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青,許 磊
(1.首都師范大學體育教研部,北京 100048;2.河南大學歐亞國際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幼兒體育游戲小組活動案例九器材DIY與手段多樣化
陳少青1,許 磊2
(1.首都師范大學體育教研部,北京 100048;2.河南大學歐亞國際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編者按
本期活動主要是對幼兒體育器材的制作、改進與組合,利用場地環(huán)境因地制宜開展游戲活動,在場地、器材變化的同時,教學方式和手段相應(yīng)多樣化,這些器材的創(chuàng)新使用分散在每一期的活動中,本期活動是專題的摘錄,不再按照往期的常規(guī)教學步驟整理,而是以自制器材為主題,以多樣化使用為主線展開。
圖1 兒童自行車
圖2 自制平衡車
圖3 小鴨劃水
圖4 收腳滑行
【游戲意義】幼兒在4歲左右可練習騎自行車,對平衡、協(xié)調(diào)和克服心理恐懼有很大的鍛煉價值。但直接學騎兩輪車難度較高,以平衡車作輔助器材進行過渡練習,效果較好。平衡車有階段性使用的局限性,家長可自制平衡車,和孩子一起體驗改裝的快樂。
【游戲準備】平衡車練習時最好在稍帶斜坡的地面上,促使幼兒較快體會收腳滑行。
【游戲組織】(1)帶有輔助輪自行車的改裝注意幾點:去掉腳蹬、鏈條和輔助輪,降低座位高度,以幼兒坐上車兩腿伸直前腳掌能觸地為宜(圖 1、圖 2)。(2)平衡車的練習從小鴨劃水開始,以每次30分鐘為例,3~5次后一般幼兒可收腳滑行10m以上(圖3、圖4)。在收腳滑行20m左右時,開始學騎兩輪車,一般3次左右可掌握兩輪車的騎行(圖5、圖 6)。(3)固定目標地抓取目的是練習幼兒單手掌握自行車方向,兩人騎行中的物品交接屬于移動中獲取移動目標物,除騎行技術(shù)外,需要幼兒穩(wěn)定的心理素質(zhì),適當調(diào)配注意力分配,難度較高,教學中不作硬性要求(圖7、圖 8)。
圖5 過橫桿
圖6 鉆山洞
圖7 抓小馬
圖8 接小馬
【游戲建議】(1)兩輪車的騎行應(yīng)在平衡車熟練的基礎(chǔ)上進行。(2)花樣騎行兩輪車要因人而異,手段多樣化的目的是激發(fā)幼兒騎行興趣,不可勉強引導。(3)無論是平衡車還是自行車,初學時,成人不要手扶車把幫助掌握方向,此階段克服幼兒心理障礙至關(guān)重要,可手扶后背減少幼兒心理恐懼,防止摔倒,逐漸減少施力程度,比如一個手指節(jié)接觸后背,不影響騎行,但會有效降低幼兒恐慌。
圖9 跳箱分解
圖10 場地擺放
圖11 飛到圈里
圖12 飛越跳箱
【游戲意義】練習幼兒上肢力量,體會發(fā)力節(jié)奏與默契配合,體驗飛行的快樂。練習繞圈奔跑能力。
【游戲準備】吊環(huán)2個,呼啦圈幾個,跳箱1個,分解為小方框(圖9、圖10),跳繩幾根。
【游戲組織】(1)先讓幼兒做兩輪跳到圈里的練習,之后加大圈的間距,教師和幼兒手握吊環(huán),幼兒的彈跳和教師的拉力相結(jié)合,飛到圈里(圖11)。(2)幼兒和教師建立節(jié)奏用力概念后,開始飛躍低跳箱的練習,配合默契后,飛躍高的方框(圖12)。(3)吊環(huán)與跳繩的結(jié)合,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跑動積極性(圖13、圖14)。
圖13 蜘蛛纏繞
圖14 一起織網(wǎng)
【游戲建議】(1)引導幼兒節(jié)奏性用力,不是一直緊緊地握住吊環(huán)。飛越較高方框時教師做好幼兒吊環(huán)脫手的防護準備。(2)吊環(huán)與繩子相連接后套在塑料桿上,也可組織小驢拉磨的游戲。
【游戲意義】練習幼兒不同身體狀態(tài)下的平衡與攀爬能力,克服心理恐懼,豐富攀爬練習手段。
【游戲準備】消防或室外工程用的繩梯1個,掛在社區(qū)健身器可承受幼兒體重的樹枝上。硬質(zhì)地面應(yīng)增加體操墊確保安全。
【游戲組織】(1)將繩梯懸掛好后,教師進行各種攀爬練習驗證繩梯安全性。(2)教師逐個演示各種爬行方法,可導入消防員滅火、工人粉刷墻壁的情景創(chuàng),之后由幼兒逐一體驗(圖15~圖18)?!居螒蚪ㄗh】(1)幼兒正面爬繩梯的高度通常和其自信心有很大關(guān)系,開始時不要勉強給幼兒設(shè)置目標,重在參與,之后逐漸增加高度和難度。(2)反爬難度較高,教師時刻注意安全。
圖15 正爬
圖16 反爬
圖17 休息
圖18 蕩秋千
【游戲意義】通過簡單的改進,使風箏更容易起飛,練習幼兒的快速跑。
【游戲準備】幾張舊A4紙,一只廢舊的風箏用帶子連接到樹枝上。【游戲組織】(1)先以紙風箏熱身,通過親子、幼兒之間的協(xié)作方風箏增加幼兒的合作意識(圖19~圖21)。(2)放飛改裝后的風箏,幼兒跑動速度較快,采用接力形式讓他們獲得休息(圖22、圖 23)。
圖19 紙風箏
圖20 親子風箏
圖21 協(xié)作放風箏
圖22 風箏改裝
圖23 風箏接力
【游戲建議】(1)公園或景點所賣的風箏通常由線輪、細線和風箏組成,易纏繞,不易放飛,放飛后也不安全,不適合幼兒。本改裝是將他人丟到垃圾箱旁的廢棄塑料風箏以粗絲帶和樹枝相連,解決了放飛和纏繞問題,只要幼兒跑動即可體會放飛的快樂,小小改變,趣味大大增加。(2)家長和幼兒教師也可帶領(lǐng)幼兒用紙折一個風箏,之后以同樣方式連接到樹枝上,樂趣無窮。
【游戲意義】自制多樣目標,提高幼兒擲準能力。練習協(xié)調(diào)性,增進親子感情。
【游戲準備】場地布置如圖24,將3個大小不等的呼啦圈上下相連懸垂于樹上,最下面的呼啦圈用椎桶固定。
【游戲組織】(1)先進行不同大小、不同材質(zhì)的球類投擲練習(圖25、圖 26)。(2)演示后分別進行單個幼兒、親子、所有幼兒的鉆圈游戲(圖27~圖29)。
【游戲建議】(1)投擲環(huán)節(jié),中間的呼啦圈設(shè)定為3分,上下各設(shè)置為2分、1分,以目標引導幼兒進行正確的角度投擲。(2)鉆圈時提醒幼兒不要碰圈,練習幼兒的柔韌和靈敏,但不要過于嚴格。
圖24 場地布置
器材自制與手段多樣化貫穿于幼兒游戲小組的全過程,本期案例是根據(jù)主題從每期中節(jié)選出來的,所以場地并不固定,有時在首師大的廣場,有時在塑膠場地,也有些在公園的草地上,因地制宜?;顒悠鞑某K梯外(網(wǎng)購花費75元),均為以往器材的花樣翻新和組合改造,取材于日常用品,沒有比較繁瑣的改造過程,一般幼兒園和家庭均可動手自制。
圖25 單手投擲沙包
圖26 雙手投擲排球
圖27 幼兒鉆圈1
本系列活動器材取材方便,改造簡單,充分發(fā)揮材料的作用,以幼兒的視角,巧妙的設(shè)計,小小的改編,大大提高了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體現(xiàn)了生活化的教育理念。
平衡車是對帶輔助輪自行車的改裝,小鴨劃水和收腳滑行是對幼兒學騎兩輪車的針對性練習,可有效克服幼兒心理恐懼,花樣騎行則體現(xiàn)了教學手段的多樣性。吊環(huán)游戲?qū)僭瓌?chuàng),可有效練習幼兒上肢力量,體會節(jié)奏性發(fā)力。繩梯則充分考慮了幼兒的趣味點,滿足攀爬、挑戰(zhàn)的心理需求。風箏和呼啦圈的改裝,看似簡單,但與幼兒的運動能力水平充分結(jié)合起來。
圖29 幼兒鉆圈2
幼兒教師和家長在進行類似改裝時,應(yīng)充分考慮幼兒的身心特點,注意器材的安全可控,自制或改造器材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幾點,如充分利用材料的多功能性,在材料的大小、形狀、質(zhì)量、組合方式、練習方式上打破傳統(tǒng),發(fā)散思維,為幼兒提供盡可能多的練習方式。其次,無論哪種形式的改裝,最終的目的都是激發(fā)幼兒的參與興趣,提高身體基本素質(zhì),促進動作發(fā)展,如果能同時提高協(xié)作意識、團隊精神和運動感知,游戲目標將更加多元化。要促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體驗運動的快樂,激發(fā)更多的內(nèi)在潛能,不可為新穎、為多樣做無謂的開發(fā)與改造。最后,器材DIY和手段多樣化是同步進行的,首先確定教學目標,在目標的引領(lǐng)下,改造器材的同時充分考慮它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器材完成,游戲方式已水到渠成,只考慮游戲時的細節(jié)就可以了。
欄目負責人簡介:陳少青(1980—),男,博士,副教授,首都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首師大青年燕京學者培養(yǎng)對象,首都體育學院碩士研究生校外指導教師,北京市大體協(xié)青年體育教師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青少年性別角色與體質(zhì)健康,幼兒動作教育等,公開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20余篇,參編教材多部,目前主持省部級課題一項。
圖28 親子鉆圈
2017-06-02
陳少青(1980~),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研究方向:青少年性別角色與體質(zhì)健康,幼兒動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