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國亮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發(fā)展,尤其是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實踐,對初中語文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其中,語文的聽說訓練是語文教學內容中的重中之重,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的聽說訓練方面的效果和質量取得突破與發(fā)展,成為當前初中語文老師共同關注的內容。但是當前在初中語文的實際教學中,還存在各種聽說訓練的問題,本文將對其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個人認為有效的聽說訓練思路。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聽說訓練;思路探索
學生的聽與說的能力,一方面充分體現了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表達運用能力,同時也是學生日常交流與溝通的最根本需求。初中語文的教學主要圍繞“聽、說、讀、寫”四個過程開展,但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是對讀、寫訓練的重視程度更高,往往忽略了學生在聽與說上的引導與訓練,這在很大程度上就導致大部分學生的聽說能力普遍較差。
1.初中語文教學中在聽說訓練方面的主要問題分析
長期以來,因受到我國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當前大部分語文老師在教學引導過程中,主要側重于對學生讀與寫能力的訓練,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成績,而普遍忽略了對聽說訓練的關注與重視,而且還有一些老師在教學中的意識觀念錯誤,認為聽說訓練會耽誤學生學習重點知識的時間。與此同時,部分地區(qū)初中學生的普通話水平還存在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就影響了學生的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在實際語文教學引導過程中,有些學生對一些詞語的發(fā)音不準確,導致在實際聽寫或者讀這些詞語時就出現同樣的錯誤,對詞語的發(fā)音把握不準確。另外還有部分同學分不清平舌與翹舌、邊音與鼻音以及前鼻音與后鼻音,這些都影響和阻礙了學生的聽說訓練能力的提升與發(fā)展。
2.如何有效的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聽說訓練的效果和質量
2.1有針對性的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做到每課一練
作為語文老師必須與時俱進,積極進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來對課程進行精心設計,合理而恰當地安排聽說訓練。例如在學習《社戲》這一課時,第一課時老師先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然后以聽寫的方式來鞏固學生對字詞的掌握,并通過多媒體工具來播放課文錄音,并以課文相關的背景資料和相關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其投入到這篇課文的學習中來,然后可組織學生進行分角色式的朗讀課文。在第二課時的重點是掌握并背誦課文,讓學生根據對課文的理解以及記敘文的寫作方式來深化對課文的鞏固與學習。第三課時則是組織學生來對這篇《社戲》進行口述,尤其是對具體“看戲”的過程及其中的場面進行復述,并引導學生探討在看戲開始前、看戲的途中以及看戲歸來之后的各個階段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景物描寫的特點等。以這樣的三個課時環(huán)節(jié)來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將閱讀與聽說有效地結合起來,不僅學習書本基礎知識,完成了讀與寫的教學引導,同時也培養(yǎng)和提升了學生的聽說能力。
2.2積極通過課內結合課外知識的方式進行聽說訓練
聽說訓練的過程,語文教學中的課內是一個方面,但課內訓練的內容是有限的,因此完全依靠課內進行聽說訓練,其效果并不絕對好。因此實際語文教學中,在進行課內訓練的同時,還要聯系并結合課外訓練,從而提升聽說訓練的效果。所以語文老師在完成教材內容知識的教學引導后,還要根據課程學習的需求來進行課外知識的延伸與拓展。例如教學時可為學生主動朗讀一些經典美文,注意朗讀過程中必須情感飽滿并融入文中的情境中,讓學生感同身受,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并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例如學習了朱自清的《春》之后,為了讓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加透徹和深刻,同時也為了鍛煉學生對景物描寫的聽說能力,可組織學生進行踏春活動,讓學生去發(fā)現春天的美景并感悟課文《春》中描寫的春天,然后在課堂分成小組讓學生上臺以口頭形式來表達自己踏春之后的感受以及自己對這篇課文的理解,并在學生說的同時,相互之間的“聽”來不斷提升學生的聽說能力。
2.3通過開展各種多樣的課外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
為了加強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聽說能力引導和培養(yǎng)的效果,老師不僅需要在課內做好有針對性地聽說訓練地引導,同時還應開展各種豐富而有趣的課外活動來激發(fā)和挖掘學生的聽說潛力。例如可在班級或年級舉行朗誦比賽或者是口頭作文競賽;也可以舉行各種講故事大會、童話表演或者是課文表演劇等;還可以在每節(jié)語文課開始前模擬“新聞發(fā)布會”的現場,讓每個學生針對近期發(fā)生的新聞事件或者身邊有趣的事發(fā)表個人看法或意見。另外,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來進行采訪來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利用這些不同的、有趣的課外活動來吸引學生參與進來,并使其發(fā)揮聽說的主觀能動性來實現老師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
2.4重視對聽說訓練的評價
針對學生的聽與說的過程,老師需進行評價,而這種評價不僅是學生之間的相互比較或者排名比較,而是通過這種評價來促使和引導學生能對自己在聽、說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和糾正,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自己的聽說能力。尤其是在對學生進行聽力評價時,應重點對學生聽的內容的理解能力、記憶能力以及辯解能力進行評價,評價可從學生對聽的內容是否聽進去了,對語言文字所飽含的感情是否有感受和體會到,或者是從學生聽的態(tài)度上來評價,是否聽得用心和認真,還有聽后是否能產生自己的看法或觀點,這是在聽的過程中是否聽懂的重要表現,因此老師評價時應全面且多角度才能不斷提升學生的聽說能力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過程的聽說訓練不容忽視,作為語文老師必須采取有效的方式來注重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只有做到聽說讀寫的全面協調發(fā)展,才能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畢紅實.初中語文教學聽說訓練思路構建方法研究[J].考試周刊,2016.26(69):22-22
[2]謝秋麗.初中語文教學的聽說訓練思路構建探析[J].才智,2014.16(12):22-23
[3]柳其剛.“聽”、“說”訓練,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讀書文摘,2016.25(31):2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