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珊珊
摘要: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專家和學者們逐漸對教學的真實效果引起了重視。一方面強調(diào)老師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重視學生的學習,想要看到學生們不僅僅有優(yōu)異的成績,更應該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于生活中。本文主要結合初中地理的教學現(xiàn)狀,對怎樣從實際出發(fā)去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果做一些解讀。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效果;對策研究
近年來,隨著我國政府對教育的不斷重視,我國教育領域的改革也在不斷深化如何提高教學效果是近年來我國專家學者共同關注的重點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各大中學作為中學教育階段培養(yǎng)人才的主力軍,其能否達成較好的教學效果成了近年來各大學者十分關心的問題。地理課程作為學生們初中階段的必修課,對學生們完整的知識體系的搭建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學生應學好地理知識。本文以初中地理課程的教學為例,分析了目前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就老師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果給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議。
一、初中地理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
(一)學生們的地理學習興趣不高
目前,在我國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學生們普遍學習興趣都不高,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地理知識有其自身的嚴謹性,并且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記憶很多知識點,因此很容易讓學生們感覺枯燥無味,產(chǎn)生對初中地理課程的厭學心理。據(jù)筆者了解,目前初中地理老師們采用的教學模式較陳舊,教學的方式方法也比較單一。老師們利用一支粉筆一本書對地理知識進行講解,不利于學生們有效掌握知識,也不利于學生打心底里對初中地理課程產(chǎn)生興趣。
(二)部分學校的硬件設施較落后
現(xiàn)代社會是互聯(lián)網(wǎng)和信息化的社會,互聯(lián)網(wǎng)和信息化設備的使用可以大大方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提高工作的效率?,F(xiàn)代信息技術可以使抽象、枯燥的知識生動起來,將知識變得不僅能看得見,還能聽得見、摸得著,對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是極其有幫助的。但就筆者了解到的現(xiàn)狀來看,我國很多中學的硬件設施設備普遍比較陳舊和落后,不能為有效教學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硬件保障。
(三)學校和老師不重視初中地理教學
雖然地理課程是初中必修課,其對學生完整知識體系的搭建十分重要,但是由于初中地理成績在中學考試成績中占比不太多,因此很多學校和老師將初中地理課程看做“副科”,不太重視初中地理的教學,這也導致了初中地理教學效果的不理想。
二、從實際出發(fā)提高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
(一)地理老師加強自身學習,提高教學能力
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技術的出現(xiàn),需要數(shù)學老師們加強自身的學習,更新陳舊的教學理念,提高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水平。老師們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學習,嘗試通過對初中地理教學課件的開發(fā)和應用,將枯燥的書本知識變成簡單有趣內(nèi)容,增強初中地理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增強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實現(xiàn)高校課堂的構建。初中地理老師在進行教學時,還可以融入一些教材上沒有但是卻很有趣的地理的內(nèi)容,利用多媒體技術地給學生們展示世界各地的地理風貌,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老師這樣做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們的地理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也可以幫助他們拓展視野。這樣一來,學生們很可能改變自身對地理學習的態(tài)度,進一步增加他們對地理課堂的喜愛,慢慢培養(yǎng)對地理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和老師共同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
(二)學校更新設備設施,充分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
想要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能力,保證學校的教學質(zhì)量,學校需要更新教學設施設備,為老師們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硬件支持。初中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和動態(tài)想象能力普遍比較缺乏,因此他們在學習有關地殼擠壓、板塊運動、地形形態(tài)問題時往往不能很好地掌握好知識,這時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就體現(xiàn)出來了,老師們可以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湘教版地理教材的板塊運動、地形形態(tài)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為學生們展示板塊運動的具體過程,將高山、丘陵、平原、盆地的形成過程展示出來,將學生們難以理解和想象出來的知識具象化,可以逐漸構建起學生們的空間思維、立體思維、動態(tài)思維,為其后來的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加深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逐漸培養(yǎng)起其地理知識的基本功。
(三)利用對話教育理論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對話教育理論也是較新興的教育理論之一,其主要是通過老師與學生間平等的語言溝通來進行教學的開展。老師傾聽學生們真實的想法是怎樣的,去了解學生們在其年齡段會有的一些奇特想法,學生也能通過與老師間的對話了解老師的想法,理解老師在平時教育過程中的用心良苦。對話教育可以拉近學生與老師的距離,使老師和學生相互理解對方,有利于構建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初中地理老師通過對話教育法鼓勵學生去大膽提問、大膽表達自己內(nèi)心想法和疑惑,也有利于加深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
(四)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因材施教
學生與學生之間猶豫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異,導致其對知識掌握的快慢和程度都會不同。當這種情況出現(xiàn)后,需要老師們保持耐心,想辦法去根據(jù)學生具體情況去因材施教。例如:地理老師在課堂準備時,可以提前設計好一些難度不一,難度層層遞進的小游戲。上課時先進行難度較低的游戲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讓基礎薄弱的學生優(yōu)先參與,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再層層遞進,提高游戲難度,讓大多數(shù)學生都參與到游戲中。這樣可以在上課一開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全神貫注參與到游戲中進行學習,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其效果比較好。
結束語
初中地理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們學到基本的地理知識,更能構建起學生們應該具備的完整的知識體系,對學生們的長期發(fā)展有極大的幫助。學校和老師在初中地理教學上應該予以更多的重視,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們能夠真正愛上地理學習并從中受益。
參考文獻:
[1]張金環(huán). 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果的對策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6,(02):179. [2017-09-19].
[2]徐云靜. 探討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果[J]. 學周刊,2013,(08):47. [2017-09-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