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小輝
語法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難點。對很多學生來說,語法教學既枯燥,又抽象,學生覺得在語法教學中要么必須艱難的學習他們很難懂的知識,要求必須記憶大量枯燥的知識?,F(xiàn)用案例說明語法教學的實施要點。
一、在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
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只顧在教學中指出一個學習目標,卻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帶來了學生主體性失落的問題。這些教師認為,進行一堂語法課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讓學生明晰一個或幾個語法知識,為了讓學生明晰學習目標,當然要在教學引導的環(huán)節(jié)立即讓學生了解學習的目標,這樣的教學行為有什么不妥呢?這些教師并沒有意識到,當學生覺得學習語法知識,就意味著他們必須被動接受教師教授的知識時,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變得消極。教師如果要高效開展語法教學,就必須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
現(xiàn)以教師引導學生學習“with+賓語+補語”的語法結構為例,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以下的例子:
I went out with the window open.(句1);
He was working there with only a shirt on.(句2);
She said good-bye with tears in her eyes.(句3);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學生過去學過如何分析句式,以上的三個句子描述了什么意思?它的句式結構特點是什么呢?當教師允許學生自己探究知識時,學生便會產(chǎn)生一種探究的好奇心,學生會結合學習經(jīng)驗分析上句。通過分析,學生可知以上三句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以上句子的句式結構為主語+動詞+賓語+賓語補足語。此時學生會意識到,這樣的句子將是今天的學習目標。
如果學生沒有探究知識的意識,就會永遠應用被動的心態(tài)學習,教師的語法教學效率就會低下。教師如果希望學生主動學習語法知識,就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主動發(fā)現(xiàn)學習問題,當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了問題后,便會愿意帶著問題來學習。
二、在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水平
部分教師在開展語法教學的時候,重視知識的灌輸,忽略了思維的培養(yǎng)。這些教師認為英語語法教學的重點在語教授學生知識,他們在教學中當然要以知識傳授為重點,這種行為又有什么不妥呢?這些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學生的思維水平與知識吸收的效率有密切的關系,如果學生的思維能力越強,他們就越能高效的吸收知識,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必須在語法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依以教師引導學生學習“with+賓語+補語”的語法結構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句1)、(句2)、(句3)等例句分析“with+賓語+補語”的分類有哪幾種?學生經(jīng)過分析與思考,可知以賓補的類型來分,可以分為形容詞、副詞、介詞短語、不定式、過去分詞、現(xiàn)在分詞作為賓補。教師可引導學生繼續(xù)思考,以現(xiàn)在分詞為賓補為例,它又有哪幾種表達方式?學生經(jīng)過橫向、縱向比較,可獲得現(xiàn)在分詞的表達方式為catch sb. Doing; mind sb. doing; imagine sb.doing.; leave sb./sth.doing; keep sb./sth.doing等。教師可引導學生繼續(xù)探索在以上的分類中,動詞與時態(tài)應用的規(guī)律。
教師在語法教學中不應當直接灌輸給學生知識,而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水平。比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應用分類、歸納的方式探索某一類語法問題的規(guī)律;可引導學生應用數(shù)形的方法繪制語法分類圖;引導學生應用類比、推理的方法遷移知識時。教師只有提高了學生的;思維水平,學生才能深入的、全面的理解知識。
三、在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通常應用單獨開設語法課堂的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這些教師認為,語法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應用集中的方法教授,又有什么不妥呢?這些教師并沒有意識到,正因為語法知識過于復雜,所以教師更應當分階段、重滲透的方法開展語法教學活動。
比如以教師開展英語翻譯活動為例,學生在翻譯“What will you do when your hair is long?”等句子時,會發(fā)現(xiàn)有一種自己未曾見過的全新語法知識,可能學生不僅一次會遇到這樣的知識,還會多次遇到這樣的知識。學生可應用探索—思維的的方法學習,在實踐中獲得學習經(jīng)驗。當學生反復實踐時,這些經(jīng)驗不僅會內(nèi)化為語法知識,而且將會成為學生的語感。以后,學生遇到賓補句式時,能通過語感套用例句,應用直覺找到語法的應用方法。
教師不能僅僅應用集中教學的方法開展語法教學活動,而要應用分階段+集中的方法開展語法教學活動,即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多開展翻譯活動、朗誦活動、讀寫活動等,為學生滲透語法知識,使學生可積累語法實踐經(jīng)驗,然后在集中探討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整合語法知識。通過反復開展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將能同步提高。
四、總結
正因為很多學生覺得學習語法知識很困難,所以他們失去了學習語法知識的興趣。為了讓學生愿意主動的學習語法,教師必須優(yōu)化語法教學的行為。教師只要把握住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經(jīng)驗這三個要點,就能提高學生的語法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