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紅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與管理者,也是學校管理的中堅力量。其工作直接關系到每個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的健康成長,對良好的班風、學風和校風的形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班主任工作紛繁復雜,但細分起來一共就三大塊:班風建設、班級日常管理與問題學生診療。前兩塊是抓面,后一塊是抓點。如果缺乏管理意識、系統(tǒng)意識,管不得法,班主任每天勢必筋疲力盡而成果寥寥。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談談如何優(yōu)化班級管理:
一、班風建設
班風是什么?班風就是一個班級以價值觀為核心的、有特色氛圍、行為方式、習慣等。好的班風能給班級提供積極向上的動力、能推動班級多數學生都能努力學習,即使他不大情愿也會被帶動起學習勁頭。這和健康人抵抗力強道理一樣的,班級如果有了正氣,就能對破壞因素產生抵抗力。
如何培育良好班風,班主任起了主導和關鍵作用。接到一個新班,第一件事情應該是了解學生情況,即所謂的“知彼”。如果這個班學生基本素質較好,班干部又很強,我就把設計班級目標的任務交給學生去做,教師做些指點即可;如果這個班的小群體呈“千島群島”之狀,我就不能幻想班干部能起很大的作用,自己就要稍微勞累一點,做各個小群體之間的黏合劑;如果這個班有一兩個明顯的問題生小群體,邪風很旺,如此情況下我在搞什么“美好愿景”就很可能是徒費時間,要形成良好班風,我就需要團結基本群眾,和不良小群體進行斗爭。。班主任要培育良好班風,除了要“知彼”,還必須“知己”,要了解自己的強項是什么,適合采用什么方式做工作。比如我是一個嚴肅的、長于管理的人,曾遇到一個班級里有一大堆“孫猴子”,一度學生會把我搞得焦頭爛額的。后來把自己變?yōu)橐粋€比學生更能鬧(善于用活動引導班風)的“猴王”,倒逐漸把班級搞得有聲有色。作為優(yōu)秀班主任,不過是比較善于調整自己的性格以適應不同學生、武功比較齊全、能夠應付學生中各路“大俠”的教師而已。
二、班級日常管理
班級日常管理耗費班主任精力最大。這幾乎是一個無底洞,任你有多少精力,也不足以應付聯翩而至的學校檢查評比和紛至沓來的班級瑣事。如若處理不當,極易導致缺乏新鮮感、成就感,心中充滿倦怠、焦慮、疲憊和無奈。在不斷地摸索、探究中,我給自己規(guī)定了兩個任務:第一,搞清楚管理與教育的關系,讓管理回歸它本來的位置,扮演它本該扮演的角色,既不缺席,也不搶別人的戲。比如學生上課看課外書,我認為如果只是機械地沒收,就屬于單純管理。我在課堂上,學生看課外書,只要能不沒收,我就盡量不沒收。再三提醒下仍管不住自己的,我會把書收來,放到講臺上,但是下課我會還給他。我為什么這樣做?因為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管住學生,而是幫助他學會自己管住自己,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自覺性。我不由分說收了他的書,管理效果卻是暫時的。而采取提醒的辦法,讓他逐漸學會自己控制自己。因為我們不能永遠管他。所以,最可靠的辦法不是逼他立刻讓我滿意,而是讓自己確實有所成長。這就是教育者與管理者的區(qū)別,一個著眼于孩子的真實成長,一個要求立竿見影。第二,看看有沒有辦法提高管理效率,幫自己從日常管理的泥潭中掙扎出來。日常管理像一個巨大的怪物,任你有三頭六臂也往往事倍功半。班級管理關鍵是要學會有所為,有所不為。能不管的就不管,能少管的就少管,能讓學生管的班主任不出馬。班主任的“鋼”一定要用在刀刃上。班主任要像節(jié)能、節(jié)水一樣節(jié)約語言,用剩下的時間來思考,抽出更多的精力來“治本”:想辦法抓班風和問題生。
管理既是科學,也是藝術。管理需要智慧,要以人為本,要準備多種方案。管理還離不開妥協(xié),遇事要探究原因、分類解決,從而增強管理的藝術性。
三、問題學生診療
所謂問題生,就是品德、學習態(tài)度、習慣、心理等方面存在較為嚴重問題,而且用常規(guī)教育手段不能解決的學生。問題生與班風是互相影響的。新接一個班,要穩(wěn)定局面,是從抓班風入手,還是從抓問題生入手呢?這對班主任顯得尤為重要。我一般從班風、穩(wěn)定基本群眾入手,暫時避開問題生,切不能被問題生牽著鼻子走。這期間,如果問題生進行干擾,嚴肅提醒他們一下,只要他們不過分放肆,就不要急于和他們“決戰(zhàn)”,適當做點妥協(xié),從而不至于一葉障目。等抓住基本群眾,手里有了“兵力”,問題生一般就不敢造次了,這仗自然就好打了。
給班級日常管理帶來各種麻煩的主要是問題生,但我們不要企圖用日常管理的手段解決問題生的問題。因為日常管理的各種手段,對于解決問題生都只能臨時起某些作用,不可期望值過高。要真正解決問題生,還需要細致的個案診療。班主任工作很忙,哪有時間對問題生一個個進行科學研究?所以問題生診療必須有重點。比如班里有五個問題生,有輕度、中度和重度之分,我就應該先行診療那些當務之急、我力所能及的,其他問題較小的則暫時用一般管理手段和適當的妥協(xié)穩(wěn)住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