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摘要】目的 本實驗主要探究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并靜脈腔內激光閉合對下肢靜脈曲張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范圍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間收治的112例下肢靜脈曲張患者中,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采用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并靜脈腔內激光閉合術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并點狀靜脈剝脫術進行治療,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療效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進行分析對比。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復發(fā)率為3.57%,對照組患者術后復發(fā)率為16.07%,兩組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57%,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7.85%,對照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大于觀察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下肢靜脈曲張患者采用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并靜脈腔內激光閉合術治療,術后復發(fā)率低,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大隱靜脈高位結扎;靜脈腔內激光閉合;下肢靜脈曲張;治療
【中圖分類號】R54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0..02
本次實驗擇取我院112例下肢靜脈曲張患者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樣本擇取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間來我院治療的112例下肢靜脈曲張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6例。觀察組男24例,女32例,年齡38~69歲,平均年齡(51.4±4.5)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3.9±1.6)年;對照組男29例,女27例,年齡36~71歲,平均年齡(53.1±3.9)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4.2±1.5)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學歷、病程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并點狀靜脈剝脫術治療。手術前在患者曲張靜脈上做好標記,做好全身麻醉后,在患者下肢腹股溝進行切口,切口為3 cm左右,切斷大隱靜脈及分支。在標記處進行切口,切口約0.8 cm左右,剝離大隱靜脈主干以及曲張靜脈團,縫合切口。
觀察組:患者采用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并靜脈腔內激光閉合術治療。先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在患者腹股溝下1~2 cm處進行切口,切口約1.5 cm,將大隱靜脈在患者隱股靜脈瓣下進行分離后結扎,隨之進行縫合。激光閉合治療采用半導體激光治療儀,取18G套管針經超滑導管引導在患者下肢腳踝上方穿刺大隱靜脈,同時在患者血管腔內置入血管鞘,在患者大隱靜脈結扎處應用光導纖維進行治療。在治療功率上,患者腳踝潰瘍部位與大隱靜脈主干上的交通支為12~13W左右,患者潰瘍部位周圍的靜脈交通應該適當的選取較大的功率,為12~14W左右,對患者脈沖時間應該平均間隔一秒,速度應該保持在4 mm/s。對于管腔較為粗大的患應該直接由導管中置入光纖,對于細小曲張患者應該多部位穿刺,在患者發(fā)生潰瘍的周圍的細小交通和細小靜脈血管結構中心注射硬化劑,注射的劑量應該保持在1~2 mL。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療效,觀察其術后復發(fā)率以及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將得到的數據錄入統計學軟件SPSS18.0中進行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n)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治療后復發(fā)2例,復發(fā)率為3.57%,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后復發(fā)9例,復發(fā)率為16.07%,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復發(fā)率小于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進行對比有明顯差異,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
2.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56例患者中發(fā)生皮下淤血的有1例,切口疼痛有1例,總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57%;對照組患者中發(fā)生皮下淤血的有4例,切口感染有1例,切口疼痛有2例,隱神經損傷有3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7.85,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小于對照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在臨床上下肢靜脈曲張是常見的外科血管疾病,主要癥狀表現為站立長時間后下肢伴隨墜脹感,患者容易出現疲勞,當病情加重時患者肢體出現了曲張團,更嚴重的可能會導致患者腳踝部位出現潰瘍傷口,并且難以愈合。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復發(fā)率3.57%明顯小于對照組患者復發(fā)率16.07,差異顯著,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統計學意義成立;對照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7.85%明顯小于對照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3.5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在下肢靜脈曲張患者的治療中實施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并靜脈腔內激光閉合術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減少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且手術創(chuàng)傷小,安全性較高,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吳中華.大隱靜脈高位結扎聯合腔內激光閉合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療效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6,13:1875-1876.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