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煒
現代教育的目標不斷變化,化學教材內容也不斷更新,對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一、化學教學生活化
高中階段學業(yè)繁重,學生都有很大的壓力,加上化學知識點繁多,導致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日漸下降.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化學教學的生活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把枯燥的知識點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鞏固教材中的知識點,讓學生接觸到最新的化學應用,強化學生對化學生活化的意識.生活中有很多化學現象,但是學生不能及時發(fā)現這些內容,需要教師把這些現象引入到課堂上,幫助學生分析其中的化學原理.在化學課堂中學到的化學知識,大部分都可以運用到生活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化學知識分析生活中的問題.化學知識可以說是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師利用這些內容來輔助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能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掌握化學知識,并且運用在實際生活中.例如,在講“空氣質量的改善”時,教師要將教材內容和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兩者相輔相成,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首先,影響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而空氣質量報告則是包括空氣污染指數和空氣質量等級.影響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物和空氣質量報告共同組成了空氣質量評價的標準.現在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正在變壞,大氣污染物越來越多,空氣質量也成為重大問題.因此,掌握空氣質量相關的知識,是對高中生的基本要求.學生要掌握溫室效應的原因、危害以及緩解措施,并且能分析哪些行為會導致溫室效應的加劇.學生生存在這個大環(huán)境中,空氣質量直接影響每個人的生存問題,使學生意識到這些內容在生活中的應用,踏踏實實地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手段,都是以教師為主體,結合教材內容設計教學方案,引導學生按照教學方案進行思考,限制了學生的自主探究.這種教學手段已經不適應現在的教育環(huán)境.現在是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到引導作用,讓學生跟著自己的邏輯思維走,給學生在思想上的絕對自由,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高中生不僅要學會課本上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學習化學的方法,要有自主探究的能力,能獨立地進行正確的思考.現在的化學題型中,有很多是在考查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在平時的教學中鍛煉出來的.很多化學理念,學生需要親自探究才能掌握.學生只有自己研究過,才能明白其中運用的化學知識,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掌握探究的正確步驟.例如,在講“提供能量與營養(yǎng)的食物”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探索式自學,然后進行講解.教師讓學生說出可能會提供能量和營養(yǎng)的食物.學生紛紛說道:“面包、饅頭、牛奶、蘋果.”也有學生說道:“每一種食物都能提供營養(yǎng)和能量.”教師說道:“大部分的食物是能提供給我們能量的,但也存在一部分食物并不是提供能量.”教師根據教材的內容繼續(xù)說道:“同學們知道營養(yǎng)素有哪些嗎?”學生都在課下做了準備,回答道:“糖類、油脂、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和水.”教師緊接著說道:“這些營養(yǎng)素,哪些是給我們人體提供能量的呢?”學生回答道:“糖類、油脂和蛋白質.”最后教師進行講解,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很多化學理念都是通過實驗得來的.高中化學教材中的實驗,不僅用來輔助教學,也用來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化學實驗,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實驗的機會,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提高動手能力,掌握相關知識.考試時肯定會考實驗步驟的題目,這些步驟如果只靠死記硬背,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煎熬,而且作用很小,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加深對實驗原理、步驟的印象,也能提高科學素養(yǎng).例如,“制取蒸餾水”是高中化學的重要實驗,教師要讓學生進入實驗室,按照教材的步驟展開實驗.這個實驗要求學生要學會裝配簡單儀器裝置的方法,學會制取蒸餾水的實驗操作技能,通過實際動手操作,就能達到這些目的.利用大試管、彎玻璃導管、單孔橡膠塞、膠皮管、小試管、燒杯等儀器,按照教材中的示意圖連接好,配置成簡單制取蒸餾水的裝置.然后根據教材中的步驟,開始實驗,最終得到蒸餾水.這是相對簡單的實驗,卻是后續(xù)實驗的基礎.因此,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并使學生形成良好習慣.
總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優(yōu)化教學方式,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