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禮君
摘要:追求課堂藝術,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是每一位英語教師永恒追求的。一個民主、高效、和諧的英語課堂毋庸置疑能夠有效帶動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思考,以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主。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狀態(tài),選擇合適恰當的教學策略,從而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
關鍵詞:初中英語;高效課堂;興趣
一、高效課堂需要情感增色
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發(fā)展是近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國著名學者朱小蔓教授認為:“情緒、情感是人類精神生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人類經驗中最親近的體驗。”因此,教學需要激情澎湃,課堂需要真情涌動,有激情才有活力,才能生動,才會創(chuàng)造。
教師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進行激情而詩意的教學。教師要打動學生、感染學生,首先要打動和感動自己。只有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才能產生情感與思想的共鳴。當前,我們的課堂盡管用上了最先進的教學設備,進行了最優(yōu)化的教學設計,但熱鬧背后卻是師生表情淡漠,情感缺乏,思維缺失,能夠給學生留下多少值得銘心的痕跡則不甚了了。這不能不說是課堂缺乏人本的失敗。而成功的課堂,不僅要讓學生獲得一種知識,還要讓學生擁有一種精神,它對學生是受益一生的。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慈祥的笑容、親切的提問和期待,猶如涓涓細流,注入學生的心靈,自然而然就會產生良好的師生情感,創(chuàng)造出一種開放、民主、自由、多元的英語課堂氛圍,既給學生提供主動合作交流探究的時間,又給學生提供愉快的自主發(fā)展的空間。關注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恰當地給予表揚鼓勵,使學生對教師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轉移到學習的課程上。教師可以用商量的語氣與學生交談,如“Who wants to have a try?”等。當學生有不同意見的時候可說“I think so.”或“I agree with you.”。雖然言語簡單,但卻體現了教師與學生的情感共鳴,教學相長。這樣的交流過程會促使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敢于創(chuàng)新。教師的微笑不僅可以表現不同的情感,而且能給學生以信心,從而提高課堂實效。
二、培養(yǎng)學習氛圍。注意英語口語的練習
曾經有人向老外請教,What's the best way of learning English?(學英語的最佳方法是什么?)老外隨口便說:"Go to the United States or marry an American.(到美國去或與一個美國人結婚)如不可能做到,就Watch American movies(看美國電影)。這些話就告訴我們學語言離不開環(huán)境。但是我們的學生在學校接觸真實英語的機會非常有限,學生學習的主要環(huán)境就是課堂,所以教師不能減少口語訓練的時間,不能認為教學任務完不成,而隨意砍掉教材中提供的許多豐富的口語練習,要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語言實踐,充分利用教材的優(yōu)勢,創(chuàng)設一個近似自然的語言環(huán)境,用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小對話,如起居、節(jié)假日、生日聚會、拜訪、打電話、看病、購物、游泳、體育活動等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樂趣中學習,在娛樂中獲益。學生想在課堂上有好的表現,課前勢必去積極準備。把生活引入課堂,再把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延伸到生活中,這樣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感受英語,鍛煉英語,突破口語屏障。
純正的發(fā)音會給人們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如果發(fā)音不好,即使你的英語功底很深,人家也可能對你做出不公正的判斷,更糟的是,它對今后的聽力會帶來一定的困難。所以,要不惜一切代價刻苦模仿,掌握好每一個音素,千萬不要認為發(fā)音好不好無所謂,這個關攻不下,就會導致你學習中的殘缺。
要突破語音關,先要明白單個音素的發(fā)音方法,在此基礎上把握連讀、弱讀等在口語表達時的語音現象,進而練習語調和節(jié)奏。練習時最好模仿原聲錄音,有條件的還應錄下自己的發(fā)音,與原聲進行對比,這樣容易發(fā)現自己的不足。糾正發(fā)音是一個枯燥的過程,唯有耐心、細心和恒心,才會有進步。我們常說,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英語一定要有一個好的開端。
三、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課堂環(huán)境如何,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極大,教師的責任在于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全心地投入課堂教學,儀表要灑脫,精神要保滿,表情要輕松愉快,目光要親切,態(tài)度要和藹,舉止要大方、文雅,言語要簡潔,語言要純正、地道、流利,書法要規(guī)范、漂亮,版面設計要合理醒目等。
英語有一則諺語說,"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了一半。"(Agood beginning is halfdone),導入新課要講究藝術。根據教學內容你可設置一個懸念吸引學生;也可提出一個發(fā)人深思的問題,抓住學生;也可從直觀教具和演示開始。教學中,不能課本搬家。大聲念一遍,小聲念一遍,就算進行了教學。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觀教具如:圖片、掛圖、簡筆畫,設置情景。語言總是和情景連在一起的,沒有沒情景的語肓,有了情景學生才印象深刻、聲形意有機結合,學得才有趣,掌握才準確。教師講解環(huán)節(jié)應忌繁、雜、重,(即繁瑣、雜亂、重復)。要精講,長則生厭。要靈活地變講解為提問,學生大量的時間是參與而不是旁觀者,學中用,用中學。只有這樣學生才感興趣。要注意在實踐中滿足學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問題和語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實踐。這樣,每個學生都可品嘗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從而情趣大振,熱情倍增。一堂課就是一個完整的藝術品,不僅要有一個好的開始和發(fā)展,也要有一個好的結尾。根據不同的情況下課前可給學生設置一個新的"懸念",留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放一遍課文錄音,讓學生小結一下課堂主要內容,唱一首歌曲等。
總結:實現高效課堂的方法各式各樣,但是萬變不離其中,教師需要抓住根本,以學生為主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打造高效的英語課堂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不斷地創(chuàng)新,尋求高效的教學手段,抓住精髓,我們的英語課堂才會走向高效之路。
參考文獻:
[1]趙璇. 淺談英語課堂中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2]龍琴. 如何激發(fā)幼兒對英語課堂教學的興趣[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