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
摘 要:本文著力探究如何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綜合素質(zhì)。
關鍵詞:內(nèi)容;基本功;興趣;方法與技巧;形式;評價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朗讀是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朗讀把書面語言轉化有聲語言,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綜合素質(zhì)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葉圣陶先生說:“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
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我也重視了朗讀的指導,但仍存在不少困惑:朗讀指導的內(nèi)容未精選;朗讀的基本功不扎實;學生的朗讀興趣缺乏;朗讀的方法與技巧欠缺;朗讀的方式單一;朗讀的評價單一。
針對以上問題,通過不斷地在教學中反思、摸索、總結,我認為應采取以下一些有針對性的對策。
一、深鉆教材,精選朗讀指導的內(nèi)容
于永正老師認為,朗讀是鉆研教材、是語文備課的最重要的一環(huán)。在朗讀指導過程中,教師們應該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和段落進行精心指導,真正做到充分朗讀,讀出層次。
教學《小蝦》時,我引導學生抓住“鉗子一張一張的”“胡須一翹一翹的”“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等詞句,讓學生充分想象,充分品讀,從而將小蝦的特點通過朗讀展現(xiàn)了出來。
二、加強訓練,打好朗讀基本功
要做到聲情并茂地朗讀,首先正確、流利地讀文本。要求用普通話,發(fā)音清楚響亮,不讀錯字,不丟字,不添字,不唱讀,不重復,不讀破句子。低段的學生在朗讀時容易出現(xiàn)唱讀的現(xiàn)象。而助詞重讀是造成唱讀的原因之一,其中包括常見的結構助詞“的、地、得”及時態(tài)助詞“著、了、過”等,孩子們讀得很重,既造成了唱讀,也對培養(yǎng)語感不利。我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糾正,孩子們明白了那些助詞應該弱讀,讀得輕而短,拖音、唱讀的現(xiàn)象也有了較大改善。
三、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有效指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庇辛死首x興趣,學生在課堂上才能入情入境地讀,課堂上才能真正回蕩起瑯瑯書聲。教學《裝滿昆蟲的口袋》一文時,為了指導學生讀好法布爾發(fā)現(xiàn)紡織娘后對媽媽說的那句話——“媽媽,我在這兒呢!瞧,我抓到了那只會唱歌的蟲子!”我先是出示這句話,讓學生思考法布爾會怎樣地說,他們想到了“高興”“興奮”“激動”等。接著,我讓學生抓住后文中的“三天前”“終于”,引導他們充分想象三天來法布爾會遇到的困難,孩子們說到了他會遭到父母的責罵、他會被蚊蟲叮咬、他會摔破膝蓋……最后,通過三個層次的引讀,最終使孩子們?nèi)肭槿刖?,深刻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心情并通過朗讀表現(xiàn)了出來。
四、教給孩子朗讀的方法與技巧
只有教給了孩子方法與技巧,他們才知道加以運用并不斷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例如:1.重讀,是朗讀時對句子中某些詞語從聲音上加以突出的現(xiàn)象。教學時,我會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找到句子中的關鍵詞,通過重讀加深理解和感悟。如教學《獅子和兔子》一文,通過抓住“百獸之王”“跳”“吼”“蹦”“翻滾”“惱羞成怒”等詞語,孩子們通過朗讀,把這只獅子驕傲自大的特點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2.停頓,包括關鍵詞、標點符號、句子結構等。尤其是一些長句子,如果不知道如何停頓,自然讀不出文字的內(nèi)涵來。3.語氣,陳述、祈使、感嘆、疑問等句式朗讀時所表達的各種語氣和感情不同,需要教會孩子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過朗讀表現(xiàn)這些語氣。4.語速與語調(diào)。語速的快慢、語調(diào)的抑揚頓挫直接體現(xiàn)了感情的表達,通常情況下,描寫突然發(fā)生變化、著急、遇到危險的句子,要讀得快些、急促些;表現(xiàn)高興、興奮、贊美的句子,讀時音調(diào)提高;描寫優(yōu)美景色或較靜的狀態(tài)的句子,要讀得語氣舒緩,輕柔;表現(xiàn)悲痛、沮喪的語句要讀得緩慢、低沉。如果孩子們能讀出抑揚頓挫,說明他們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在孩子們初學時,教師應做到不厭其煩,真正讓他們學會這些方法與技巧,引導逐漸達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五、采用多種朗讀形式
朗讀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學時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文本的特點進行選擇,避免一堂課上朗讀形式過于單一。常用的方式有以下幾種:范讀、引讀、指名讀、分角色讀、分組讀、齊讀等等。只有根據(jù)具體內(nèi)容恰當?shù)夭捎美首x方式,盡量做到靈活多樣,學生才能讀有所獲。其中,教師的范讀不可少,特別是在學生無法正確把握語氣、語調(diào)、節(jié)奏時。喜歡模仿是小孩子的天性。如果教師的朗讀水平較高,在課堂上能夠有聲有色,入情入境地讀文,會起到一種極好的示范作用。
六、應注意進行恰當而富有激勵性的評價
朗讀指導中的評價十分重要。首先是教師的評價。在進行評價時,評價語言的選擇應當細細斟酌,要有針對性,有導向性,應以激勵為主。在對學生個體朗讀進行評價時,教師應盡量去挖掘學生朗讀中的閃光點,肯定孩子在細微處的真切體驗,從而借此啟發(fā)引導更多的孩子。教學《裝滿昆蟲的口袋》一文時,孩子們找到了體現(xiàn)法布爾迷戀昆蟲的句子之一——“每到早晨……生物世界?!钡谝粋€孩子讀后,我告訴他——“你抓住了‘一動不動、‘趴‘靜靜這三個詞讀出了法布爾的迷戀?!保坏诙€孩子讀后,我評價道——“你讀得那么輕柔,一定是怕吵到那些可愛的蟲子?!苯?jīng)過這樣一些評價,其他孩子也有了方向,讀得越來越好。其次是學生的互評。他們往往糾結于字音或者是聲音是否洪亮,教師應及時予以引導,使得他們能全方位且客觀地進行評價。
總之,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不是輕而易舉的事,要使語文課堂上真正回蕩起瑯瑯書聲,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還需要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