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占清
【摘 要】物理作為一門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科,對于高中生來說具有一定難度,教師如何解決物理教學中遇到的各種難題,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運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是物理教學中最為重要的。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吸引學生注意,提高課堂效率,課堂上完成大部分的教學任務,減輕學生壓力,這也是新課標所要求的。
【關鍵詞】轉變理念;提高效率;培養(yǎng)思維
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模式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有其優(yōu)點的同時也存在著較大弊端。這種方法讓學生在面對自己見過的題目時得心應手,死套公式,但是對于沒見過的題目,學生完全沒有解題思路。這種方法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沒有創(chuàng)新性的思維,不具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而不是以教師為核心,教師只是知識的引導者,具體的探索還需要學生自己去努力。以下是我經過多年的教學經歷,總結出來的一些教學方法,希望對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
一、轉變觀念,創(chuàng)新方法
1.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huán)境影響著一個人的行為,周圍都是努力上進的人,那么自己也會努力奮斗,反之亦然。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平時一點一滴的努力,這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課堂上輕松愉悅地學習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不感到枯燥無味。具體的做法是教師課前充分準備好教案,課堂上可以采用引入情境的方式,結合要講的知識,聯(lián)系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問題的方式引入新課,問題通常是對學生學習活動最好的刺激,課堂上教師不要板著一副嚴厲的表情,適時的一句幽默性的語言,有助于緩解課堂壓力,提高學生注意力,教師通過問題的提問,鞏固所學知識,注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充分感受到物理的魅力。
2.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創(chuàng)新是這個時代的主題,尤其對于一門理科類的學科而言,創(chuàng)新是必備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創(chuàng)新主要體現在教師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學生思維能力的創(chuàng)新,二者是相互依附,相輔相成的。教師如果只是一成不變的用以前的方法教學,那么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也不會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新課標下教師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用腦去思考,用手去計算。比如,一些教師只注重考試,對一些課本上的實驗不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差。教師應該多組織一些實驗課,讓學生動手去操作,只有學生親身感受到實驗的過程,才知道實驗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才會對知識理解的更深,另外,這也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很大幫助。
二、轉變觀念,由“重教”向“重學”
過去傳統(tǒng)教育模式是以教定學,老師講,強制灌輸,學生被動的聽,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本末倒置,學生學習效率低下,老師忽略了學生自主探索和實踐,利用一切可用時間給學生講更多的知識點,使學生沒有消化整理知識的時間,長此以往,學生對知識框架不能很好的掌握,使所學物理知識不能系統(tǒng)化、模塊化,這對物理的學習是及其不利的,物理是一門邏輯性十分強的學科,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道題,前邊一問倘若沒解出來,后邊一問可能根本無從下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活躍課堂氣氛,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課堂交流互動,吸引學生興趣,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去學習、去鉆研、去探索,注重教和學的配合,將課堂還給學生。
三、講課熱情洋溢,吸引學生注意力
高中物理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邏輯嚴謹、公式枯燥乏味、繁雜的公理定義,學生長時間處于此類學習狀態(tài)下,會造成學生感官疲勞,引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厭惡情緒,高中的學習有很大的壓力,所以大部分學生都是強迫自己學習物理,而內心對物理沒有絲毫興趣,迫于自身和外界的壓力,時間一長,學生面對物理會變的越來越緊張,物理學習變的越來越困難。針對此類問題,老師應從授課方式上下功夫,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公式、定義,挖掘其歷史來源,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明白,其實所有的物理知識都是來源于簡單的社會現象,這樣就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善于從生活中觀察物理知識,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一旦勾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探索新知就有了無窮的動力。
四、注重現有教學設施的利用
近幾年來,國家對于教育設施的投入逐年加大,現階段,教學設施基本比較完善,各高中基本上都有完善的實驗室,教室多媒體設施比較完善,作為老師,我們要利用閑余時間,多學習多媒體相關知識,能更好的利用這些教學手段,這樣,就可以將復雜難懂的物理知識通過多媒體設施進行解刨,通過音頻、視頻加深學生理解。
參考文獻:
[1]劉新群主編.《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教育》 教育部人事司組織編寫.東北師大出版社,2002年版
[2](蘇)瓦·阿·蘇霍姆林斯基著.《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3](蘇)B.贊科夫著,杜殿坤譯.《和老師的談話》.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