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香
(江蘇省如東縣岔河中學,江蘇 南通 226403)
以生為本新課堂對焦素養(yǎng)新變革
——談核心素養(yǎng)實踐下的初中物理課堂變革
徐秋香
(江蘇省如東縣岔河中學,江蘇 南通 226403)
以生為本是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標志之一,在十多年的教育改革中,從上而下都在執(zhí)行這這一標準的達成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們對“以生為本”的要求也發(fā)生了變化,聚焦學生核心素養(yǎng)成為我們的最高標準和目標,而為此目標下的“以生為本”也達到了新的高度.
以生為本 核心素養(yǎng) 變革 課堂
在這幾年的素質教育改革中,教師通過提升學生課堂的參與度來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啟發(fā)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三維目標的優(yōu)化,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們原先的策略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要了,也不能滿足時代對人才的需求.基于這種現狀和需求,筆者結合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的現狀,就如何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談幾點拙見.
興趣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不僅需要幫助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而持續(xù)的興趣,更要幫助學生在興趣持續(xù)保持的狀態(tài)下,深入到物理現象的觀察與質疑,物理問題的剖析與驗證、物理實驗的操作與優(yōu)化,等等.以此促使學生內在學習動力的 促進,以此帶動學生學習思維的深入,真正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因此,興趣必須迎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需要發(fā)展來創(chuàng)設,以此促進學生的興趣再生長.比如,在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放手讓學生盡情的觀察近處的字、遠處的物,不斷的改變同一凸透鏡在不同物距時所呈現的像的特征,再去用不同的凸透鏡(焦距不一樣)來觀察相同物距下所成像的特點,并通過對比啟發(fā)學生對現象背后原因的思考與探究.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看上去多花了三五分鐘的導入體驗環(huán)節(jié),而效果確實顯而易見.
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興趣不在于老師的吹噓和忽悠,而是學生真實而深入的實驗體驗,學生在觀察中發(fā)現現象的奇特性、差異性,這是奇特和差異字符的啟發(fā)了學生的思維深入,自發(fā)的促動了學生的興趣萌發(fā),久而久之,還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激勵學生的興趣再生長,并無縫對接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達成中的自主學習.
學習過程中的方法是最為重要的,正所謂“法力無邊”,這里的法我們可以變相的理解為方法,方法一旦正確了,其效果是無法估測的.其實,在學習的過程中,這種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尤其面對很多比較迷惑性的物理問題,很多教師和學生可能都是不知所措,但是教師如果善于去分析其中的方法的話,其效果就是事半功倍,如果將這些方法慢慢滲透給學生,啟發(fā)學生采用相應科學合理的方法來解決相應問題的話,其效果就真是“法力無邊”了.比如曹沖稱象是我國古代最有名的勵志故事,而故事背后的物理方法就是“等效替代法”,而如何將這種等效替代法巧妙的滲透給學生是關鍵所在.筆者在課堂中,對下面一道等效替代法進行這樣的對比突破的方法.
圖1
例題:在物理實驗中常用到等效替代法.圖1所示電路測量未知電阻的實驗中,用的就是等效替代法.其中Rx是待測電阻(阻值大約幾百歐),R是滑動變阻器,R0是電阻箱(電阻箱的最大電阻值大于Rx)這是一道很經典的等效替代法測電阻的實驗,而其中的細節(jié)卻讓很多學生混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類比的方法來完成相關細節(jié)的突破:
類比問題1:你知道曹沖稱象時,先把大象放到船上還是先把石塊放到船上啊.學生都說是大象,那么在本題中,學生也知道先閉合S1和S3.
類比問題2:曹操稱好大象后,能不能換船了?學生都知道不能,那么在此處我們斷開S3后,再閉合S2時,就不能通過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來使電流表示數與原來一樣了,而是調節(jié)這里的R0來調節(jié),而此次的R0就相當于曹沖稱象中的石塊.
學習無用論在很多家長和學生中慢慢的生成,很多家長和學生都一致認為:學習就是為了考試和升學,其他沒有任何好處.其實不然,就當下的初中物理而言,很多物理知識與規(guī)律、技能都可以服務于我們當下生活與社會的發(fā)展,乃至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fā)展.而這些我們仍然需要通過課堂慢慢的引導他們去體驗、感悟、對比等等.在長期的滲透和引領下,學生的腦海中會慢慢的感受到物理學科的魅力所在,到此,他不僅會為物理的考試價值而心動,更會為物理的魅力所促動.
圖2
圖3
比如,在蘇科版《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電動機》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給學生演示自制小電動機,自制磁懸浮列車(如圖2),從而讓這種奇妙而震撼的實驗現象來刺激學生的思維,對接生活中讓大家感覺到很高深的磁懸浮列車、高鐵等高新技術.
在這樣的滲透下,孩子們會越來越佩服物理、越來越喜歡物理,他們的思維會隨著這種喜歡而深入,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也會隨著這種深入而艱巨達成.其實這種價值的體現是物理學科真正魅力的有效彰顯,其影響力和深遠度遠遠大于物理考試本身的價值,而類似的資源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的挖掘和實踐,比如教材中生活物理與社會這一環(huán)節(jié),再比如綜合實踐活動這一環(huán)節(jié),等等.
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生根不僅需要教師去深入審視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和要領,更要對接我們學生的現狀和需要,分析物理教學內容中的目標和內涵,將學生和教程融為一體,去對接核心素養(yǎng)中的六大元素及其相關特點,在實踐中分析學生的表現和提升,發(fā)展與需要,以此真正促動學生的發(fā)展.
[1]李科年.初中物理周末作業(yè)有效性問題的實踐與研究[J]. 學周刊, 2015(34).
[2]葉文光.對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幾點認識[J], 教育實踐與研究(B). 2014(04).
G632
A
1008-0333(2017)23-0059-02
2017-07-01
徐秋香(1983.11-),女,江蘇南通人,本科,中學二級教師,主要從事初中物理教學與研究.
[責任編輯閆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