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芳
(新疆喀什地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新疆 喀什 844000)
結核性疾病診斷中行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的合理性分析
周慧芳
(新疆喀什地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新疆 喀什 844000)
目的 分析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應用于結核性疾病診斷中的合理性。方法 隨機選擇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結核性疾病患者270例參與研究,將其視為觀察組,另外選擇270例非結核性疾病患者視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實施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分析試驗結果。結果 陽性預測值為54.72%,陰性預測值為98.25%。對結核性疾病的敏感度為96.53%,對免疫損害疾病患者的特異性為73.54%,對非免疫損害疾病患者的特異性為87.92%。結論 對于非結核性疾病患者,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特異性較高,但是對潛在性結核感染患者沒有較高的特異性,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對于結核性漿膜腔積液的敏感性較高,具有比較顯著的推廣應用價值。
結核性疾??;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合理性
在全世界范圍內,結核病都屬于嚴重程度較高的一類衛(wèi)生問題,據(jù)相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每年接近有200萬人由于結核病而死亡,相關部門也對其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列入重點控制疾病范圍[1]。結核菌會對機體多個系統(tǒng)造成侵犯,具有非常復雜的臨床表現(xiàn),加上肺外結核沒有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發(fā)病比較隱匿,導致臨床具有較高的漏診率和誤診率,因此做好結核病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價值[2]。本研究主要分析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應用于結核性疾病診斷中的效果,現(xiàn)對研究結果進行整理,在下文進行詳細報道。
1.1 一般資料:任意挑選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70例結核性疾病病例參與研究,將其視為觀察組,另外選擇270例非結核性疾病患者視為對照組,觀察組男145例,女125例,年齡平均為(50.7± 4.3)歲,平均病程(7.4±1.3)周;對照組男140例,女130例,年齡平均為(51.1±4.2)歲,平均病程(7.5±1.4)周。比較兩組各項基本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具備可比性。
1.2 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試劑盒由上海復星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具體試驗流程為:選擇5 mL肝素鈉抗凝靜脈血,對PBMC進行分離處理,于包被INF-γ抗體的微孔板上放置,將培養(yǎng)濾過蛋白(CFP-10)以及結核特異性抗原早期分泌靶向抗原(ESAT-6)作為刺激原加入其中,放入恒溫箱進行培養(yǎng),1 d之后將抗原致敏效應T淋巴細胞吸去,將生物素標記的二抗加入其中,通過酶聯(lián)使其顯色,在分泌細胞因子的位置形成斑點,將斑點數(shù)量記錄下來,對結核特異抗原致敏的效應T淋巴細胞數(shù)量進行檢測。
1.3 評價方法:如果空白對照孔內斑點數(shù)目在6個以下,任何一個試驗孔斑點數(shù)目與空白對照組斑點數(shù)目之差在5個以上,就可以判斷為陽性;如果空白對照孔斑點數(shù)目超過6個,任何一個試驗孔斑點數(shù)比空白孔斑點數(shù)多出兩倍以上,則可判斷為陽性[3]。
1.4 統(tǒng)計方法:選擇SPSS19.0對研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用%對計數(shù)資料進行表示,χ2檢驗。用()對計量資料進行表示,t檢驗。P<0.05,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結果:540例患者中,試驗結果為陽性的患者有254例,其中有139例確診為結核病,陽性預測值為54.72%;試驗結果為陰性的患者有286例,其中有281例確診為非結核病,陰性預測值為98.25%。540例患者中結核病患者一共有144例,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對結核性疾病的敏感度為96.53%,對非結核性疾病患者,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的特異性較高,對免疫損害疾病患者,該試驗的特異性為73.54%,對非免疫損害疾病患者的特異性為87.92%。
2.2 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與其他類型檢測結果比較: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中結核性疾病組以及非結核性疾病組診斷陽性敏感度均明顯高于結核菌素試驗、抗酸桿菌涂片、結核抗體檢測結果,差異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與其他類型檢測結果比較敏感度比較
近些年結核性疾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結核性疾病是各類傳染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一類疾病,如果患者感染結核,必須對其實施有效、準確的早期診斷,確診后給予個性化治療方案,才能使患者的預后得到有效改善,早期診斷和治療也有助于使結核的傳播得到有效控制[4]。臨床還有一些其他檢測方法,結核菌素試驗是一種免疫學方法,在結核篩查中的應用較廣,操作方法比較簡便,能夠迅速得到結果,且其結果能夠用于經(jīng)驗性抗結核治療開始的重要依據(jù),不過該方法的檢驗結果假陰性以及假陽性比較高,對結果的準確性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在結核的診斷中,細菌學一直被視為金標準,只是其常規(guī)培養(yǎng)所需時間較長,一般得2個月,其中的BACTEC方法分枝桿菌的分離最少也需要兩個星期,而且采集標本中細菌的數(shù)量會影響結果陽性率,對早期診斷與治療有較大影響。
最近幾年,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越來越廣泛的用于診斷結核性疾病中,且效果明顯,多種研究都證實了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在診斷結核性疾病中的有效性,同時近些年也有越來越多的學者投入到該試驗對于結核性疾病診斷的繼續(xù)研究中。有研究結果顯示,亞洲除我國之外的其他國家,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的特異性以及敏感性非常高,而對于歐洲各個國家而言,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較亞洲國家有著更高的特異度[5]。有學者通過研究表明,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診斷活動性結核性疾病以及漿膜腔積液的敏感度較高,可能的原因是機體的免疫功能沒有較大損傷,同時在治療過程中卡介苗接種沒有對機體形成影響[6]。因此,診斷免疫抑制、潛伏性結核感染、肺外結核、活動性肺結核等多種結核性疾病患者,效果都比較顯著,檢驗方便,速度快,通??梢栽?4小時內獲取結果,對患者的早期診療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于非結核性疾病患者,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的特異性較高,對免疫損害疾病患者,該試驗的特異性為73.54%,對非免疫損害疾病患者的特異性為87.92%。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對于結核性疾病低風險人群,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具有較高特異度,不過對于存在結核疾病風險的人群,該試驗沒有較高特異性。
[1] 舒晉峰,許小敏,潘桔聰,等.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對結核性疾病診斷價值探討[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5,22(3):358-360.
[2] 王立紅,付秀華,張桂芝,等.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在結核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防癆雜志,2013,35(12):992-996.
[3] 林燕平,黃溢華,李自順,等.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在結核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研究[J].河北醫(yī)學,2016,22(2):305-307.
[4] 努爾阿米娜?鐵力瓦爾迪,黎靜.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在結核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新疆醫(yī)學,2013,43(8):36-38.
[5] 孫秋鳳,嚴永東,陳正榮,等.T細胞酶聯(lián)免疫斑點試驗在兒童結核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14,13(2):127-129.
[6] 崔魴,楊玲,孟江萍,等.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及結核抗體在肺外結核病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西部醫(yī)學,2014,26(1):103-104.
R52
B
1671-8194(2017)18-0041-02
新疆喀什地區(qū)科學研究項目(KS201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