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老雞湯:以前咱們見面互相問好,都是“吃了嗎?”這人上了年紀光吃飯就有點“干”得慌了,得搭配點稀的,才好消化,助吸收。72歲的老高以生活的瑣事,給您奉上這碗 “心靈老雞湯”,用文字“陪聊”,幫您解解悶、去去憂。希望您看后能樂一樂,笑一笑才好。
我們這一代“40后”,吃過苦、受過難,每月工資從46塊錢養(yǎng)活全家開始,一直漲到現(xiàn)在幾千塊錢。工資雖然高了,但我們夫妻倆省吃儉用的生活方式?jīng)]有變,買東西總是貨比三家,講究性價比。
家附近有一家大型超市,步行五分鐘就能到。衣食住行應有盡有,價格適中,而且室溫冬暖夏涼,優(yōu)點很多。逛超市,練走路成為我倆的一種習慣。需要東西就買,不需要東西就逛,每天逛1~2次,真是一舉兩得。
您別說,由于總逛超市,我還真在購物性價比方面,總結(jié)出了點小名堂。
1.用超市購物卡消費能享受會員價格;同時,用指定銀行的借記卡結(jié)算,又能優(yōu)惠5%。
2. 超市定期會舉辦促銷活動,購買一定數(shù)額的商品,結(jié)賬時會贈送代金券,讓顧客下次購物使用。一種新的商品剛上架,每件能便宜0.5~1元錢。每晚5點以后,新鮮蔬菜等商品打五折。冷凍食品如冰激凌、速凍面點、水餃等,有買一贈一、買二贈一等優(yōu)惠。細算下來,每件能省十來塊錢。
3.節(jié)假日,各種商品尤其是食品輪番降價。除了法定節(jié)日外,還有情人節(jié)、母親節(jié)、兒童節(jié)、父親節(jié),以及超市自己設(shè)立的“果蔬節(jié)”“海鮮節(jié)”等等。
這樣精打細算下來,一年真能省不少錢呢。
不過啊,俗話說得好:買的不如賣的精。我的“小聰明”有時候也不管用。超市里的商品價格偶爾會像股市行情一般,一天一個樣。超市的解釋是:進貨渠道不同、進價有變化,售價當然不同。一次買雞蛋的經(jīng)歷,讓我有點累心了。
那天家里沒有雞蛋了,我就去超市買了一紙托盤,標價是4.38元/每斤。一托盤3斤多,花去13.50元,折合每個雞蛋0.45元。誰料想,第二天超市就大減價,一打聽每斤雞蛋才2.44元。賣雞蛋的貨架前,人們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我不甘心吶,排隊足足花了兩個多小時,買了兩托盤6斤多雞蛋,花去14.44元。錢雖然省了不少,但等陸續(xù)吃起來,就鬧心了——雞蛋總共有8個破損的、6個散黃的、4個粘托的、2個變味的。連損失帶扔,算起來每個雞蛋也得0.42元。如果加上放入冰箱所耗電費和排隊占用的時間,前后花費大致相當。
自從那次失敗的購物經(jīng)歷后,我就明白了,買食品應關(guān)注的第一位不應該是價錢,而是一看新鮮不新鮮,二是現(xiàn)買現(xiàn)吃,這才是最好的性價比,才能不讓自己和老伴兒累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