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明
時下,隨著微格教學日益普及,教學條件日新月異,多媒體課件、實物展臺、交互白板等深受師生青睞,大有取代黑板之勢。于是,考量教師基本功優(yōu)劣的粉筆字似乎也沒有那么重要了,板書,或已成為“雞肋”,過時了嗎?
現(xiàn)象一:四十分鐘課堂,熱鬧非凡。多媒體演示、實物展示輪番切換,課已畢,而黑板卻僅有一行孤零零的課題,甚至空空如也!
現(xiàn)象二:課堂上,教師拿著粉筆信手而寫,既無順序,又無章法。寫滿一屏,若無他處可寫,則擦去再寫,對于板書內容及位置缺乏布局。
現(xiàn)象三:翻閱教師備課記錄,對于板書設計,要么粗枝大葉,要么信手亂寫。更有甚者,根本尋不到“板書設計”這一欄。
管中窺豹,雖不能完全反映時下課堂板書現(xiàn)狀,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目前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板書,正在被淡漠、被忽略。回到現(xiàn)實教學,我們投入多媒體設計的這些精力,到底又有多少收益呢?視覺過剩、知識過剩已成為學生的通病,多媒體資源沒有把學生思維引向深入,反而諸如知識不扎實、缺乏系統(tǒng)性等問題暴露無遺,于是,我們又想到了那簡潔、素樸的板書。
一、從宏觀上審視定位板書應用價值
板書,是教師課堂教學的一種手段,是教師的“微型教案”,是教學設計的精華提煉,更是課堂教學的點睛之筆。它依據(jù)教學要求,以盡可能簡約的文字、符號、線條和圖表傳遞最豐富的教學內容;它遵循教育規(guī)律,以盡可能恰當?shù)姆绞綄⒔滩牡闹R結構、學生的認知結構、教師的導學結構有機地結合起來;它圍繞教學目標,將抽象知識形象化、繁雜知識條理化,提綱挈領、突出重點地落實高效教學。特級教師袁瑢曾說過:“一堂課上得好壞,效果如何,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決定的。這里,既包括對教材的理解,對學生實際的掌握和有無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也包括板書運用的好壞。板書最能體現(xiàn)教師基本功,是執(zhí)教者教學理念與教學智慧的凝聚與升華,能夠對我們的課堂教學起到積極有效的促進作用,絕不是可有可無的?!?/p>
二、從微觀上深入解讀板書設計建議
實踐表明,課堂不是簡單操作的“流水線”,它需要靈動、生成,更需要目標、靈魂。板書,尤其是濃縮一課精華的優(yōu)秀板書恰恰符合需求。那么,如何設計優(yōu)秀的板書呢?結合個人經(jīng)驗,筆者認為應遵循如下幾點。
1. 深明要求,書之有用。要使板書有價值,就要做好縝密分析,明晰主題。如,在板書內容的選擇上:引入新概念,則板書定義;揭示規(guī)律、研究性質,則板書定理、推論;分析解題思路,則板書主要的思考線索;復習、鞏固,則更多板書知識的結構及其內在聯(lián)系,以及主要的結論和注意點。另外,板書的位置、順序及美的造型也要周密考慮,即何時板書、板書什么、在何處板書,都應做到胸有成竹。板書強調知識體系,強調整體美,切忌亂寫亂畫,無目的、無計劃。
2. 狠抓重點,書之有據(jù)。一個優(yōu)秀的板書設計不僅要緊抓教學內容,更要突出教學重難點,并且要做到精練概括。如“倍的認識”,利用一一對應明示道理。低年級學生對于問題的理解更倚重于圖像,若只是利用課件演示對應倍份,雖也能清晰,但一看即過,不利于學生在對比中留下深刻印象。
3. 巧定形式,書之有格。這是板書設計的關鍵。板書要做到提綱挈領,層次分明,則一個字、一個詞、一個符號,甚至一個箭頭,都要具備科學性、準確性。如“認識周長”一課的板書:圖中的數(shù)字表示板書的順序,從三角形3條邊的總和到長方形4條邊的總和,再到六邊形6條邊的總和,學生觀表象,思文字,輕松實現(xiàn)知識遷移,完成歸納推理,明確“所有邊長”的含義,理解“圖形的周長即圍成一個圖形所有邊長的總和”。
4. 謹分層次,書之有序。板書設計要使各個知識點結構嚴謹,有主有次,一條紅線貫穿始終。做到橫成線,縱成片,橫平豎直,涇渭分明。切忌橫寫豎寫,似螞蟻出洞;東寫西畫,像滿天繁星,影響學生視覺。如“平面圖形面積”復習課的板書:簡約的線條將6個平面圖形連接起來,顯現(xiàn)的是一條清晰的脈絡。循此脈絡,學生不僅回顧了各個圖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而且依據(jù)板書可以充分聯(lián)想、推知全面,更能加深對轉化思想的理解。
5. 細選詞語,書之有度。板書是對教學設計的一種高濃縮提煉,它要求達到教材內容與教師講授合拍共振。因而,板書表達更應追求凝練,語言說明更應充滿情趣,這樣才能使整個課堂結構緊湊,使學生迷戀課堂,學習事半功倍。如“倒推策略”一課的板書:“復雜的問題要善于退,足夠地退,退到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這一策略因板書變得簡單而鮮活。“先退”,一個鮮紅的退字居于黑板之中,一道弧線帶著箭頭輔以說明,退到最根本處。隨之看到的是剛勁有力的三個進字,前行的箭頭線條逐漸增多,表達著向前進的思考。突然,箭頭一轉,提醒學生切莫忘記過程中必須學著“找規(guī)律”,尋找中需要“回頭看”。板書的書寫依序分步呈現(xiàn),夸張的“退”與“進”,繪聲繪色的描述比擬,板書的功能此時已然發(fā)揮到極致。
6. 斟留余地,書之有節(jié)。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教學的所有細節(jié),而在于根據(jù)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做出相應的變動?!比缭凇胺e的變化規(guī)律”一課的板書過程中,筆者出示教學情境后,先讓兩位學生計算出廣場面積和花壇面積。第三位學生站起來說:“我會求地磚面積,應當是0?郾3×0?郾2=0?郾6 m2?!痹捯粑绰?,個別學生發(fā)出“啊”的聲音,這個學生馬上改口。筆者趕緊在黑板上記下重要板書“地磚面積0?郾3×0?郾2=0?郾6/0?郾06?”并布置討論。這樣的記錄效果,既尊重了學生,抓住了學生的知識起點,又把問題抖了出來,利用學生認知沖突,把學生分散的思維過程聚攏,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7. 妙設造型,書之有藝。板書設計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創(chuàng)造,滲透著教師的學識、智慧和審美情趣。因此,板書應力求做到直觀形象、妙趣橫生、造型優(yōu)美,給學生以美的感受,而且能激發(fā)興趣、凝聚注意力。板書追求形式美的途徑有整齊美、對稱美、立體美、層次美等。
三、從實踐層面歸納板書設計類型
常聽人們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句話用在板書設計上非常恰當。每一個人學識不一樣,靈感不一樣,設計出來的板書肯定就不一樣,其衡量標準是學生的反饋,而不在于教師的層次。因此,板書設計形式應靈活多樣,避免單一、呆板??v觀所有教師上課的板書設計,常用的板書設計可以歸納為下面幾種。
1. 規(guī)范式。就是按照教材上的重難點,標準、規(guī)范地記錄下來,展示數(shù)學思維過程,它是數(shù)學教學中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板書類型。其優(yōu)點是突出了對重難點的剖析與化解,弱點是難以涵蓋所學內容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幫助學生整體建構知識框架。此形式多用于新授課,如教學“圓的認識”時,可設計如此板書。
2. 提綱式。就是對一節(jié)課的內容經(jīng)過分析與綜合,按順序歸納出幾個要點,再用板書溝通起來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網(wǎng)絡。板書過程直接體現(xiàn)教材結構和講授過程,便于學生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形成知識網(wǎng),把握知識的重點和有關問題。此形式多用于復習課,如在復習“平面圖形的面積”時,可設計如此板書。
3. 對比式。就是用對比的形式將新舊知識聯(lián)系起來,用類比的方法比較異同,以利于分清知識的共性與個性,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接受并掌握新知識。此形式多用于練習課,如在教學“比例的應用”時,可設計如此板書。
板書設計從不同角度還能分許多種,如總分式、圖畫式、階梯式、對稱式、波浪式、層疊式、輻射式等。說白了,萬變不離其宗,還是要靠教師自身對教材的理解與課堂生成的靈活駕馭,只要用心探索,相信教師必能形成自己的板書風格。
總之,板書是教學表述科學性,教學效果實用性,教學藝術獨特性的和諧統(tǒng)一,好的課堂教學,少不了粉筆這只“點睛之筆”。教師必須重視板書設計,深化板書內涵。只有最大限度發(fā)揮板書價值,才能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具魅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煙臺市萊陽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