文從小學生英語單詞的認讀能力在英語學習的重要地位著手,提出目前小學生在英文認讀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如何通過“讀者劇場”,就如何加強小學英語的認讀教學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認讀意識,掌握一定的認讀技巧,從而提高他們的認讀能力,為他們的進一步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識詞能力;讀者劇場
一、什么是英語單詞的認讀能力
所謂英語認讀能力,是指學生能準確和迅速的辨認語言文字,并理解文字表面意義的能力,即認詞、讀詞和識詞的能力。在英語中,就是recognition,也就是說,是主動認識單詞、拼讀單詞的英語學習能力。認讀的范圍,通常包括英語單詞、英語句子甚至英語意群。
二、小學英語閱讀中存在的認讀問題
按照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分級標準中二級對讀的目標的要求,我們發(fā)現(xiàn)有部分學生達不到這個要求。在我們的平時教學中會出現(xiàn)以下現(xiàn)象:學生對著書本能流利的讀出來,一旦把單詞打亂順序,就不認識那些單詞、句子,經(jīng)過觀察,發(fā)現(xiàn)他們在課堂上學習和讀書時只是機械地模仿教師的讀音和錄音,嘴只是無意識地跟讀,所以考試時有同學不認識單詞,不會做,成績不是很理想。為了改變這種學生會說不會認識英語單詞的困惑局面,我校英語教師共同探討、查找資料,著手研究學生對有興趣的、重復(fù)的故事朗讀是否會提高識詞能力?所以我們借鑒一些同行的做法,嘗試在全校開展“讀者劇場”活動,在實踐中探索:怎樣巧用“讀者劇場”,提高學生英語單詞的認讀能力。
三、何為“讀者劇場”?
“讀者劇場”是一種以文學為主的發(fā)生閱讀活動。讀者利用口語闡述故事,故事的情節(jié)是透過“讀者劇場”的旁白或是其他角色的發(fā)聲閱讀呈現(xiàn)。臺詞是被“念”出來,而不是“背”出來,讀者透過口述,表達劇中人物的想法、觀點和情感。不像戲劇應(yīng)用許多背景道具、化妝、燈光、服裝等舞臺效果來提升觀眾的理解度。讀者只能靠自己的聲音、表情、手勢或簡單的位移來使文學作品復(fù)活,因此“讀者劇場”需要讀者更多、更豐富的想象力(鄒文莉,民94)。
它是用劇場的方式呈現(xiàn),在充分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后籍有感情、流暢的閱讀方式表達故事;不需要背誦劇本,也不用走位,以最少量的動作和道具演出,讓演員可以沒有壓力地來詮釋劇本里的角色,專注在聲音的表現(xiàn),其最大的重點和優(yōu)點就是在閱讀故事中鍛煉充足的故事理解能力并訓(xùn)練閱讀的流暢度。另一個優(yōu)點就是從交互閱讀劇本及角色扮演的過程中發(fā)展人際互動的社交技巧。
因為以上兩個優(yōu)點容易操作,也沒有什么操作難度,學生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讀熟故事就可以表演,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單詞的認讀能力,我們組織學生進行“讀者劇場”活動。
四、“讀者劇場”的具體措施
以此為契機,我??平M把《巧用“讀者劇場”激發(fā)小學高年段學童閱讀動機之研究》作為課題進行研究。在舉行“讀者劇場”的實驗活動之前,我們每個教師事先會寫一份詳細的計劃、活動方案、資料的收集及總結(jié)等等。時間定在每周五下午的第二課堂,教師自己學生的具體情況選一些適合他們的英語原版童話故事,經(jīng)過幾個星期的練習,每月在學校小舞臺舉行一次小型的 “讀者劇場”觀摩賽,具體操作如下:
(一)選劇本:各班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選擇短小精干、引人入勝的、有趣的故事。我們在第一個星期的周五下午召開班干部會議,成立“讀者劇場”儲備大會,全班分成小組若干,選出得力的小組長,老師先進行小組長培訓(xùn),教他們對故事怎樣進行改編,這樣可以培養(yǎng)一些優(yōu)秀的學生,為以后讓他們自己編寫故事打好基礎(chǔ)。
(二)解說:故事改編好后,中高年級學生能夠嫻熟的拼讀單詞,教師鼓勵學生盡量利用“自然拼音法”拼讀出新單詞,實在不會也可以查字典或者相互研究單詞讀法,目的是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經(jīng)過自己獲得的東西是記憶深刻,難于忘記的,所以在這個查閱、自覺單詞的過程中他們自然而然記得很多東西,一些重要的知識點教師通過圖片或肢體語言解說,做好示范,并處理好重點,而且一定要設(shè)計一些真實情景讓學生操練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能輕而易舉的讀出故事。
(三)朗讀:處理好“擋路石--新單詞”后,他們就可以跟讀原文的錄音了,在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單詞的重讀和句子的連讀和停頓等等朗讀技巧,還要注意模仿原文的語音語調(diào),以及各角色的感情和表情。要做到有感情的朗讀。
在全班聽老師或原文讀音后,全班學生齊讀三遍以,然后學生分組朗讀,小組讀,個人讀等,在重復(fù)三四遍后,檢查故事的熟練程度,如果還是很難讀出來的單詞,教師多給實例,讓他們多說,做到脫口而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提醒他們單詞的重讀和句子的連讀和停頓,語音語調(diào),以及情感的表達。
(四)角色分配:對于角色分配,最好的做法是讓學生們選擇他們喜歡的角色,然后教師根據(jù)同學們的性格、外貌特征、朗讀的效果等選出最適當?shù)娜宋锝巧?,分配任?wù);教師先培養(yǎng)比較優(yōu)秀的能熟讀整篇故事的同學擔任小組長,并由他去輔導(dǎo)同組的同學熟讀故事,教師不定期的檢查各個角色是否讀得熟練、感情是否演得恰到好處、表情是否豐富?學生做不到這些要求,教師必須單個輔導(dǎo)。然后每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朗讀比賽,看看哪一組的讀得最流利,模仿語音語調(diào)最好。
(五)匯報演出:經(jīng)過三周的熟讀劇本,無數(shù)次的練習、排練,在這個期間一定要學生們學會感情的表達自如,動作的表演到位,語音語調(diào)的抑揚頓挫等等,第四個星期各班進行“讀者劇場”的匯報表演,學生們可以自己我角色準備簡單的表演道具、服裝,老師會協(xié)同同學們的化妝及配樂等等。為了鼓勵孩子們參與“讀者劇場”的積極性,每個年級會評出表演優(yōu)秀的同學及班級。
五、“讀者劇場”實施后的效果
“讀者劇場”從我們最開始的跌跌撞撞到現(xiàn)在的嫻熟操作,經(jīng)歷了兩個學期,學生們從羞澀、害怕到自如地大聲朗讀,在這個過程中是痛苦的,但也是幸福的,我們收獲頗豐:學生們手持劇本在舞臺上自如流暢的朗讀和得心運手的表演,受到了學校領(lǐng)導(dǎo)和家長們的大力贊揚和支持,他們的努力得到認可,提高了自信心,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不僅有高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還有一、二年級的小朋友也會參加,讀得多了,旁邊的觀眾也會時不時的冒出一句:Snow White, Snow White, where are you? Yes, my queen.。
六、“讀者劇場”的意義
一、能倡導(dǎo)學生自主性的學習,讓他們自由地選擇故事的重點與難點,以及展示故事的方式,并且學會了合作與交際等等。
二、轉(zhuǎn)變了以往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讀者劇場”的角色主要是以學生為主,增加他們學習英語語言的機會,讓他們主動編寫故事的素材,自由地決定他們自己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是有效而且有趣的,不僅提高他們英語認讀能力,也加強他們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參考文獻:
[1]鄒文莉(2007) 讀者劇場對兒童英語閱讀之效益分析 《教育研究月刊》第163期 第100-111頁(NSC95- 2411-H-006-029)
[2]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