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
摘要:新課程改革視野下,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伴隨著國際貿(mào)易的迅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國際貿(mào)易進入我國境內,英語已經(jīng)不只是一門國際交流語言,更是學習西方國家先進技術和國際間交流的媒介。語言和文化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語言的交流過程之中,高質量的教學方式在此過程之中都會起到較大的作用,使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可以得到逐漸的提升。本文闡述了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也提出了一些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策略,希望對于初中英語教學的發(fā)展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英語;初中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策略
跨文化交際原指本族語人和非本族語人之間的溝通,也是語言背景和文化背景皆不相同的兩類人之間進行的溝通。目前,我國大部分初中英語教學之時,總是將教學的重點課程放于詞匯、語法、句子結構等方面,而對于學生運用英語交流方面,大部分學生交流能力都較弱,甚至有些學生會存在恐懼交流的心理。因此,我國的英語教學必須重視這個問題,必須將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放于教學的首位,要對英語教學進行不斷地革新,這樣才可以逐漸培養(yǎng)初中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
1.實現(xiàn)學生的實際運用
眾所周知,學習任何一門語言的最終目的便是實現(xiàn)運用的能力。我國相比外國來說,其我國的意識形態(tài)、國家的體制、價值觀、歷史文化等許多方面都與其他國家不同,這便使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語言詞匯、習慣、觀念、習俗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以上種種原因,都會導致雙方之間在交流之時,在相同的文化環(huán)境之中,卻無法了解彼此之間的文化,最終只會有一個結果,即交際失敗。
2.強化學生對于我國文化的透徹認識
新課改之后,許多英語教材中的內容都是以我國的經(jīng)典文化和習俗作為教學的背景,學生通過課堂學習,便可以逐漸掌握我國的文化、習俗、運用語言表達方式及內容。繼而,在和外國友人交流之時,便可以運用流暢的英語對我國的優(yōu)秀文化進行宣揚,還可以和外國友人友好相處,增進兩者之間的友誼。此外,當學生學習之后經(jīng)過不斷地應用,便可以使學生們深入地了解我國文學知識,在交流的過程之中,可以將我國與其他國家的文化進行比較,可以使學生有效地理解如今社會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且更加透徹地掌握我國文化的精華。
3.強化學生對于語言知識的學習層次
想要學透一門語言,便必須透徹了解語言背后的歷史文化,語言的文化內涵是此語言產(chǎn)生、發(fā)展等的重要環(huán)境原因,每種語言的交流之中都有其較深的文化內涵,這便是語言是文化載體的主因。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之中,老師要重視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且要引導學生去多了解語言國家的習俗、習慣、文化、經(jīng)濟政治特點等。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策略
在初中英語教學之中,老師應該將跨文化交際當做教學必不可少的部分,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這樣的英語教學才是完美的英語教學,才可以引導學生達到真正的學為所用。以下便是一些策略的分析。
1.營造課內氛圍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的意識
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其他英語國家的課堂布置的像一個圖書館,他們喜歡獨特和新穎,那么我國英語老師便可以吸納此經(jīng)驗,對教室進行個性化的布置:如有的教室布置的是英語畫冊,有的教室是與英語相關的實物布置,有的教室是英語歌曲展,有的教室布置的是板報英語趣味笑話等。等待都布置完成,老師可以引領學生們相互參觀各個教室的獨特設計。這樣不單可以成功誘導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致,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且還可以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去了解英語知識和文化背景等。
比如對于班級的桌椅布置方面,英語國家的教學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善于鼓勵和引導學生發(fā)展各自的個性。因此,老師可以借鑒此方式,可以對班級中的桌椅進行調整擺放,可以在講臺的側面給學生留出一塊舞臺,以供給學生展示自己。這樣老師和學生間的距離拉近了,師生關系更和諧,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也會逐漸增多,為學生學習的和諧互助提供了機會。
2.營造課外氛圍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的意識
學校校園應該有其獨特的文化建設,這樣才可以給學生營造較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可以引導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因此,在校園之中的白板報上可以添加一些圖文并茂的英語名言警句;學校的宣傳欄之中可以添加一些英語趣味圖畫短文;在學生休息時間可以播放一些輕松歡快的英語歌曲。這樣學生便可以隨時隨地感受英語學習的氛圍,使學生們潛移默化地學習英語知識。此外,老師還可以利用英語國家的一些節(jié)日,組織英語歌曲會、故事會、英語角色扮演等多元化的活動,使學生們通過多種渠道了解英語文化,真正地達到在快樂中學習的目的。這樣學生不但學到了英語文化知識,還通過多種方式進行了實踐,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
3.挖掘英語教材,引導學生掌握英語文化差異
初中生之所以應用英語時易出錯,最重要的一大原因便是學生對中英文化的差異了解過少。比如,當中英兩國的人們交流之時,便會出現(xiàn)巨大的不同,問候、贊美、禁忌語等方面的知識大不同,但有可能在表達之時便會呈現(xiàn)成不尊重的現(xiàn)象。因此,英語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必須要深度挖掘教材,引導學生領會不同國家文化的差異,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可以融合英語的傳統(tǒng),挖掘英語教材。對于初中生來說,好奇心較重,會對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較為感興趣。因此,老師可以利用傳統(tǒng)節(jié)日,給學生傳播一些文化的背景知識,引導學生掌握英語國家不同節(jié)日和慶祝的方式。比如在學習“Christmas Day”之時,老師可以提前在教師之中布置一些圣誕老人、圣誕禮物、圣誕錢包、長筒襪子、鈴鐺、圣誕賀卡等,當學生進入教室時,便會感受到圣誕的氣氛。這時,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對學生介紹一些圣誕節(jié)的產(chǎn)生、圣誕節(jié)的圖片等。且還可以給學生提出問題,圣誕節(jié)與我國的中秋節(jié)相比,都有哪些相同與不同之處。這樣便可達到挖掘英語教材,引導學生掌握英語文化差異的目的。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老師在對學生進行英語教學之時,必須將英語文化與學習相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引導學生掌握中英文化的異同,這樣才可以真正地達到提升學生英語水平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