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芳
長期以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們往往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只顧備教材、備教法而忽略了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和指導,實際情況是學生雖然求知欲很強,刻苦努力,但學習成績的提高往往很不理想。中國有句古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么,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
一、講究課堂藝術,融洽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我們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沒有興奮情緒怎能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能喚醒沉睡的人呢?”這就要求教師要有飽滿的工作熱情和深厚的英語功底,把學生帶進一個充滿美感的英語教室。課堂上,教師要用自己自然的教態(tài)、敏銳的目光、豐富的表情、語調的抑揚頓挫以及純正地道的英語口語來感染學生,使學生感到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模范。同時,教師要注意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二、巧設問題,激活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睂W生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思考、質疑和實踐。因此,在學生整體感知教學內容之前,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提出一系列關鍵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
為了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自主學習的能力,設計的部分問題的答案最好是豐富多彩的,讓學生有更加廣闊的想象與創(chuàng)新空間。在這個英語學習的氛圍中,學生之間通過討論來自主地用英語交流。學生在探討的過程中,常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主動發(fā)問,相互爭辯,共同提高和促進,這樣自主學習的習慣就會逐漸養(yǎng)成。
三、引導學生及時總結經(jīng)驗教訓,改進學習方法
在日常的教學當中,我要求學生準備三個本:課堂筆記本、詞組本、作文本。它們全部由學生歸納總結,教師適當?shù)匾龑А?/p>
1、課堂筆記本。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筆記可以深化學習內容,理請思路,增進記憶。我曾讓學生把筆記中間畫一條豎線,一分兩半,左邊記課堂上講解的要點、詞語用法、語法項目等,右邊可以記預習時查得的例句用法之類,引導學生在右半部分記下自己的心得或是課后需要提出的疑問,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賬性思維的能力。
2、詞組本。平常到了期中、期末考試時,教師總是一絲不茍地歸納出所有相關詞組并打印出來讓學生去背。其實我們可以讓學生各自去歸納列出重要的詞組,選擇幾個有代表性學生的作品與全班學生共享,然后看看老師的作品,讓他們作對照比較,再集體對那些學生的作品作評價,大部分的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歸納能力會有所提高。
3、作文本。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學生長期地練習,我要求學生把每一篇作文連同要求寫在作文本的左邊一頁,右邊的一頁寫出老師的范文或同學們作文中的好詞好句。在老師沒有篇篇批改的情況下,學生也可以采用自批或互批的方式完成對作文的評價。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要重視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他們逐漸掌握自主學習的技能并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為他們以后的繼續(xù)學習打好扎實的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