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嬋
有人曾說過:“沒有當過班主任的老師不算是一個完美的老師?!钡拇_對于一名老師,如果一輩子不曾有過當班主任的經(jīng)歷,一定是遺憾的,因為他無法體會這其中的痛苦和快樂。我很慶幸,自畢業(yè)以來能夠擔任小學班主任工作,還清晰記得,人生初次經(jīng)歷小學一年級班級管理,毫無頭緒,感到繁瑣、疲憊,常常被各種小狀況、小問題搞得苦不堪言。孩子們就是我“甜蜜的負擔”,正是在這種痛苦與快樂的夾縫中我走過了當時最辛苦的三個月時間,從親力親為、事事包辦的“保姆式”班主任,到虎視眈眈、監(jiān)督學生的“警察式”班主任,再到今天能夠在忙碌的時候不至于手忙腳亂,在“幕后”指導學生自主管理的“放權式”班主任,這期間是方法的不斷實踐、反思、總結、改進。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作為一年級班主任,我希望在學生們成長起步之際,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根植下自我管理的火種。我便從午餐管理入手,在班級開展了一個學期的午餐自主管理活動,效果顯著,以下為午餐自主管理的做法:
(一)明確目的
通過午餐自主管理,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提高學生的自理與自立能力,同時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體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服務精神,更加懂得午餐要吃得衛(wèi)生、吃得健康、吃得愉快!
(二)利用班會動員學生思想
為了讓學生了解午餐自主管理的意義,動員學生人人都參與到午餐自主管理的行動中,我班召開了“我的午餐我做主”主題班會。班會上,我為學生介紹了日本小學生在午餐自主管理中體現(xiàn)出來的良好素質,如自主抬飯、打飯、收拾餐桌,有序排隊,文明就餐,不浪費糧食,飯后刷牙等好習慣。鼓勵學生學習日本小學生的長處,同時提出了午餐前、午餐中、午餐后的具體要求。為了解決學生挑食、剩飯的問題,我還搜集了一些貧困山區(qū)小學生吃午飯時的照片,為孩子們講述了貧困山區(qū)小學生的午餐狀況??戳素毨絽^(qū)小學生的午餐后,學生們暢談感受,都深感自己的幸福,決心以后不再挑食、要愛惜糧食。針對以往午餐時有些學生總是一邊吃飯一邊講話的不良現(xiàn)象,我為學生講述了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我國在古代進餐時的文明禮儀,通過講解“食不言,寢不語”的原因,讓學生懂得古人崇尚的禮儀之道,并且明晰自己的規(guī)范之舉。這次班會為實行午餐自主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生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各個躍躍欲試,都想?yún)⑴c到午餐自主管理中來。
(三)賦予角色,分工明確,崗位輪流
角色是指人們在承擔某種角色時,明確意識到自己正擔負著一定的責任,意識到社會及他人對自己行為的期待,并決心努力用自己的行動去表現(xiàn)社會的期待。如果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能夠賦予學生各種不同的角色,那么學生便會擁有存在感和被尊重感。
根據(jù)班級實際情況,我為班級午餐自主管理設立了一些小職位,給這些職位起上動聽的名字,各個職位職責分工明確,同時設立輪崗制,人人參與,讓每個孩子都能夠享受到自主管理帶來的快樂與成長。
(四)佩戴胸牌,加深體驗
馬卡連柯就曾說過:“如果有人問我,你怎樣能夠以簡單的公式概括你教育經(jīng)驗的根本時,我就回答說,要盡可能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多地尊重一個人?!痹诎嗉壒芾碇?,我尊重每一位學生,賦予學生更多的角色,為了加深這種角色體驗,為每個有職位的學生佩戴胸牌,讓學生更加明確自己的身份,清楚自己的責任,從而保證午餐自主管理有序進行。
(五)標準著裝,衛(wèi)生健康
專門為盛飯小天使定制了圍裙、套袖、頭巾和口罩,這樣保證了用餐衛(wèi)生,同時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衛(wèi)生習慣。
(六)使用餐布,明確餐具擺放位置
為保持桌面潔凈,要求學生在桌面上鋪一塊餐布,餐布定期清洗。同時明確餐具擺放位置,做到整齊劃一。
(七)飯前兒歌,明確要求
我將午餐要求編成簡單易記的兒歌,餐前由午餐值周長領讀進餐小兒歌,這樣有助于學生自覺地按照要求遵守秩序。
(八)小組擺放紙巾,使用方便
衛(wèi)生紙巾由小組成員輪流提供,用餐時大家共用,使用方便。
(九)飯后漱口好習慣
我們知道,每次飯后漱口可以有效去除食物殘渣,對保護牙齒很有好處。同時吃了飯之后嘴里難免有余味,自己也會覺得不舒服,漱口會覺得清爽很多。因此,餐后要求學生漱口,培養(yǎng)學生餐后漱口的好習慣。
(十)餐后清理桌面、地面衛(wèi)生
為保持班級衛(wèi)生清潔,每人用餐結束后需要倒餐盤,清理桌面和地面衛(wèi)生。
對于小學生來說,涵養(yǎng)心性、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他們的未來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起初實行班級午餐自主管理時,需要班主任精心設計、制定要求、耐心指導、嚴格把關,但只要我們堅持下去,學生們會逐漸養(yǎng)成自主管理的習慣,久而久之,我們便可“全身而退”。英國學者王爾德說“起初我們造就習慣,后來習慣造就我們?!睂W生們在午餐自主管理中培養(yǎng)了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和責任心,養(yǎng)成了正確的飲食習慣,增強了生活自理的勞動能力,體驗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服務精神。至此,學生們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漲,良好的班風穩(wěn)固地樹立起來。令人抓狂的午餐時間也就變成了無憂享受進餐愉悅的歡樂時刻。
參考文獻
[1](蘇)B.A.蘇霍姆林斯基著.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endprint