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志薇
【摘要】:在教學中,老師和學生有時也會因為一些小的問題而產生沖突,老師想要往左,而學生卻要往右,矛盾一激化,往往兩敗俱傷。老師教得累,學生學得煩。我在教學中,也遇到過這樣一些情況。其實面對問題,教師只要打開思路,擦亮眼睛,用智慧來處理,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關鍵詞】:勤于思考善于發(fā)現樂于改變
案例一【投其所好】
李明,是我接手新班一個月留下最深印象的同學。英語底子薄,上課不愛發(fā)言,因為不會說,也聽不懂,但他是班里的電腦達人,聽說他的手機游戲玩得也很好。一日放學后,我約談了李明的家長,目的是想請家長配合督促學生回家聽讀課文,從聽說開始。家長很無奈地告訴我因為都在外打工,下班均比較晚,沒有時間過問學生的學習,更不要說聽讀作業(yè)。家長陳述確實讓我覺得很為難,但是學生的學習不能因此而放棄,得幫他們想想辦法,我問家長:“你們家有智能手機嗎”李明爸爸回答:“有,為了聯系學生,給學生也配了一個,偶爾他會背著我們玩游戲。”“那好,推薦你下個APP,可以聽讀英語,操作也方便?!蔽以谑謾C上演示了一遍操作過程,李明爸爸聽了,如獲至寶。
第二天,驚喜地發(fā)現原來上課從不舉手的李明居然舉手發(fā)言了,而且不止一次,看得出他是認真預習過了,有些生詞他都能說出來。課后,他很興奮地告訴我:“老師,你昨天給我爸爸介紹的那個軟件很好用,回家就用那個聽讀課文,所以今天教的都預習過了。我覺得那個很好玩,能聽還能點讀?!甭犃怂脑挘乙埠芨吲d。一個本身有點厭學的學生,因為我給他推薦了一種學習途徑,他對學習重新多了份興趣。如何激發(fā)他將這份學習熱情保持得更長久呢,我開始下一步計劃。
幾日后,我又喊來李明。對他說:“老師發(fā)現你的預習做得很好,老師給你個‘神秘任務,老師再幫你下個軟件,叫作‘少兒英語趣配音。上面可以給我們學習的課文配音,你回家嘗試一下,錄好以后,發(fā)給我。”他很欣喜地接受了任務。晚上他如約發(fā)來了自己的配音,我聽了很滿意,看得出他是認真模仿了。第二天我將他配的動畫放給全班同學聽,大家都很驚訝,也對李明同學的表現大大地點了一個贊。
就這樣,在同學們的認可及他自身的努力之下,李明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越來越高。
案例二【揚其所長】
一日,我正在課上講得津津有味。突然,一同學舉報:“老師,王剛又在桌子里面畫畫了。”我很生氣地走到王剛面前,將他的“大作”從抽屜里拽出來,沒收,回講臺。課后,我打開了這份“大作”,心想先看看究竟畫了什么,再好好批評他。出乎我意料的是,當我打開一看,居然是一幅地圖,圖中有游樂場、公園、電影院、超市、車站等地,更讓我吃驚的是每條道路居然都有名字??吹竭@么精心設計的城市地圖,我的心也柔軟了,想發(fā)的火已然被澆滅了。能畫出這么復雜的地圖,說明這學生心思細膩,只是如何把他的這份才能引到英語學習上來呢我尋思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我把王剛叫到辦公室,他以為我要批評他,很是緊張?!巴鮿?,我想請你幫個忙?!彼悬c驚訝,睜大眼睛望著我,似乎猜不透我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你好像很意外”我問道?!袄蠋?,我還以為您要批評我呢”“批評什么”“因為剛才我上課畫畫。”“嗯,你也知道那是不對的。那你現在愿意將功補過嗎”“我能做什么”“我們下個單元將學到談論問路,我發(fā)現你畫畫特別好,想要你幫我繪制一幅地圖。不過有點難度的是,圖上的東西可都要用英文來表達,你能做到嗎”“我愿意試一試?!薄昂芎茫绻胁粫?,你可以看看書,或者來問我?!?/p>
三天后,我要進行關于道路的教學了,王剛也如期交來了他的作品。一幅精美的地圖,既源于生活,又和現實不一樣,帶著他自己的想象和憧憬。我把王剛的地圖帶到了課堂上,讓同學們在他的城市中,進行對話的練習。整節(jié)課,我發(fā)現王剛一點都沒有走神,他專注地聆聽著同學的發(fā)言、老師的點評,從他的眼神中讀到了自信和成就感。課快結束時,我告訴同學們這幅地圖的作者是王剛,大家都感到意外,對他刮目相看。自那件事后,我也時不時地請王剛幫我畫些和教學有關的圖片等,他總是很高興地接受任務,在我的英語課上再也不畫畫了。
案例三【借水行舟】
課間,我走進教室,發(fā)現同學們都三五成群地擁在一起,肯定又是有什么新鮮的玩意吸引著他們。走進一瞧,這不正是小時候玩的“東南西北”嗎此時,上課鈴響起,同學們趕緊收起他們的“玩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但與此同時,我也發(fā)現因為下課時玩得太興奮,即使鈴聲響了,一些學生也不能立刻進入課堂教學,眼角還時不時地瞟著抽屜里的“玩具”。我該走過去沒收他們的“玩具”嗎這樣真的好嗎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呢
突然,我靈機一動。趁著做眼保健操的時間,拿出一張紙也折了一個“東南西北”,并在上面寫上了與我們本課教學相關的幾個職業(yè)類的詞語:doctor,dancer,astronaut,teacher,footballplayer,writer,farmer,worker等八個詞語。上課一開始,我拿出這個“玩具”,對同學們說:“First,letsplayagame.”同學們看我也拿出一個“東南西北”,倍感意外。我向大家解釋了規(guī)則:“我手里的四色“東南西北”上面寫了八種職業(yè),它們在黑板上,你想成為其中的哪一個看看你所要的和你想的是否一致,如果一致,你就是今天的luckyone?!蔽易叩揭粋€同學面前,問他:“Whatdoyouwanttobe”“Iwanttobeateacher.”該同學回答道?!癢hichonedoyouchooseRed,yellow,blueorgreen”“Blue.”“Howmanytimesdoyouwant”“Four.”“OK.Letshavealook,whatsit”我一邊操作“東南西北”,一邊和學生問答,“Oh,itsateacher.Youretheluckyone.”學生幸運的要到了自己所想的,非常高興。
看著我把游戲帶到了課堂,學生們覺得格外興奮。每一個人都想參與到游戲中來,不知不覺中,他們在游戲中運用了語言,鞏固了所學。甚至一些學生意猶未盡,課后還繼續(xù)用英語來進行著“東南西北”的游戲呢。
【案例反思】
時常聽到老師抱怨學生難教,貪玩、心思不在學習上,家長也沒有輔導能力,心有余而力不足。與其被動地抱怨,不如主動地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作為一名教師,應當多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了解學生,理解學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才能正確地引導學生。
1、勤于思考,抓住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有的興趣點,在課堂中往往是無法考量到的。比如第一個案例中,李同學對于電子產品的興趣,是在教學中原先沒有考慮的。但是通過和他父母以及他本人的溝通,才發(fā)現這是一個契機,就用這個“敲門磚”,激發(fā)他對英語這門學科的興趣。引導學生為自己的學習制定感興趣的目標,促進學生在目標達成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2、善于發(fā)現,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勢
研究表明:成就感越強的學生,學習積極性就越高,學習的內在潛力就發(fā)揮得越好。就和案例二中的王同學一樣,誰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受到他人的尊敬。利用他的繪畫特長,讓他找到自信,也激發(fā)他對課堂教學的參與度。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注意觀察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并在所教的學科中盡可能發(fā)揮其優(yōu)點。正如多元智能理論所提出的,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風格”,所以教師應注意尊重學生的學習風格,認識學生的長處,發(fā)揮學生的智能所長。
3、樂于改變,貼近學生的生活
教學設計是預案,但不是必須走的流程。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隨時做出調整,使教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比如案例三中的游戲是之前沒有想到的,但是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一味阻止并不是最佳方法。游戲也是促進和激發(fā)興趣的一種很好的形式,如果能將游戲的規(guī)則、流程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向學生呈現與示范,并做好正確的引導示范,也能把游戲“玩”出新意。但是一定要注意在游戲中所要使用的語言與教學內容要匹配,游戲終究是為教學目標的達成服務的,所以“玩”起來才合情合理,如果一味為了趣味性而忽視了教學內容本身,那則是本末倒置,弄巧成拙了。
誰說“師生的小船說翻就翻”作為一名教師,只要勤于動腦,樂于嘗試,一定能將這條小船行駛得穩(wěn)穩(wěn)當當,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