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俊超
散文閱讀向來是中考的“大戲”,和說明文閱讀、議論文閱讀和小說閱讀相比,散文閱讀的考查題型更加靈活,對語文素養(yǎng)的檢測更加全面、深入,因此對學生來說要得高分亦更有難度。那么,如何才能把握散文閱讀教學規(guī)律,有效開展散文閱讀指導呢?我認為在教學中關鍵要抓好以下幾個“點”。
首先,我們要從根本上認知散文,把握散文的分類特點。
人教版語文教材在附錄《談談散文》中明確指出:散文是一種描寫見聞、表達感悟的自由靈活的文學樣式。這句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散文從內容到形式的特點。通過仔細分析,這里所說的“見聞”,不外就是生活中的人、事、物(景),而要表達的“感悟”,也就是指散文作者經(jīng)歷了這一切后他內心的情感與想法。而“自由靈活”則是指它組織材料時的結構與寫法特點。中考幾乎所有題型都是圍繞這兩方面設計。但不同類型的散文其側重點又有所不同,因此,在閱讀散文時我們頭腦中要有整體意識、把握作者寫作思路,從總體上把握文章內容。比如:以寫人為主的散文,要先搞清寫了什么人,該人做了什么事,這些事有什么關聯(lián)和意義;以記事為主的散文在閱讀中要先搞清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是怎樣的,這件事情蘊含的深層意義是什么;寫景狀物的散文,在閱讀中要理清作者寫了什么景或物,這些景或物有什么特點,借這個景物要揭示什么東西或抒了什么情感,這些個感思想情是通過哪些寫作方法表達出來的。
其次,認真分析中考題型,找準答題規(guī)律。
1.對作品的鑒賞與品味
有人說“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詩”,散文注重從細處落筆,對事物進行精描細繪,詩意盎然。因此,對精美的句段進行賞析與品味常常是散文的必考題型。這方面最重要的是考查對散文內容的理解與鑒賞。比如可以從整體上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鑒賞:文,我們要學生找出關鍵事件,整理出作者敘事時的情感變化;寫景為主的文章我們要找出景物特點,感受景物與作者內心思想情感的聯(lián)系。也就是說,散文的鑒賞很多時候是與作者內心的思相情感密切相聯(lián)的。這類題型實質上也是在考查了對文章主旨的理解。對文章思想情感的把握要注意直接抒情的句子,議論的句段,這樣的句段常常出現(xiàn)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比如《春酒》《地下森林斷想》《春》《談人生》等皆是如此,只有將作者所抒之情與作者所寫之人、事、景融到一起,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作品內在的意蘊。也可以從局部考查一些與作品內容相關的細節(jié)性的東西,比如對某個詞語的理解。在原散文中給一個加點的詞語,讓學生結合語境解釋詞語的含義。這種解釋詞語題通常要根據(jù)該詞語所在的語境來推斷。答題思路一是考慮文章或段落的主題,結合主題來答詞語的含義。根據(jù)詞語前后語句的內容、含義來推斷。注意:如果知道該詞語的本義解釋,一定不要忽略詞語的語境義。對一些蘊含哲理性語句的某個具有深層含義的詞語的理解更是要說出詞語的深層含義和雙關意義。無論是整體還是局部,一言以蔽之,不能脫離文本去理解和鑒賞。
對作品的鑒賞與品味除了內容方面的考查就是語言特色的品味與鑒賞了。大致有以下幾類:語言上是否準確、簡練、生動、形象;語言風格的感受——幽默、辛辣、平實、自然、簡潔明快、含蓄深沉等。對語言特色的品味可抓住一些重要的動詞、形容詞等說出其特色,也可從修辭、句式、特色地方語言的使用及文白交叉等的角度方面去分析。對語言的品味除了說出語言特色外,還必須要聯(lián)系文章的主旨,根據(jù)上下文的具體語境,細加品味、揣摩,才能說出其妙處。
2.寫法類題型
這方面主要是針對散文的形式進行考查,但形式永遠是為內容服務的。可以考查文章的布局謀篇的特點:按時間順序或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的順序組織材料;按觀察點的變換安排材料;按場面的變化安排材料;按材料性質歸類安排結構;按作者認識的過程或感情的變化安排材料;按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作為行文線索安排材料。這方面的考查常常以填空的形式出現(xiàn),做好這類題關鍵是要對全文內容組織要有一個整體的認知。也可以考查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散文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有:托物言志、象征、情景交融、懸念設置、前后照應、伏筆、渲染、揚抑、對比、以小見大、鋪墊、虛實結合等等。對表現(xiàn)手法的考查常與賞析相結合,我們不僅要知道作者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先要能區(qū)別每種表現(xiàn)手法的特點),還要搞清楚這一手法突出表現(xiàn)什么情感(意境,思想等)。
3.“作用”類題
這方面的題型是對作品內容和形式的綜合理解考查??碱}中常常出現(xiàn)這樣的形式:“……有什么效果”“……的好處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用意是什么”。一般說來所考查的范圍有:重點詞作用;修辭手法的作用;表達方式的作用;表現(xiàn)手法的作用;重點句段的作用。對此我們要讓學生儲備足夠的語文知識,比如每一種修辭手法、表達方式和表現(xiàn)手法的判斷及其作用的相關知識。同時,我們還要讓學生掌握一些答題的技巧,像關鍵句的作用,要結合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位置來回答。(有指定就對問而答,如沒指定,一般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來回答。)
文中重點語句或重點段落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有兩點:一是內容上的作用,結合文章內容多角度思考分析:①豐富內容的作用;②主題的深化、升華作用;③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作用等,如果是寫景、寫人的一般要回答它表現(xiàn)出了景或人的哪方面特點。二是結構上的作用:在開頭:統(tǒng)攝全篇,領起下文,渲染氣氛,奠定基調,制造懸念,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作用;在中間:過渡照應的勾連,承上啟下作用;在結尾:呼應前文,深化升華主旨,卒章顯志作用。這里重點說說關于重點詞的作用。這種題其實和詞語的品味與鑒賞是相類似的:答題思路一是解釋詞語的語境義。二是說出詞語的準確性或生動性。三是說明其表達作用。第三點相對來說要復雜一點。詞語的表達作用要結合語境或主題思想來回答,有時也可以考慮詞語對景物描寫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四是提高散文閱讀的效率?,F(xiàn)在的中考,往往題量大,題型多,如果在散文閱讀中浪費過長的時間,勢必影響語文的最終得分,因此可以通過采取正確的閱讀步驟來提高效率,切不可看著一篇文章就胡讀一氣,首先要初略閱讀文后的試題,明確考查的內容,這樣就可以在閱讀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是整體把握,特別注意首段和末段、首句和末句,還有就是議論句和抒情句;再次是認真審題,確定答題的關鍵信息;最后用簡明的語句將所要表達的內容準確表達出來,然后將答案還原到原文中驗證,確保答案的準確性。
對于中考散文閱讀的指導教學,我想,只要我們遵循散文本身的特點,平時不斷做好歸類整理工作,做一個“注意深微的讀者”,不僅能提升我們對散文的“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悟性”,更能將這種能力更多地傳遞給我們的學生。做到心中有文,心中有法,這樣中考語文的散文閱讀才能真正做到化難為易。
說到最后,我要強調的一點是,應對中考散文閱讀題,找準方法也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最最關鍵的其實還是平時要讓學生多讀,這才是真正提升語文教學成績的制勝法寶。在教學中我們要努力落實《初中語文新課標》提出的“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擴展自己的視野”這一要求,惟有廣泛的閱讀,學生們才能真正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這才是讓他們終身受益的東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