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財經網》述評/對話
http://www.caijing.com.cn/review
吉姆·奧尼爾: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名譽教授、高盛前首席經濟學家
我最近去了一趟瑞士,這是一個我有幸在過去40年中多次訪問的偉大國家。除了安享好時光之外,我還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助于反思全球狀況及其經濟活力的瑞士視角。在其財富之外,瑞士在我心目中一直是個幸福的國家。
我最近無意中聽到兩個瑞士人互相打趣,討論究竟是蘇黎世、巴塞爾,還是水流湍急的首都伯爾尼更適合游泳。試問,哪些發(fā)達國家里可以享受到這樣唾手可得的快樂呢?欣賞瑞士的另一個原因是其令人贊嘆的鐵路系統(tǒng),基本覆蓋了這個國家的角角落落。在這次旅途中我們乘坐火車前往伯爾尼高地。當我們輕松實現(xiàn)準點換乘時,我就奇怪為什么其他諸多西方國家政府會認定公共部門無法運行有效的鐵路系統(tǒng),而瑞士制度恰恰證明了公共支出和行政管理是可以惠及本國所有民眾的。
作為英國政府“北部強勢經濟帶”項目的深度參與者,我真心將瑞士視為榜樣。這個國家進一步鞏固了我的信念,即英國應該把最先進的鐵路作為首要任務,特別是在北部,將曼徹斯特、利茲、利物浦、謝菲爾德、紐卡斯爾及其周邊地區(qū)連接起來。
當然,瑞士和英國近年的經濟走勢也不盡相同。這幾年瑞士法郎基本上對比各個貨幣都大幅升值。對英國人來說,與其計算現(xiàn)在一個英鎊在瑞士能買些啥,不如找點其他事做。
不過在阿爾卑斯山最美麗的景點,我看到了很多亞洲游客。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前往瑞士,作為一名學生的我,看到日本游客排隊登上小沙伊得克的山地火車,展開向少女峰和歐洲最高山地火車站攀登的驚喜之旅。
據(jù)說當時日本即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然而不過十年,其資產價格泡沫就宣告破裂,其名義經濟增長基本上如一潭死水。如今,據(jù)信要超過美國的又變成了中國。
但仍然有大量的日本游客到訪瑞士,在伯爾尼高地其中一個景區(qū)格林德瓦爾德甚至還有一個日語旅游信息中心。這揭示了日本經濟故事中不太為人知的一面。如果考慮到日本勞動力下降的情況,日本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上的表現(xiàn)實際上與其他許多發(fā)達經濟體相當。
此外,最近數(shù)據(jù)顯示,日本可能正展開強勁的國內驅動型經濟擴張。今年二季度,其增長率位居G7國家之首。鑒于這一趨勢,我想瑞士在未來幾年將繼續(xù)接待大量日本游客。而如果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能維持過去20年的經濟軌跡,那么瑞士可能得在小沙伊得克興建一個更大的新火車站。但在瑞士,我不禁想到,關于中國夸大其官方經濟數(shù)據(jù)的持續(xù)討論已經淪為了一場鬧劇。要檢驗中國的崛起,只需看看所有在伯爾尼高地和許多其他地方的中國游客就行了。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的經濟奇跡將會在某個時候結束,但那個時點還未到來。相反,我的旅行提供了充足的事實證據(jù)來支持那些反映2017年全球強勁復蘇的數(shù)據(jù)。至少是現(xiàn)在看來這種復蘇是真實的,也很有可能繼續(xù)擴大并涵蓋更多的國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