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向琴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是一種有效的形式之一。教師要善于基于文本重點,引導閱讀批注;基于文本共同點,引導遷移運用;基于寫法切入點,提升寫作技能。通過有效的讀寫結合訓練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文本落點;讀寫訓練
閱讀和習作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沒有大量的閱讀積累,是很難掌握習作技巧的;如果沒有在習作中發(fā)現問題,也無法到閱讀中獲得感悟和提高,更無法寫出對文本的深刻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閱讀與習作的有機融合,這樣才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幫助學生將閱讀素材更好的運用于寫作當中,進而表達出他們獨特的見解,從根本上提高閱讀效率和習作水平。新課標已將讀和寫納入了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課題,對閱讀與寫作教學進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基于文本重點,引導閱讀批注
在閱讀中,標注批注能夠讓閱讀更加高效,這是一種提高讀寫有效鏈接的方式,該種形式具有一定的隨意性,能夠個性化的幫助學生提高對文本領悟能力、提高寫作技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在文中重要段落處進行批注,用三言兩語將所想所感批注在旁邊。這些批注往往會成為學生讀文章的關鍵,這些個性化的感悟對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也有著重要意義,能讓學生寫作時胸有成竹,下筆流暢自然。
例如,在教學《天鵝的故事》這篇文章時,筆者讓學生對天鵝破冰這一段路進行批注,將最打動自己的地方圈點出來,并寫下自己的感受,學生可以對一個詞語、句子進行圈點,也可以對標點進行圈點和批注。這其實也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他們用心去傾聽了文章背后的聲音,寫下了很多極具個性的批注。這些批注對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教材內容的核心有著重要意義,同時還能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實踐證明,在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教學中,基于文本重點之處引導學生寫批注,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深入理解,而且,能夠有效地在這個過程中促進他們寫作能力的提升,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基于文本共同點,引導遷移運用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內容結構形式主要是單元組合形式,每一篇課文之間存在一定聯系,但又相互獨立。教師在布置學生閱讀作業(yè)時,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對比、分析,讓學生通過思考、梳理知識,掌握文章所表達的核心思想,并逐漸能夠遷移運用,逐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內容時,筆者首先讓學生明確該單元的主題是寫景,主要有《黃山奇松》、《黃果樹瀑布》、《莫高窟》這幾篇文章。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引導學生對這幾篇文章進行辨析,讓學生感受到不同課文之間所采取不同的表達方式,了解文章作者所想表達的思想。學生通過對比之后發(fā)現,雖然第五單元的文章主要是寫景,可是不同的課文作者運用的描述方法均有所不同,例如《黃山奇松》對景點的描述主要采取并列段的形式展開;《黃果樹瀑布》課文中,景點描述主要采取移步換景形式展開。不同課文在修辭手法的引用上也有所不同,學生通過逐一對比便能夠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每一篇課文。此時教師為學生布置習作任務再加以引導,學生對這幾篇文章必然會有更深入、更透徹的理解,閱讀水平自然會有所提高。而隨著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必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這個案例中,筆者以課文為素材,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文時進行對比、分析,尋找出共同點以及存在的區(qū)別,然后讓學生練筆。結合閱讀,學生在習作上各種技巧的運用必然更為靈活,達到無師自通的效果。在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就需要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挖掘,找到單元文本之內的共同點引導學生進行遷移練筆,這對于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基于寫法切入點,提升寫作技能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切入寫法,讓學生分析完文章后提煉文章的寫作技巧和手法,并進行仿寫,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例如,在學習完了《師恩難忘》這篇文章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嘗試性寫作,即描寫一個自己熟悉的人,這個人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同學、家人、朋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寫作之前先反復閱讀該篇課文,其目的是讓學生對課文生動的人物形象進行探索,再將其中手法引用到寫作中,促使寫作更具技巧。文中在形容田老師時,用到了“娓娓動聽、引人入勝、身臨其境、恭恭敬敬”等詞。因此,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除了‘娓娓動聽,大家還知道什么詞是用來形容口才好的嗎?”學生很快聯想到了“出口成章、滔滔不絕、對答如流”等詞。有了詞匯積累,學生在仿寫時用詞也會更加生動、準確。
可見,讓學生閱讀大量文章,尤其是經典文章語句,再加以引導,能夠讓學生對文章的寫作方法理解將會更為透徹,然后再進行模仿,學生的文辭必將更為流暢、更具特色。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將二者獨立開來。教師要先對閱讀文本進行整合,然后在學生習作過程中加以引導,以情感、結構等為切入點,幫助學生全面掌握寫作技巧。新課程要求教師成為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者,在這樣的教學理念下,教師要善于根據文本內容進行深入研讀,在文本研讀的過程中找到讀寫結合的切入點,這樣,自然就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本友.文本與理解—語文閱讀教學的哲學詮釋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2
[2]王建峰.語文文本解讀的自我教育性格[D].湖南師范大學,2010
[3]陳賽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