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兆美
在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過程中,班主任需要耐心、細致地工作,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好習慣,還需要為學生撒播心靈的陽光。
孫家正,男,10歲,小學四年級學生。這孩子特別好動,主要表現(xiàn)在:上課時不遵守紀律,坐不了多長時間就晃動椅子,東張西望,口中嘰里咕嚕,發(fā)出怪叫聲;在家任性、沖動,稍不順心,就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滾。
針對孫家正的種種不良行為,為了促使他轉(zhuǎn)化,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教育措施。
1. 聯(lián)系家長,建立信任。開學初,我就專門了解了他的家庭情況。他父親是油漆工,母親是保姆,家庭經(jīng)濟狀況一般。他父母平時工作忙,對孩子的學習很少指導,經(jīng)常因為一件小事打他。為此,我進行了一次特殊的家訪。通過家訪,我讓家長明白了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通過與家長的真誠交談,我取得了家長的信任。此后,我們經(jīng)常電話聯(lián)系,以便他們了解孩子的情況,此外,我還會根據(jù)孩子的階段性表現(xiàn),給他們一些教育建議,為孩子建立了正常的家庭環(huán)境。
2. 關注細節(jié),真情感化。每個學生都有自尊心,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愛、真誠的贊美,而當這一切得不到滿足時,他會以逆反心理來維護自尊。孫家正平時太調(diào)皮好動,受到批評太多而幾乎得不到表揚,久而久之只會使之產(chǎn)生逆反情緒。因此,針對他的這種心境,我嘗試用用行動來關心他,真情來感化他。
3. 典型事件處理。在一次升旗儀式時,我無意間發(fā)現(xiàn)他的校褲上破了一個大口子,大腿肉若隱若現(xiàn)。見此情景,我們進行了簡單的交談。
我走過去,笑著問:“家正,瞧你,大腿要出來透氣了。”
他低下頭,羞澀地一笑,說:“老師,我上次摔了一跤,褲子破了,今天要升旗,我沒有別的校褲了?!?/p>
“如果我不穿校褲,我們班的分會被扣,那就拿不到流動紅旗了。”
聽他這么解釋,我的心頭一陣感動:這孩子雖然調(diào)皮,但還有這么強的集體榮譽感,穿著破洞褲子上學就為了不讓班級被扣分。我立刻摸摸他的頭,說:“謝謝你這么關心班級的榮譽!”
第二天,我把兒子的校服送給他,他大聲地說:“謝謝老師!”多有禮貌的孩子呀!調(diào)皮好動的他外表下藏著一顆善良純真的童心。
我又笑著說:“家正,以后你穿上我兒子的衣服,要像我的兒子一樣專心聽講,不能發(fā)出怪叫聲,也不能坐在地上玩,好嗎?”
他用力地點點頭:“恩!知道了,老師!”
那天,他上課聽講特別專心,發(fā)言也很積極,我又立刻在班級內(nèi)表揚他的進步。以后的幾天,他的行為習慣比以前規(guī)范了許多。做操時,其他孩子出去排隊,他主動留下迅速地排好課桌椅,打掃教室。每次,我不會忘記把真誠的贊美送給他,還當眾獎勵他小紅花,讓其他同學羨慕不已。他興奮極了,漸漸地,他做的“壞事”少了很多。
4. 自我反思。正因為我及時和家長溝通,改變了家庭教育的方法,學生及時受到表揚,消除了抵觸情緒,才有了明顯的進步——成績有了一定的提升,與同學的關系也融洽了。
孫家正的故事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對于一些特殊學生,老師和家長要及時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和幫助。
每一顆小苗都需要陽光雨露的滋潤,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老師和家長的關愛。這樣,他才能茁壯成長。讓我們一起為孩子的心靈撒播陽光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