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
飲酒(其五)
[東晉]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簡析
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隱居生活的情趣。詩人在勞作之余,在飲酒至醉之后,在晚霞掩映山嵐籠罩之中,采菊東籬,遙望南山。全詩情味雋永,情趣理趣渾然一體,不可分割。詩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對黑暗官場的鄙棄等,都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首詩是陶詩藝術(shù)風(fēng)格的一個典型代表,它除了具有陶詩的一般特色之外,更富于理趣,詩句更流暢,語氣更自然,情貌更親切。其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流露的情趣和“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中揭示的哲理,令人回味無窮。
適用話題
親近自然、追求心靜、遠離喧囂等。
運用示例
在這寂寞中我意識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這種境界并不太易得,與環(huán)境有關(guān),更與心境有關(guān)。寂寥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澤里去尋求,只要內(nèi)心清凈,隨便在市廛(市中店鋪)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覺到一種空靈悠逸的境界,所謂“心遠地自偏”是也。在這種境界中,我們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塵世的渣滓,與古人同游。所以我說,寂寞是一種清福。
——梁實秋《寂寞是一種清?!?/p>
春 望
[唐]杜 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簡析
安史之亂中,詩人羈留長安。本來可以觸發(fā)美好情感的春景,卻引出了詩人“反常”的感悟。那復(fù)蘇的“草木”不是給人以欣欣向榮的美感,而是令人唏噓其荒蕪雜陳;春花艷麗,本為喜人之物,春鳥歡鳴,本是悅耳之聲,但此時詩人卻見之濺淚,聞之驚心。如此反常,卻是為何?我們仿佛聽見詩人這樣泣訴:國已“破”,“山河”豈不是空有?“草木”至“深”,正是亂世無人跡所致。叛軍何時能滅?亂世何時能安?吾等望眼欲穿,豈能不嘆、不憂、不悲?如此觸景生情之語,使一位忠君愛國的詩人站立在我們眼前。詩的后四句初看似乎是在寫自身“小家”,實則不然。久盼家信不至,使詩人魂牽夢縈,以致短發(fā)稀疏,幾不勝簪。詩人眷念家人,嘆息衰老,但治亂安邦之愿更在他心頭揮之不去。他熱愛國家,他多想聽到“官軍收河南河北”的喜訊,從而“漫卷詩書”“放歌縱酒”??!
適用話題
愛國情懷、憂患意識、尺素傳情、詩傳情等。
運用示例
秋風(fēng)涼爽,拂在葉尖卻全無蕭瑟之意,我看著漸紅的楓葉,望著天空中大雁飛過,不禁想到了那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詩人眼中有鶴,而我眼中有飛雁,有何不同?這縷縷詩情,分外真實。又如古人遭逢戰(zhàn)亂,寫下“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句子來記述對親人、對故國的思念。這便是信中的情思,同時也是詩中的豪情,而這種豪情,分外真實。
家書一封,尺素傳情,我思忖良久,終于在宣紙上謄寫下幾句詩詞,字句間飽含著濃濃的情誼,恰如那句“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秋來飛雁寄去的不是一封書信,而是一種相思?!坝耠A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之句印在了紅箋上,也印在了我的心間,詩句中的情思,也正如同我寄去的思情,那般珍貴,又那般真實。詩詞之貴,也著實貴在真。
——一考生《詩詞貴在真》
赤 壁
[唐]杜 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簡析
這首詩是詩人經(jīng)過赤壁(今湖北黃岡,與三國時期赤壁之戰(zhàn)所在地同名)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發(fā)生于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戰(zhàn),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zhàn)役。其結(jié)果是孫、劉聯(lián)軍擊敗了曹軍,而三十四歲的孫吳軍統(tǒng)帥周瑜,乃是這次戰(zhàn)役中的頭號風(fēng)云人物。
適用話題
歷史典故、詠懷古跡等。
運用示例
赤壁古戰(zhàn)場的名勝古跡很多很多,留下的故事和傳說也不勝枚舉,赤壁大戰(zhàn)的史實永遠記載在歷史中。我想,這大概就是人們所說武赤壁的來由吧。那么,文赤壁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古代黃州,實為今天的湖北黃岡市。自唐代杜牧貶謫黃州之后,赤壁之名日甚。杜牧有詩曰:“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首題為《赤壁》的絕句,是杜牧把黃岡(古黃州)城外的赤鼻磯誤為三國赤壁古戰(zhàn)場而作的。
北宋元豐二年,身為湖州太守的蘇東坡因?qū)懺娫⑽锿兄S新法(“烏臺詩案”)被御史彈劾入獄,后經(jīng)多方營救,責(zé)授為黃州團練副使。次年三月,時年45歲的蘇東坡被押出汴京赴黃州時,看到赤鼻磯巖壁垂直,一片紅色,宛若烈火燒過一樣,也誤認黃州赤鼻磯為三國赤壁古戰(zhàn)場。
長江邊的小城黃州雖然是蘇軾仕途上的低谷,卻成了蘇東坡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圣地。蘇東坡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個職位相當?shù)臀?,初到黃州,衣食住行都成問題。但性格開朗、心胸豁達的蘇東坡,親自開荒種地、搭建草屋、扁舟草屐,放浪山水間,過著平淡而悠閑的生活,與當?shù)厝罕娊⒘松詈竦母星?。一年后,蘇東坡在赤鼻磯旁筑了一間書齋,命名為“東坡雪堂”,從此自號“東坡居士”。清康熙末年,為了紀念蘇東坡在黃州做出的貢獻,更好地區(qū)分兩個赤壁,于是,人們把黃岡赤鼻磯稱為“文赤壁”,又稱“東坡赤壁”。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武赤壁和文赤壁雖然只是兩個普通的地名,但在中國的歷史上卻有著深遠的影響。
——胡鴻《從武赤壁到文赤壁》
雁門太守行
[唐]李 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
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
提攜玉龍為君死。
簡析
一般說來,寫悲壯慘烈的戰(zhàn)斗場面不宜使用表現(xiàn)濃艷色彩的詞語,而李賀這首詩幾乎句句都有鮮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紅色,不但鮮明,而且濃艷,它們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色彩斑斕的畫面。詩人就像一個高明的畫家,特別善于著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輪廓。他寫詩,絕少運用白描手法,總是借助想象給事物涂上各種各樣新奇濃重的色彩,有效地顯示了它們的多層次性。
適用話題
戰(zhàn)爭與和平、愛國情懷、壯志凌云等。
運用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想象,描寫一段緊張悲壯的戰(zhàn)斗場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