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藍藍的天空下騰飛著白色的煙霧和粗獷悠長的汽笛聲,油黑發(fā)亮的車身配著紅色的車輪,火車司機駕駛著氣勢磅礴、霸氣十足的鋼鐵身軀行駛在寂寥的山區(qū)鐵路,每當(dāng)列車安全正點到達車站時,火車司機手持懷表,像戰(zhàn)場上凱旋歸來的將軍一樣,臉上蕩漾著幸福燦爛的笑容。特別是那高大偉岸的身影,半敞半露著衣裳,構(gòu)成一幅壯麗圖畫……這是文人墨客筆下的蒸汽機司機。而“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霜。遠看像個逃荒的,近看像個要飯的,走近一看是機務(wù)段的”,那才是現(xiàn)實生活中最真實的蒸汽機司機。
開蒸汽機車是超強度的體力勞動。20世紀(jì)60年代的蒸汽機車動力小,運行里程短,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作業(yè)環(huán)境差。在4平方米狹小的空間駕駛室里,火車司機坐下后,行走和挪動身體都很困難。那活真是辛苦,既臟又累。尤其是逆風(fēng)行車的時候,風(fēng)從煤斗子里呼呼灌進脖子……一趟車下來,火車司機的臉上永遠是黑乎乎的。因為要擦車、給油、保養(yǎng)、焚火等作業(yè),藍色的工作服經(jīng)常被污染成油泥的黑色,還閃發(fā)著黑乎乎的亮光,工作服原來的顏色都沒法辨認。那時火車司機超負荷連續(xù)工作是常有的事,乘務(wù)員在公寓休息,剛躺下不久,睡得迷迷糊糊,又被叫班出乘。雖然當(dāng)初工作環(huán)境極差,物質(zhì)生活匱乏,但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以苦為樂,創(chuàng)造了屬于那個時代的輝煌。
火車司機出乘前,登高爬下地給壓油機、發(fā)電機、熱水泵和加煤機等處給油、檢查,給機車上煤、上水,忙得渾身是汗,衣服都濕透了。在蒸汽機車駕駛室里工作,最難熬的是夏天。在酷熱的夏天開蒸汽機車,需要的不僅是體力,更需要一種精神。司機、副司機和司爐在“天然的桑拿間”鍋爐旁作業(yè),經(jīng)過長時間日光照射,如同蒸籠?;疖囋谶\行時,左側(cè)的是司機,中間的是司爐,右側(cè)的是副司機。蒸汽機車的駕駛室中有一個踏板,能夠踏開爐門,司爐負責(zé)往里面添煤,讓機車保持動力。副司機除了幫助司爐添煤,還負責(zé)為司機“導(dǎo)航”——瞭望。因為機車駕駛室車頭被前面巨大的鍋爐擋得嚴(yán)嚴(yán)實實,司機的視線受到限制,為了便于瞭望,只好將半個身子探出左邊車窗,右手操作方向桿控制車頭。為防止列車右拐彎時發(fā)生事故,所以右側(cè)的副司機隨時協(xié)助司機注意瞭望信號燈,以保證行車安全?;疖囶^上煙囪冒出的蒸汽卷著熱浪夾雜著黑色的粉塵,順著機車前進帶起的風(fēng)撲過來,燙得人生疼。那時司機室里還沒有空調(diào)、電扇,連個窗簾都沒有,就那么曬著,一個夏天下來,胳膊上都要掉好幾層皮。由于窗戶一年四季必須開著,加上吃飯沒有規(guī)律性,飽一餐,餓一頓,常年下來,不少火車司機都患有關(guān)節(jié)炎、風(fēng)濕和胃病。司爐在不足一平方米的空間作業(yè),不間斷地用鏟子一鏟一鏟地將煤送到爐膛里,特別是火車在爬坡之前更得把火燒得旺旺的,做到磚紅火旺汽足水滿,火車才能爬上坡。否則,沒汽沒水,司機能耐再大,火車也跑不快,爬不上坡。當(dāng)司機拉下汽笛連桿,機車迸發(fā)出“嗚嗚嗚”的汽笛聲時,司爐的鐵鍬在手中不停地舞動,加快喂煤的速度,爐門牙板在腳下一張一合,爐床里發(fā)出通紅的火焰。工作中,再熱也不能脫下作業(yè)服,因為司機室里橫七豎八地擺放著充滿滾燙蒸汽的氣管,就連火車司機的閘把摸著都燙手,一不小心就會燙破皮。
開蒸汽機車最苦、最難受的是,當(dāng)列車行進到上坡路段的隧道時,司機在火車進入隧道前要調(diào)好氣壓、速度,然后用右手掌把握好氣門推進桿,左手用一塊濕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睜大眼睛,火車進入隧道時,滾滾濃煙夾著煙灰、火星、蒸汽等從煙囪沖到洞頂鋪散開來,整列列車任憑濃煙、火星、蒸汽熏烤,那滋味仿佛下到了地獄一般。如果火車在洞中停了下來,那麻煩就大了,需要重新啟動,出得洞來,深深呼吸一口新鮮空氣,仿佛回到人間。
冬天,雖說駕駛室溫度高,由于司機室密封性能不好,冷風(fēng)從四面八方灌進來,司機、副司機雖然穿著厚厚的棉襖,一陣?yán)滹L(fēng)灌進脖子,又是一陣哆嗦。而司爐卻穿得很單薄,要一鍬一鍬把煤塊送進鍋爐,在七八個小時的時間里要把八九噸的煤炭均勻地投送到6.8平方米的火床上,爐門一開,一股熾熱撲面而來,臉上的汗毛仿佛被熱浪燙得卷了起來。一趟車跑下來,人累得像癱了一般。身上的汗水一身接著一身,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滿臉漆黑,除了牙齒是白的,滿身滿臉就是汗水蘸著煤灰,整個人變成了“大花貓”。
火車司機在駕駛室里面言談交流時基本靠喊,不然聽不見。因為蒸汽機車的噪音太大,說話時常會被那突如其來且穿透力極強的鳴笛聲或者剎車聲打斷。一路上的轟鳴聲不停地痛戳耳膜,時間長了耳朵也背了。由于長期在噪音中工作,聽力受損嚴(yán)重,火車司機嗓門特別大,說起話來震天響地,回家看電視都得把音量開到最大,連左鄰右舍都聽得到。
機車入庫后,用放水閥認真地清洗火車周身,在沖洗擦試機車時,常常蒸汽彌漫,對面看不清人影,聽不清說話聲,整備線上到處是水洼灰坑。把機車清洗然干凈后,用棉絲把每一個零部件、角落擦試得沒有一點油污,讓車架、制動梁、油盒、輪背都是锃亮锃亮的?;疖囁緳C戲言道:“火車也是有生命靈性的,平時你得好好照顧它,把各個零部件都保養(yǎng)得好好的,出車時把它喂得飽飽的,它才會不辭辛苦地為你服務(wù)。如果你只是把它當(dāng)成一個利用的物體,用完了放到一邊不去細心照料它,工作時它就會‘生氣、搗亂,時不時地發(fā)點小脾氣?!?/p>
火車司機最幸福的事兒就是炎熱的夏天到機車上水點,給機車上好水后,忙里偷閑,隨手拿著上水的水管沖一個涼水澡,再來上一陣小風(fēng),那才叫一個“爽”字。每次退乘后,可以到行車公寓或者機務(wù)段澡堂里舒舒服服地泡個熱水澡?;丶掖笮輹r,師徒、兄弟幾個喝上幾杯小酒,擺擺龍門陣,品嘗美味小吃,小日子賽過活神仙。火車司機最快樂的事兒那就是看到自己運輸?shù)碾娒?、糧食等重點物資,農(nóng)副產(chǎn)品物資平安地到達目的地,為地方經(jīng)濟建設(shè)和人民生活作出了貢獻時,看到南來北往的旅客安全踏上歸家路的一瞬間,臉上露出快樂幸福的笑容,朝火車司機投來敬意的眼神時,那就是火車司機最快樂之時?;疖囁緳C最愜意的時候,是當(dāng)火車鉆過隧道,爬上坡后,車輪以很輕快的速度擊打著鐵軌運行時,這時可以大大地喝上幾口茶水,長舒一口氣,居高臨下地放眼看著鐵路兩旁那山清水秀的山川河流,長勢喜人的莊稼,聽著火車鏗鏘歡快的聲音,抬頭瞅著翻滾的蒸汽,任由像長龍一樣的火車帶著你在高山峽谷中馳騁游弋,一種豪氣會油然而生……
憶往昔,看今朝。如今,蒸汽機車早已完成謝幕演出,退出歷史舞臺。但是,這種承載著一代鐵路人工作、生活記憶的蒸汽機車卻并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失去風(fēng)采,它逐漸演變成一種符號,承載著一代鐵路人濃濃的懷舊情節(jié)。那段親切艱辛而又快樂的歲月至今讓人以忘懷。
如今,電力機車和動車組司機的工作環(huán)境與過去相比,真是天壤之別,讓更多的人,特別是讓年輕的旅客朋友在享受風(fēng)一樣快的高鐵動車帶來方便舒適的同時,了解和銘記住蒸汽機車和鐵路人的奮斗史,對鐵路的發(fā)展是十分有益的。然而對于上了年歲的火車司機來說,最難忘的是駕駛那無堅不摧、滾滾向前的蒸汽機車,最自豪的是曾經(jīng)開過威武雄壯的蒸汽機車,那才是真正的火車頭。
作者簡介:傅柏林,四川成都市人,貴州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有散文在《青年時訊》《人民鐵道》報《西南鐵道報》《散文選刊》《通途》等報刊雜志上發(fā)表。散文集《遠去的心愿》《記憶中的蒸汽機車》《記憶中那些消失的小站》在貴州省“新長征”職工文藝創(chuàng)作中多次獲獎,現(xiàn)供職于成都鐵路局貴陽機務(wù)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