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民
摘要:自然語言處理的研究是為了能夠使得計算機可以對人類的自然語言進行有效的理解并運用,同時也是計算機科學領域暨人工智能領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該文主要對自然語言處理中的技術評測進行了有效的研究,并對相關英語專業(yè)考試作出了相應的思考,通過展開相應的研究后理解到技術評測在自然語言處理中所起到的重要意義、作用,同時也能夠有效促進英語專業(yè)考試的制度,進而充分提高英語專業(yè)考試的效率。
關鍵詞: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評測;英語專業(yè)考試;分析
中圖分類號:TP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7)29-0166-02
我國的國家標準中,自然語言處理和語言教學屬于三級學科,分屬計算機科學技術下設人工智能以及語言學下設的應用語言學。然而,計算語言學尚未出現(xiàn)在應用語言學二級學科中,同時計算語言學的研究工具、對象、理論、目標等和自然語言處理具有一定的相似度。站在學科分類的立場而言,語言教學與自然語言處理還是存在一定的區(qū)別的,但是,這兩者之間有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都是屬于語言的應用。對自然語言處理研究進行更加形象的描述,使得計算機能夠更好的學習語言,充分與語言教學展開更密切的聯(lián)系,這就使得兩者之間能夠在一定的基礎上進行相互借鑒,共同發(fā)展。文章主要針對自然語言處理中的技術評測以及相關英語專業(yè)考試展開相應的研究,使得自然語言處理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1 自然語言處理中的技術評測
在語言教學中,在對受教育者進行關于語言應用知識的掌握度和熟悉度的測驗時,可用過考試的方式進行,根據(jù)考試的結果,可進行有效的調整以及改善語言教學的方式,進而使得語言教學效果可以因此取得更有效的提高。同樣,在對自然語言處理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技術評測的方式能夠很好地對計算機完成相關任務時表現(xiàn)進行相應的體現(xiàn),同時對分析評測結果展開比較,比較出自然語言處理在不相同的研究中的效果,進而能夠有效提高自然語言處理中的技術評測。
1) 技術評測對自然語言處理研究的意義
為了能夠讓研究者可以在相同的平臺上進行相應的建立,便由此產(chǎn)生了自然語言處理中的技術評測,也就是說,技術評測是為了能夠讓研究者可以在相同的平臺上展開建立而產(chǎn)生的。技術評測出現(xiàn)后,評測的組織者根據(jù)研究的相關內容,制定出統(tǒng)一的數(shù)據(jù)、測試方法以及評價的標準,使得研究能夠具有絕對的公平性、公正性,并且再這樣的基礎上展開相應的比較。這種比較與常規(guī)的比較而言,是具有一定的區(qū)別的,因為參評者處理需要對評測結果給予關注外,同時也要對研究內容、研究理論以及研究方法給予重視。對于比較成熟的評測而言,評測項目不僅僅只是局限在靜止狀態(tài),部分比較困難的任務也逐漸得到了相應的解決,同時,新的任務也逐漸開始層出不窮,因此,這就需要對自然語言處理中的技術評測進行不斷探索。
2) 主要的技術評測
我國最具有影響力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評測是由國家863評測以及中文信息學會語言資源建設和管理工作委員會組織的中文信息學會系列評測。從1991年至2005年期間就展開過八次863評測,其中,所包含的類型就有機器翻譯、文字識別、語音的識別與合成等等,對我國的自然語言處理的研究具有非常有效的促進作用。中文信息學會系列評測是在863評測的基礎上進行延伸的評測,在2007年時便已開始進行相應的籌備,學術界進行有效的提倡,而學術機構則展開相應的組織,現(xiàn)階段,機器翻譯、句法分析、信息檢索等方面的評測已經(jīng)得到了有效的開展、運作。
3) 技術評測的方法
在展開自然語言處理中的技術評測的過程中,應當對系統(tǒng)在對相關問題進行相應的解決時的表現(xiàn)做出一定的考慮,其考慮可通過人工的方式展開,或者自動完成,只要能夠充分將參評系統(tǒng)的輸出結果在一定程度上與預計結果進行比較就能夠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在開展人工評價的過程中,專家可充分將自身所具備的知識與能力進行有效地發(fā)揮,從而能夠更好地對評估標準進行把握。在面對相對較為復雜的語言現(xiàn)象時,能夠很好地發(fā)揮其優(yōu)勢,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難以保證評價結果能夠真正達到客觀、一致。而自動評價具有一致性、客觀性的特點,能夠有效促進自然語言處理的高效性,并成為了自然語言處理的主要評測方式,使得自然語言處理研究的系統(tǒng)性得到了基本保證。基于自動評測的特點是客觀、一致,這就使得對于評測方法設計的要求更高了。
2 英語專業(yè)考試的思考
1) 考試的指導意義
不管是自然語言處理,或者是語言教學,考試只不過是檢測相關學科掌握度的一種手段,考試并非是唯一的檢驗方式。自然語言處理中的技術評測屬于實驗平臺,參與評測的相關人員不應該只將注意力集中于評測結果的優(yōu)劣中,應當注重于研究內容的理論以及方法中,因為研究內容的理論和方法的正確、合理運用直接決定了評測的結果。評測的意義是為了能夠有效推進技術的發(fā)展,對新方向的研究做出正確的引導,這一特點是評測組織者在經(jīng)過評測后在技術報告以及學術研討會上對此展開發(fā)布。英語專業(yè)的四級、八級考試不僅是對受教育著的一種知識掌握度的考驗,同時,英語專業(yè)四級、八級的通過率也直接代表了各院校間英語專業(yè)的教學效果、教學質量。但是,除了英語專業(yè)考試的通過率外,關于考試的內容以及考試結果的分析報告的發(fā)布少之又少,同時關于英語專業(yè)的交流平臺沒有得到很好的組織,同時,高校英語專業(yè)考試的指導意義明顯存在欠缺現(xiàn)象,高校應當對英語考試的指導意義給予更多地關注。
2) 英語考試的量化
英語考試中客觀題的評閱已然形成了自動化的形式,然而,主觀題的評閱工作量則比較大,并且所跨度的時間也過長,這將會使得評閱工作的效率、一致性以及客觀性因此受到一定的影響。站在自然語言處理的立場而言,計算機在語言測試中的潛在應用并非只是如此。然而,相對于主觀題而言,主觀題的答案是唯一的、確定的、是有別于客觀題的,在進行評測時不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但是,寫作題與翻譯題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對這兩種題型進行評測時倘若能夠將兩者的相關特點進行合理的量化,將會使得進行這兩種題型的評閱工作時能夠得到很好的參考價值。endprint
3) 英語試題的設計
在統(tǒng)計學的理論當中提出,人和計算機在受試的過程中均采用猜的方法得出答案。在語音識別系統(tǒng)當中,不僅需要得出答案,還需要說出對答案的把握程度。在不同系統(tǒng)當中,即使受試者給出相同答案,其置信度也會存在較大的差別。尤其是當受試者是人的時候,不可能讓他們按照所提出的要求進行執(zhí)行,但是卻可以把置信度應用實體的設計當中。比如在英語考試當中,聽力理解、閱讀理解等均是根據(jù)篇章的內容而提出的問別人,因此可以根據(jù)篇章當中具有關聯(lián)的內容,提出幾道試題,可以有效降低考生依賴“猜”而獲得的答案。
在英語專業(yè)考試當中,客觀題屬于具有確定答案的多項選擇題,其評測的方法也只有正確和錯誤這兩種。而考試中的聽力理解、閱讀理解則是使用不定項選擇的方法進行考察學生的英語能力。無論以上兩種中的哪一種均可以擺脫正確和錯誤這兩種結果的局限,通過采用信息檢索自動評測當中Precision、Rccall等指標,可以有效提高評估的準確度。
4) 用計算機輔助方法拓展語言測試空間
計算機輔助的評測方法具有能夠有效拓展語言測試空間的作用。自然語言處理中的技術評測本身所具有的作用能夠很好地促進語言教學領域,因此,相關研究中應當對其進行關注,并對其加以運用,充分發(fā)揮其效果。但是,在進行相關研究時必須要明確不同的受評測人員所應用的評測方法應該是不同等的,所得出的效果也不盡相同。對于任何一種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或者應用系統(tǒng)而言,語言資源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時,語言考試的計算機輔助評測也是同樣非常重要。自然語言處理經(jīng)過無限循環(huán)的研究后產(chǎn)生了“綜合語言知識庫”概念,語言資源的價值也由此慢慢得到認識。另外,只有充分將語言測試的綜合型語言知識庫完善好,才能更有效地實現(xiàn)理想的自動評測。語言資源是一件大工程,對其進行構建需要大量人力與時間,因此,對相關理論、語料庫等進行有效的參考、借鑒是非常有必要的,充分將已經(jīng)存在的知識庫加工工具、吸收現(xiàn)有的語言資源進行有效的利用,能夠不用出現(xiàn)碰壁的現(xiàn)象。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自然語言處理的各項技術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進步也取得有效的發(fā)展,其中自然語言處理中的技術評測在這當中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對于技術評測的研究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雖然當前的自然語言處理中的技術評測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其評價標準、評測數(shù)據(jù)以及評測方法還是有非常不錯的效果的,自然語言處理中的技術評測經(jīng)過新的評測思想和技術的不斷豐富后,其更能得到更好地發(fā)展。另外,相關英語專業(yè)的考試評測明確考試的指導意義,合理地進行英語試題的設計,從而有效的促進英語考試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褚曉敏,朱巧明,周國棟.自然語言處理中的篇章主次關系研究[J].計算機學報,2017(4):842-860.
[2] 張珂,陳奇.非受限路徑自然語言處理中的機器人導航[J].智能系統(tǒng)學報,2017(4).
[3] 柏藝珊,黃展原.自然語言處理中半監(jiān)督算法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2):156.
[4] 趙家儀.自然語言處理中銜接手段的識別難點[J].才智,2016(26):250-251.
[5] 張娟.馬克思主義哲學理念在自然語言處理中的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5(11):44-45.
[6] 付俊,孫奧,張金俊,等.通信系統(tǒng)中語音質量客觀評測技術的研究及實現(xiàn)[J].通信技術,2017(5):979-983.
[7] 滕海坤,劉心聲,王麗紅.基于語音識別技術的英語發(fā)音評測系統(tǒng)研究[J].鹽城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17-22.
[8] 亢麗蕓,王效岳,白如江.MapReduce原理及其在自然語言處理中的應用研究[J].情報科學,2014(5):120-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