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香環(huán)
摘 要:一個好的提問能夠正確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良好的溝通;反之,一個不好的提問,會給學生的學習造成不良的影響,降低課堂教學質量。文章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問藝術
教學中,提問就好比一門藝術。一個好的提問,就像一把鑰匙,能夠開啟學生智慧的大門;它又像一座橋梁,能夠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培養(yǎng)和加強提問的藝術,以此來有效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促進師生間的互動溝通,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一、小學語文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一)問題設置難易度把握不當
問題設置需把握好難易度,問題設置太過簡單,學生無須思考便可作答,不具備挑戰(zhàn)性;問題設置過于難,學生又會因為難以作答而產生畏懼心理,久而久之會對學習失去信心。可見問題設置過易、過難都會讓提問的實際效用和真正價值都無法發(fā)揮出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問題設置的難易度把握不當的現象普遍存在,比如類似“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誰?”和“文章主人公是個怎樣的人?”這樣的問題,前者太過簡單,后者又過于難了。為了保證課堂的質量,教師設置問題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坡度以及廣度,又不能太難而嚇退學生。
(二)提問方式缺乏新意
部分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的時候,都是憑借經驗來程式化地進行,使得提問大多缺乏新意,雷同程度也相當高。例如:對于某篇課文,他們會按照這樣的程式提問:在學生閱讀文章之前,提出“對于這篇文章的題目,你有怎樣的疑問?”閱讀之后,提出“文中你有哪些詞理解不了?”再次閱讀文章之后,提出“可將文章分為幾段?每段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類似這樣的程式化提問缺乏新意,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提問對象不平等
為了使教學任務能順利完成,很多教師往往會有意、無意地指定一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來作答,因為這些學生反應快,教師無須過多地引導和提示便能準確、精彩地作答。在一節(jié)課中,成績好的學生被提問的次數通常很高;而那些成績普通或較差的學生卻鮮少被提問,即使有,很多時候也是為了提醒他們上課不要開小差。這種提問對象不平等的現象,使得教師和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大多數普通學生成為旁觀者。久而久之,就會使得優(yōu)者更優(yōu),而差者更差,導致學生兩極分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不利于學生整體學習水平的提升。
二、加強小學語文教學提問藝術的策略
(一)問題排序,難度漸進
為了提升學生整體的語文能力,教師要先對文章有整體的把握,然后圍繞文章的中心來設置問題,并且將問題進行正確的排序,問題的難度逐級加大。在小學語文的實際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把握好小學語文教材的特點,把一個重點、難點的問題用幾個比較容易作答的小問題來代替,或是把大的問題拆分成難度逐漸加大的、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一系列小問題,引導學生逐漸深入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例如:《所見》這篇古詩講述的是牧童捕蟬的故事,學生對于“忽然閉口立”中的“閉口立”十分不理解。在閱讀過整首詩后,筆者詢問學生:“這首詩里的牧童想要干什么呢?”學生從“意欲捕鳴蟬”這句詩中得知了牧童想要捕蟬。筆者接著提問:“牧童捕蟬前在干什么呢?”學生根據“歌聲振林樾”,知道了牧童那時候在唱歌,由此聯想到了在捕蟬的時候不能唱歌,就此分析出了“閉口立”的文字意義。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既鍛煉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解決了教學難點。
(二)趣味問答,激發(fā)興趣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大都憑借個人經驗來進行提問,忽視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興趣的激發(fā),設置的問題過于程式化,缺乏新意,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要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對問題進行設置的時候,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積極探究問題的答案。
(三)分層提問,全員參與
不同學生的特點各不相同,具有一定的個性特征,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方式以及興趣上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如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還使用“一刀切”的提問方式,顯然是不合適的。如果教師將問題設置的太難,就不能兼顧成績一般或較差的學生,如果將問題設置得過于簡單,對于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來說又得不到很好的鍛煉。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提問時,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努力照顧到每個學習層次的學生,實現分層提問,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來。
總而言之,提問就是一門藝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實現高效的課堂,就要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fā)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對課文進行問題的設置,將問題按照難度逐層遞進的原則來排序,增加問題的趣味性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采用分層式提問來提高學生整體的參與度。
參考文獻:
[1]范文新.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提問藝術[J].才智,2015(29).
[2]杜慧靈.新形勢下小學語文課堂提問藝術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5(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