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麗
小學音樂課是以唱歌教學為主的綜合課,在每次歌曲教授過程中教師采用聆聽、模唱、教唱等多種方法來對學生的歌唱能力進行培養(yǎng)。所以,在小學音樂課的教學中,如何讓學生自信、大聲地唱出來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學生對于唱歌教學是非常感興趣的,但是一節(jié)課過后,我們再讓學生進行個別表演,或者是小組表演時總會遇到一些問題。接下來筆者就結合具體的案例,就如何讓小學生大膽自信地演唱歌曲進行分析,以期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案例]
小學四年級學生,在音樂課上學會歌曲后,可以在座位上和同學們一同齊唱,但是不敢大膽獨唱歌曲, 或者是演唱的時候自信心不足,經常出現聲音過小,忘記歌詞,不敢正視同學,不能將歌曲的情緒準確的表達出來,造成以后再也不敢單獨演唱歌曲甚至是說話的自信心都不足。
[分析]
1. 能夠齊唱歌曲,是因為可以隨聲附和,有其他同學聲音輔助,并不是自己真正能夠獨立演唱。
2. 害怕失敗,有膽怯心理,不敢嘗試。
3. 歌曲的獨唱需要鍛煉,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站起來就可以獨唱。
[策略]
1. 構建和諧課堂,創(chuàng)設學生愉快的歌唱氛圍
音樂課堂上要求學生挺胸抬頭,腳放平,面部表情和諧自然,聆聽一些優(yōu)美的音樂同時,適當地做運動,進一步規(guī)范學生的形體美,讓學生一上課就能明顯感受音樂課與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營造了美的氛圍。音樂課的特點就是美的體驗,教師要根據音樂的特點,用音樂來打動學生的心靈。教師可以隨時為學生錄制演唱的過程,與學生交流歌曲演唱的感受,選出學生喜歡的音樂,加以引導,把音樂中的美變成一種情感的交流,讓歌唱成為學生表達美好情緒的需要。
2. 教師的語言要優(yōu)美,富有童趣的特點
在少兒頻道有兩個孩子們很喜歡的人物,一個是金龜子,另一個是小鹿姐姐,她們都有著孩童般天真的聲音和可愛的表情,所以自然成了孩子們心中的偶像。小學生心理比較單純,如果教師的語言也富有童趣,范唱時更接近學生的聲音特點,那么學生的興趣就會提高,產生出也想試一試的愿望。
3. 合理準確評價學生,鼓勵學生演唱的積極性
在音樂課中,有的孩子由于緊張會出現唱歌跑調的現象,這時會引來孩子們的哄笑聲,這個現象很打擊學生的演唱心理,所以教師一定要事先強調如何學會傾聽,如何學會評價其他同學的表演,提高學生的欣賞素質。對于勇于表現的同學,一定要多加鼓勵,提出對他的更高要求,這樣學生也會在演唱結束以后有成就感,同時會更認真地對待下次的表演。
4. 加強情感體驗,提高學生演唱的表現力
沒有感情的演唱是蒼白的,小學生由于年齡小,不能夠深刻感悟作品,造成演唱時流于直白,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教師用多種方法加強小學生的情感體驗是激發(fā)學生演唱表現力的一個有效方法。
在音樂唱歌課中,首先是要讓學生通過聆聽音樂和欣賞音樂的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含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
通過案例探討我們發(fā)現,只要遵循兒童的心理情感特點,設計合理的教學內容和豐富的活動,就可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讓學生在音樂美的探索中,不斷完善自己,成長為一個具有較高審美能力、自信、勇于創(chuàng)造的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