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甘肅省位于中國的母親河——黃河的上游,是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之一,現(xiàn)有45.44萬平方公里土地,礦產(chǎn)、水、土地資源極為豐富。甘肅省居住著漢族、東鄉(xiāng)族、裕固族、保安族等54個民族?,F(xiàn)有小學幾千所,教育資源也極為豐富。在文章中,筆者結合甘肅省某小學的具體事例,對少先隊活動之中誠信教育開展的幾項要點進行分析,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少先隊活動;誠信教育開展;要點分析
一、能力提升
信任啟蒙教育是和諧社會建設的必然要求,就是要在追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素質教育背景下,重視對兒童誠信品德的形成或者是孩子心理人格健全的發(fā)展。在學生參與各項少先隊組織活動中,能力提升是各位老師首先考慮的重要因素。
例如,舉辦“講誠信小故事”的活動,參賽選手給觀眾介紹自己的準備的誠信小故事,展示的方式可以是PPT、電子雜志、DV等。從而使學生們受到小故事主人公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通過召開主題班會和播放視頻的方式,教育學生講誠信,并且依靠獎勵小紅花的形式,鼓勵講誠信的學生,進而培養(yǎng)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應對欺騙的能力;組織幾場有關誠信問題的辯論賽,通過正反方的辯論,使同學們融入其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誠信程度,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演講能力。
我校的少先隊年齡普遍偏小,且大多數(shù)都是女生,年齡讓她們對于誠信認知還不是很高。針對我校少先隊員學生的特點,我校策劃了以上活動來提高學生們認知誠信的能力,使我校學生們在以后步入初中、高中后,除了學業(yè)的能力之外,還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另外,在網(wǎng)絡時代的當下,網(wǎng)絡信息資源豐富,內容形式多樣,極大地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學生學習的空間,但是同樣有負面影響,有不少學生沉浸在網(wǎng)絡游戲的世界中,不可自拔,而在少先隊活動之中開展誠信教育得同時也教育了學生們的自制能力,和不與家長說謊的誠信原則,也發(fā)揮和利用其獨特的功能和特性,寓教于樂,從而以達到教育目的。
二、品德修養(yǎng)
學校是少先隊員人生教育成長的第一個重要平臺,應發(fā)展好少先隊員的學校環(huán)境教育建設,充分利用學校的教育課程及其教育平臺來使學生們提高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誠信教育目的和學業(yè)知識目的同屬于教育目的結構系統(tǒng)的子系統(tǒng),是結構系統(tǒng)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在內容上符合教育目的的總要求,而且同時為教育目的服務。
例如,在我校的小學低段教學中,要貫徹直觀性、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采用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結合小學低年級兒童心理特征的發(fā)展實施教育教學,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信任啟蒙教育在低段也應該注重通過實踐活動來提升學生的人際信任,在設計少先隊活動課內容時,盡量多設計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活動。如設計“評一評,誰是勞動之星”的活動,激發(fā)少先隊員們熱愛勞動的情緒;舉行誠信話劇的表演,選取幾篇有關誠信的小故事,使學生們自由選擇,進行排練,使學生感受誠信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
有研究證明,低齡的小學生對老師的態(tài)度是完全崇拜的,所以,各位老師應該合理的安排各項教育活動,以榜樣的形式帶動學生;因為學生還不成熟,是一個正在成長的人,老師們可以通過自身的行動培養(yǎng)學生。
三、行為養(yǎng)成
少先隊員誠信教育不僅關乎學生個人思想的成長,更關乎學生個人的良好行為養(yǎng)成,從而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所以時代要求我們老師利用學校的主要教學活動及其各類少先隊的活動,通過創(chuàng)新課堂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言出必行、勇于承擔責任的精神。
學生的誠信養(yǎng)成不能只依靠學校,在家庭中同樣也需要。在家庭環(huán)境下的誠信教育中,家長需要密切配合學校開展的各類誠信主題活動,可以通過先進的通訊設施,如QQ、家長微信群等,通過與學校積極的配合,將誠信教育陣地與家庭的教育環(huán)境有機的相結合,以促進學生的誠信行為養(yǎng)成。在學校中,針對少先隊員好奇心強、參加集體活動積極性較高的心理特性,要以班級為單位經(jīng)常開展“誠信周”為主題的班隊活動,拓寬少先隊員對誠信知識的吸收。還可以通過唱歌、跳舞的形式,用旋律來激勵少先隊員對于誠信的直接領悟,使之積極實踐誠信。另外,根據(jù)小學一、二年級少先隊員的特點,應該以“不說謊話”、“不隨便偷拿別人的東西”等內容為主;三、四年級的少先隊員有了初步的對錯判斷意識,應該以“不貪小便宜”、“不隱瞞錯誤”等為主要內容;五、六年級的少先隊員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就應該以不“弄虛作假”“做人要講信用”為主教育。
校園文化與學生的日常行為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學生良好的日常行為有助于優(yōu)秀校園文化的形成,而優(yōu)良的校園文化能夠激勵學生、感召學生。我校的少先隊員年齡較小,缺乏吃苦精神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社會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踐行誠信,共筑中國夢,所以我校從少先隊員入手,緊抓少年兒童的誠信教育。在一定層面上而言,誠信教育目的的逐步實現(xiàn),有助于促進教育對象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增強參與各項活動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對于少先隊員進行誠信教育會讓小學教育魅力無限,在品德修養(yǎng)、行為養(yǎng)成、能力提升這三方面,誠信與之交融。甘肅某小學通過集中老師們的智慧,提出舉辦各種各樣的班會以及活動,使學生們通過辯論、聯(lián)想等,最大程度上接受了誠信的知識,懂得了做一個誠信之人的重要性,使誠信成為一種日常行為的具體體現(xiàn),融入了學生們的生活中。
【參考文獻】
[1]黃波.新環(huán)境下教育的探討[J].教育與學習,2016(4):82~84
[2]廖慧芳.誠信育人的工程[J].綠色教育,2016(12):209~211
[3]顏武姣,鄭文亨.誠信育人工程的探討[J].教育,2016(6):1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