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海濱
(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qū)實驗高級中學,山東 濟寧 272100)
新形勢下中學籃球教學改革的思路研究
褚海濱
(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qū)實驗高級中學,山東 濟寧 272100)
中學階段,學生體育活動項目十分匱乏,尤其是對于籃球課來說,學生籃球基礎普遍較差,要想在規(guī)定的授課時間內,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術水平,并促使他們熟練掌握,是具有一定難度的。一方面,中學生處于學習的關鍵時期,因此對體育課時的安排不足,對籃球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有待進一步加強;一方面,籃球課教學十分注重籃球戰(zhàn)術的培養(yǎng),這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務;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專業(yè)的籃球教師,導致中學籃球課隨意性大,主要是學生自由活動、自由練習,教師與學生都處于被動狀態(tài),應付式的完成體育教學計劃。按部就班的籃球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導致中學生參與體育籃球活動的內容不足,沒有意識到籃球運動的豐富性。以教師示范為主的籃球教學模式大大降低了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也大大降低了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因此,在學生身體成長和學習的關鍵階段,應強化籃球教學改革,提升籃球教學對中學生的吸引力,引導他們在體育籃球運動中樹立終身體育鍛煉目標,為全身心投入學習提供一個強健的體格。
應遵循籃球技能習得規(guī)律,強化中學生籃球教學的投入,全方位優(yōu)化籃球教學過程結構。
(1)升級和優(yōu)化傳統(tǒng)的單元教學過程結構,結合籃球自身的法則積極創(chuàng)新,切實以“基本技術→應用→比賽”為導向,進行一個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首先,需要采取措施吸引中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從籃球運動較強的集體競爭性出發(fā),全面深化籃球運動的某些動作和運動技能。其次,需要把握好籃球運動的著力點,不再以投球數(shù)量作為籃球學得好壞、是否勝利的關鍵因素,而是引導學生學會上場,在籃球場上運用自如,做到真正會打球。最后,確保中學生在籃球教學時做到“手中有球、眼中有籃”。傳統(tǒng)方法中教師基本上是以“徒手滑步和徒手投籃”來進行籃球教學的,從理性思維出發(fā)學生知道這是在學習籃球,對于興趣較大、有籃球基礎的學生來說,這樣的教學方法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對于其他學生來說,極容易讓他們形成“手中無球、眼中無籃”的現(xiàn)象。在學習籃球中缺乏同伴與對手、規(guī)則與比賽,大大弱化了學生的運動能力與學習能力。
(2)放大中學生的籃球教學步驟,引導他們找尋和樹立真正意義上的籃球學習態(tài)度。結合籃球運動技能的習得規(guī)律,從學習單元和有限的學時出發(fā),積極進行單元學習和比賽;做好籃球運動技能的一般技能教學,從基礎性的技能習得規(guī)律出發(fā),結合每位學生的特點與素質,引導他們慢慢摸索自身的籃球技能習得規(guī)律?;@球技能有別于體操、田徑等的身體操作運動,它不屬于固定封閉的動作體系,而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且開放的體系。因此,以“教”為中心的教學過程不能客觀的反映籃球運動技能習得規(guī)律,這就要求籃球教師必須樹立以“學”定“教”的基本教學思維,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進行籃球教學,在引導學生樂于學的基礎上繼續(xù)深化籃球教學過程,與學生共同探討增強籃球教學的科學化維度,積極進行2對2、3對3、打全場等方式的籃球教學,以比賽實踐為導向增強籃球教學過程的適用性與感知性,親身體驗,以便學習和掌握籃球運動的一些基本技術,切實將學生引導到籃球體育活動中。
(3)分解籃球技能教學思路,由局部逐漸過渡到整體,實現(xiàn)“基本技術→應用→比賽”的籃球教學思路。這就要求籃球教師深刻反思與探問籃球教學過程,以籃球運動技能習得規(guī)律為基礎,以“整體→分解→整體”為原則,從學生樂學的角度探索和設計籃球“比賽→應用→基本技術”的教學過程,并抽取學生與班級積極進行單元教學比賽,從學生的傳球次數(shù)、配合意識、投球次數(shù)、進攻有效性等方面出發(fā),增強學生在籃球運動場上的自如性。
籃球運動是一項可以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項目,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意志與身體素質等,因此要求進一步優(yōu)化籃球教學內容,從籃球運動的本質出發(fā),增強籃球運動內容的科學性。
(1)以中學生籃球運動情感為導向,積極進行情感式引導教學。把握好籃球運動項目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以全面培養(yǎng)學生為基礎,積極實施以思想品德、行為規(guī)范等為導向的籃球教學,將籃球運動技能培養(yǎng)與其他綜合素質技能培養(yǎng)有機結合,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對籃球運動的學習興趣,切實以籃球運動情感培養(yǎng)為方向,選擇有利于學生自身發(fā)展和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教學內容。一方面,改革中學生籃球教學,重中之重就需要先培養(yǎng)學生對籃球運動的情感,以體育感情為基礎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運動技能,從而可以激發(fā)他們對籃球運動學習的積極性。只有對籃球運動表現(xiàn)出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及時、迅速地捕獲籃球教學內容的本質性東西,并深入領略籃球教學過程中一些基本動作的要求。另一方面,通過進一步的籃球運動技能學習,可確保每位學生都具有喜愛、專長的籃球技術與技能,在發(fā)展學生自身個性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掌握籃球運動的基本方法,并為終身體育活動思想奠定基礎。
(2)采取積極的措施確保中學籃球教學內容的精簡化與實用化。結合中學生的好奇好動心理,把握籃球教學有限的學習時間,從教學任務的既定教學要求出發(fā),精練和簡化中學生的籃球教學內容,合理劃分籃球教學段落,各段落之間要摸索出一個合適的轉換時間,以滿足學生運動的需要;積極實施課堂體育教學與課外體育鍛煉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將簡單的技術動作與復雜的、組合的技術動作相融合。中學籃球教學主要是以技術動作和戰(zhàn)術配合為思路的教學內容,刪減一些學生不感興趣、枯燥無味的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精簡和取舍,有利于高效教學。
(3)必須確保籃球教學內容的實踐化,籃球教學要在球場上進行體驗。應強化中學生籃球教學理論知識的傳授,在籃球實踐與運動時引導他們全面掌握規(guī)則,增強籃球運動課練習時間的有效性。主要是需要籃球教師精練的語言,以精準的籃球運動示范傳授為基礎,將籃球運動規(guī)律、比賽規(guī)則、運動損傷、個人運動方式制定等融合在實踐中,在增強中學生籃球教學靈活性的基礎上,培養(yǎng)他們積極自學、主動思考的能力,并借助多媒體信息觀看比賽、自主學習。
科學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縮短籃球教學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創(chuàng)新籃球教學方法。
(1)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和空間,增強中學生籃球教學方法的彈性化。在中學生籃球教學過程中,學習規(guī)模龐大、學生的籃球技能薄弱,因此有必要掌握籃球體育教學過程中的運動量大小,選擇難度適宜的籃球技術動作等進行教學,這就需要提升籃球教學方法的針對性與彈性。也就是說,在中學生籃球教學過程中,不需要將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具體化和詳細化,而是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引導他們主動獨立思考。一方面,結合學生的要求與身體素質,合理安排籃球練習時間、次數(shù)和密度等,不統(tǒng)一安排籃球運動量的強弱,以營造一個寬松的籃球教學范圍。另一方面,籃球教學應發(fā)揮好教師的指導作用,一旦學生在完成基礎動作時出現(xiàn)了不合理性,應及時給予提示;反之,對技術動作完成標準與進步的學生,應給予鼓勵,借助彈性化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潛在能力。
(2)豐富籃球教學內容,增強籃球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以娛樂化、健身化為導向,切實激發(fā)學生的運動熱情。一方面,發(fā)揮好籃球運動的健心和健身功能,采取多樣化的手段促使學生在籃球教學中體驗到快樂,在主動學習中享受籃球體育鍛煉帶來的樂趣。這就要求籃球教師采用幽默的語言講授基本技術,結合生活實例增強中學生對籃球理論內容的理解能力,并利用好中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把握籃球運動的游戲性和競爭性,在做好籃球傳球、防守和投籃教學的基礎上,簡化籃球練習的規(guī)則,以快樂教學為導向提升中學生在籃球運動中的體驗,發(fā)揮好籃球運動的健身和健心作用。另一方面,籃球教師應采取積極的措施增強教學手段的多樣化,結合運動場地、學生籃球水平、運動素質等方面,讓學生進行分組練習,并適當給予指導。
遵循籃球技能習得規(guī)律,優(yōu)化籃球教學過程結構,把握籃球運動本質,提升籃球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主體創(chuàng)新籃球教學方法,增強籃球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娛樂化、健身化,可全面推動中學生籃球教學的改革與進一步發(fā)展。
[1]胡南.中學籃球教學改革之研究[J].魅力中國,2010(12).
[2]李瓊.新課標下的中學籃球教學改革[J].體育師友,2008(4).
[3]項澤龍.新課改下中學籃球多元化教學模式及評價體系[J].中學時代,2013(14).
[4]譚軍.在新課標下對中學籃球教學的分析和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版,2010(2).
[5]孫亦峰.我國少年籃球運動員培養(yǎng)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江蘇:蘇州大學,2008.
[6]徐勤鳳.山東省重點高中籃球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9.
[7]吳建明.中學籃球教學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J].求知導刊,2016(10).
G841
A
1674-151X(2017)09-081-02
投稿日期:2017-06-27
褚海濱(1974~),中教一級,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