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興菊
教學目標: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2.通過學生的朗讀、表演等形式幫助學生深入感悟。3.懂得做事不要輕信別人的話,要敢于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重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和有感情。
教學難點:讀中感悟,明白道理。感悟做事要敢于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具:動物圖片 課件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第17課《酸的和甜的》(生接著齊讀課題)因為同學們課讀得非常棒,所以,生字寶寶給我們送來了一串串鮮美的葡萄,想不想把它摘下來呀?讀對了生字老師就把它摘下來!我們快來摘吧。
(識字游戲:摘葡萄)酸、葡萄、狐貍、串、迫、待、硬
二、指導朗讀,讀中悟情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故事中想吃葡萄的都有哪些小動物嗎?(指名回答:狐貍、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板書圖片)這四種小動物中哪幾種小動物說葡萄是酸的?哪個小動物又知道葡萄是甜的?為什么小狐貍、小兔子、小松鼠都說葡萄是酸的?小猴子又怎么知道葡萄是甜的?(課件出示自讀要求)同學們帶著問題讀課文,讀后回答問題。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誰先來露一手,讀第一自然段,給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讀本領(lǐng)。
指導朗讀,同學們,這只狐貍想吃葡萄嗎?(想)對,它非常想吃葡萄,你看看圖上那狐貍的口水止不住地流,圍著葡萄架一個勁兒的轉(zhuǎn),一次次地跳著想摘葡萄哇!同學們讓我們把狐貍那饞嘴的樣子讀出來吧!
(2)狐貍說:“這葡萄是——酸的,(師板書)不能吃”,這話讓小松鼠和小兔子聽到了(板書“聽”),它們倆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二、第三自然段,把它們倆心里想的話用直線畫出來。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同學們都畫好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你們就讀它們倆心里想的話,老師來讀前面的部分,讀之前想一想。這心里的話應(yīng)該怎么讀哇?
(2)同學們,你們看小松鼠和小兔子聽了狐貍的話也認為葡萄是——酸的(板書),這時,來了一只小猴子,小猴子是怎么做的呢?
3.學習第四—八自然段
(1)(課件顯示: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紅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請一名同學讀。(這段話里生字最多了,這句話最長了,這位同學卻能讀得這么好,掌聲快送給他吧?。?/p>
同學們,我們就像xxx這樣一起讀讀這句話吧!同學們看,這句話中這兩個詞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同了嗎?
同學們,你們看這就是“一串葡萄”,這就是“一串串葡萄”,你們瞧,只多了一個字,數(shù)量就發(fā)生了驚人的變化,小小漢字真是奧妙無窮?。?,把這種變化讀出來。把這種變化送到句子中再讀一讀。
同學們,望望這一串串紫紅紫紅的葡萄,望望這一串串水靈靈的葡萄,小猴子想吃嗎?(想)你從哪個詞看出它馬上想吃的(迫不及待),我們來看這兩句話,自己讀一讀,你發(fā)現(xiàn)什么了(課件顯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理解“迫不及待”,看著那么好吃的葡萄,小猴子急得都等不了了,一起讀。
就在這時候,小松鼠來了,小兔子也來了,他們在說些什么呢?課件出示小動物間的對話,教師范讀,學生四人一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我剛才看同學們在讀這段話時,有的微笑著,有的搖搖頭,有的擺擺手,同學們,這些表情和動作可是讀好課文的法寶,看來呀大家已經(jīng)進入角色了,那我們就來分角色讀一讀他們說的話吧!請四個同學上臺帶上頭飾進行分角色朗讀,評評誰讀得好?接著分組進行分角色朗讀。(朗讀時給每組的一位同學帶上頭飾)
同樣是聽到別人說葡萄是酸的,小猴子相信了嗎?(沒有)(課件顯示: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課件顯示:小猴子吃起葡萄來。)你看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從“大口大口地”你能體會到什么?那你就帶著這種體會再讀讀第二句話。同學們一起讀。小松鼠和小兔子見他吃的這么開心,也嘗了一顆,味道怎么樣啊?
同學們,小猴子吃到了甜甜的葡萄(板書),在他的帶領(lǐng)下,小松鼠和小兔子也嘗到了葡萄香甜的味道(板書:嘗),可是就在他們倆吃著這甜甜的葡萄的時候,卻皺起了眉頭,怎么回事呢?請同學們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硬說”是什么意思?。磕呛倿槭裁从舱f葡萄是酸的呢?
三、揭示主題,鞏固生字
1.同學們,我們再來看看故事中這四只小動物,為什么它們的表現(xiàn)不一樣呢?你想對哪只小動物說點兒什么呢?(學生練說)
2.匯報交流。
3.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讀懂了什么?(課件出示)全班齊讀。
板書設(shè)計:
17 酸的和甜的
猜 聽 嘗
狐貍圖 小兔子和小松鼠圖 猴子圖
狡猾 沒有主見 聰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